申 艷
單縣中心醫院,山東274300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屬于藥學服務機構,是由專業的藥物人員依照相關操作標準規程及藥物特性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抗腫瘤化療藥物、靜脈營養輸注液和抗生素等高危藥品的配置及分發[1]。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是指專門負責化療藥物調配工作的護理人員,由于化療藥品具有較強的生物學毒性,在調配過程中若未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急性刺激、遺傳性毒性及致癌等職業暴露,給工作人員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2-3]。為增強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風險防護意識,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本研究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選取本地區3所甲級醫院PIVAS的128名調配化療藥物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引起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改進措施,以提高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工作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應用方便抽樣法,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選取本地區3所甲級醫院PIVAS的128名調配化療藥物人員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臨床工作時間≥1年;在職注冊。排除標準:進修護士或外出學習護士。所有工作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2~45(34.25±3.78)歲;專科35名,本科及以上93名;工齡1~15(8.78±1.36)年。護士78名,護師20名,主管護師及以上30名。入組護士均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研究。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內容包括護士年齡、學歷、工齡、職稱及職業暴露次數、職業暴露類型等。
1.2.2 自制的職業暴露調查問卷
問卷包括2部分,第1部分為化療藥物防護知識,包括化療藥物作用機制、化療藥物動力學、藥物泄露造成的危害、職業暴露途徑等4個維度,共25個條目,答對得“2分”,答錯得“0分”,總評分0~50分,>40分為認知高水平,30~40分為中等水平,<30分為認知低水平。第2部分參照《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使用手冊》中對化療藥物管理相關標準進行考核,包括按標準流程配制藥物、調配現場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執行佩戴防護器具、化療藥物調配操作是否規范、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是否規范。
1.2.3 職業暴露類型
①物理性因素:由于操作技術不熟練或未能按照規程進行操作而導致手指被扎破、切割傷及儀器噪聲。②化學性因素:包括順鉑、表柔吡星、多西他賽、氟尿嘧啶等24種經呼吸道或皮膚沾染進入人體的藥物。③吸入性藥物因素:吸入性藥物出現藥液或小液滴溢出。④環境污染因素:接觸過細胞毒性藥物的注射器、材料殘留藥液或亂擺放。⑤社會心理因素:由于工作時間長、休息時間短、緊急工作性質、工作量大、職業責任風險、工作煩瑣等因素所致。
調查對象入組后由課題組成員向其講解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相關問卷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在調查對象充分知悉后向其現場發放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回收,本次共發出問卷128份,有效回收12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應用SPSS 21.0數據軟件分析相關數據,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的相關危險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PIVAS 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情況
經單因素分析可知,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學歷、工齡、職稱、化療藥品防護知識水平、調配現場布局合理性、化療藥品配置操作流程規范性、化療藥品調配流程規范性、是否佩戴防護器具等因素與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單因素分析
以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為因變量,以影響職業暴露的相關危險因素為自變量,并對相關自變量進行賦值(見表3),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工齡≤5年、化療藥品防護知識低水平、調配現場布局不合理、化療藥品配置操作流程不規范、未佩戴防護器具、化療藥品調配流程不規范是導致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見表4。

表3 相關因素賦值情況

表4 影響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Logistic回歸分析
PIVAS是配制及分發藥物的場所,但由于PIVAS工作量大、工作環境復雜、對工作人員操作技能要求高,因此,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極可能由于操作不當而引起職業暴露,從而危害工作人員生命安全[4]。化療藥物是PIVAS最常配置的要求,由于化療藥物具有細胞毒性,工作人員若操作不當會給身體造成較大的危害[5]。本研究對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調查顯示,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為29.69%,本研究結果與王惠婷等[6]對59名PIVAS護士職業暴露調查結果(27.12%)相近,提示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較高,應引起臨床重視。在引起職業暴露的職業暴露類型中物理性因素發生率最高,為15.62%,其次為社會心理因素,為9.37%,說明物理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是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的主要職業暴露類型,臨床管理者應對這兩類職業暴露加強管理及防范。
①工作年限:本研究發現工作年限≤5年者其職業暴露發生率高于工作年限>5年者,這是因為工作年限較短的工作人員其對職業暴露的認知水平有限,處理經驗不足,導致其職業暴露發生風險較高[7]。②化療藥品防護知識:本研究結果顯示,化療藥品防護知識低水平是導致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的主要因素。這是因為防護知識低水平的工作人員其職業風險防護意識較低,導致其在化療藥品危害性、防護措施重要性、操作規范重要性等相關知識認知不足,從而引起職業暴露[8]。③調配現場布局不合理:化療藥品調配現場布局不合理會導致調配藥品擺放混亂,導致工作人員在調配過程中容易發生藥品傾倒或濺灑,使藥品飛濺到工作人員皮膚黏膜上,增加職業暴露發生風險[9]。④化療藥品配制操作流程不規范:若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未按6步洗手法進行操作,容易導致化療藥物黏附在皮膚表面而發生職業暴露[10]。⑤未佩戴防護器具:若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在配置藥品時未戴手套或使用護目鏡會導致藥品粉末或滴液溢出而損傷皮膚或飛濺到眼部損傷眼角膜而發生職業暴露[11]。⑥化療藥品調配流程不規范:在調配化療藥物時若工作人員在拆解外包裝后針尖斜面與旋轉注射器刻度未能保持一致會導致活動部件分離,從而增加職業風險暴露發生風險[12]。
①加強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培訓:由PIVAS管理者對護士加強培訓和考核,培訓內容包括化療藥品正確配置方法、污染處理措施、化療藥品吸收途徑、配制流程、職業暴露后處理措施等,培訓結束后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護士則需要再次進行培訓,直至其考核合格為止[13]。②完善化療防護器具:由科室管理者定期檢查防護器具類型、日期、完整性及工作人員工作時佩戴情況[14]。③張貼規章制度和流程:科室負責人將化療藥物調配操作流程打印成流程圖或流程表懸掛在操作臺前,并根據操作指南、處罰條例、處罰規則懸掛在配置室顯眼位置[15]。④制定職業暴露應急預案:由科室負責人制定職業暴露應急預案,如在科室中安裝職業暴露處理箱。箱內裝有消毒水、乙醇、次氯酸鈉、過氧化氫等消毒物品,當工作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能及時采用相關消毒物品進行消毒處理[16]。
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較高,且引起職業暴露發生因素較多,臨床應對學歷較低及年資較低的PIVAS調配化療藥物人員加強職業暴露風險防范培訓,以提高工作人員職業風險防范意識,降低工作人員藥品配制及調配過程中職業暴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