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凌志
摘 要:在建筑行業中,低效率、資源浪費屬于限制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全面推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就需要積極的對建筑行業進行全面的改革,以此實現對傳統工程成本模式的創新。基于此,探討建筑成本控制特征,分析成本控制工作難點以及BIM技術特征,研究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實際運用,以期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成本;建筑行業;施工建設
中圖分類號:TU723.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2-0074-03
0 引言
過去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市場當中的經濟發展趨勢和要求。因此就需要建筑行業進行全面的創新,積極對工程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全面提升管理者的決策能力,這樣才可以實現施工成本的精細化管理,最大化提升項目的建設成本,避免出現建設資源浪費。
1 建筑成本控制特征
建筑項目成本控制指的是在建筑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所開展的成本管理,要求工作人員在明確工程成本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成本進行調整,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減少工程中的各種支出與費用,將其控制在造價范圍內。成本控制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系統性、動態性以及主觀能動性三方面。
1.1 系統性
系統性為成本控制的主要特征之一,指的是以工程實施步驟為系統,以各環節為子系統,分別開展成本管理的過程。在建筑成本控制中,工程各環節均存在關聯,且均與成本息息相關。如建筑基礎施工的過程中,材料、人工以及機械成本,均是成本控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有關人員基于科學合理的方式,實施全過程成本控制,在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的同時,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使項目可以基于實施計劃有序進展。
1.2 動態性
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往往會受到項目建設時間變動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加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于建設的影響因素進行把控。整個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會呈現出動態化的發展變化[1]。
1.3 主觀能動性
成本控制需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甚受工作人員本身成本控制意識、能力以及方法科學性的影響較大。高素質的成本控制人員,能夠對于項目建設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解決與處理。在當前進行這種建設模式下,成本控制還需要全面與其他的控制工作相結合,以此滿足人們的實際建設需求。
2 成本控制工作難點
2.1 控制環節獨立
在過去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開展中,各環節成本控制通常相互獨立,是一種被動式管理的模式[2]。這樣的成本控制工作模式,會導致每個不同階段的成本信息難以相互流通,致使成本控制難以形成系統性,與其特征不符。在設計階段的施工圖的預算工作,對于工程項目預算還需要起到指導以及控制的作用。施工階段的建筑工程項目的預算,并不會在施工圖預算上得到及時更新與調整,因此會帶來比較大的工作量。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開展中,相關資源以及資金的使用,都要進行額外的填補,以此導致成本增加。
2.2 定額清單規范不完善
目前定額清單的規范更新較為緩慢,這顯然無法充分的滿足市場發展。上述問題的存在,將導致大量數據信息相互混雜,難以為成本控制提供清晰的數據。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工藝的出現,都會提高數據信息的準確性[3]。
2.3 數據信息共享不足
信息處理工作是影響建設成本的關鍵所在。在缺少信息化技術作為支持的情況下,數據信息共享難以實現,因此在進行實際的研究報告當中,數據信息經常出現嚴重的脫節關系,無法實現一個良好的信息閉環。建筑的數據信息不共享,也會造成不同階段的成本管理人員無法與其他工作人員取得聯系,由此導致工作面臨著嚴重的阻礙。建筑工程的數據信息共享服務,可以實現資源計劃的便捷處理[4]。
2.4 缺乏先進技術
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有助于提高效率,從而間接實現對成本的控制。一旦缺乏先進技術作為支撐,將對成本控制效果造成負面影響。目前,部分工程依然無法利用良好的先進技術開展施工,因此導致實際的成本控制工作面臨著嚴重困難。
3 BIM技術在建筑項目造價管控中應用的必要性
BIM技術帶來建設過程革命,將BIM技術應用在工程管理中,以利于對項目整個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分析傳統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發現,前期咨詢、設計概算、招標控制、工程量清單、工程結算等各個環節相對獨立,無法保證工程信息數據的對稱性和連續性,未實現工程數據共享。在BIM模式下,創建了項目全過程集成管理環境,將項目參建設各方進行有效的銜接,協同推進項目成本管控工作。從投資決策到規劃設計到超標采購,再到施工過程以及竣工結算,充分發揮了BIM的應用價值。尤其對于建筑企業而言,BIM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啊。有數據統計顯示,BIM 能夠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進度控制能力、溝通協同能力、質量控制能力。其中在工程造價成本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最大。根據圖1可進一步明確BIM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 分析BIM在工程造價領域中的應用現狀
4.1 應用驅動力
研究發現,建設單位在BIM應用中的獲益最大,為此,建設單位基于業主需求及成本管控現狀,積極應用BIM技術。有數據統計顯示,建設應用BIM技術占比達到了82%左右,施工單位應用BIM技術占比達到了11%。咨詢服務單位和設計單位則應用BIM技術占比相對較低。
4.2 應用范圍
分析一些建筑企業應用BIM技術現狀發現,43%左右的企業開始推廣和應用BIM技術,40%左右當企業認識到BIM技術應用優勢,但尚未推廣和實施,僅有16%企業開始項目試點。基于此,有必要持續普及和推廣BIM技術,加快推進試點應用。
4.3 應用階段
進一步研究發現,BIM在項目招投標階段的應用占比在52%,在施工階段應用占比在45%,應用在結算階段的占比為34%;應用在設計階段的占比為25%;應用在決策階段的占比為22%;應用在運維階段的占比為12%。
4.4 應用領域
BIM技術應用在施工圖預算領域的占比最高,接近50%;其次是工程量清單編制,應用占比達到了33%;在工程結算中的應用占比為32%左右。
5BIM技術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具體應用研究
BIM技術在工程全過程中成本控制方面,需通過建立BIM估算模型、設計模型、招投標模型、施工模型以及竣工模型,實現對項目全過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決策階段,實現對投資估算方案的比對。在設計階段,用于幫助比對和優選最佳設計方案,助力限額設計和設計概算工作的開展。造招投標階段,準確計算工程量,編制項目招標清單,進行工程預算。在施工階段,動態化監控和管理項目成本,確保計量支付準確,并加大變更管理力度[5]。在工程結算階段,依據竣工模型開展交付工作。
5.1 決策階段
在項目決策階段,組建BIM模型,并借助BIM軟件建設造價數據庫,輔助投資估算編制工作的開展,進而控制項目決策階段的成本費用。項目決策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關鍵,能夠為投資估算提供指導。應用BIM技術,可準確快速編制相關報表,建立大數據庫,實現資源優化,為項目精準施策提供了保障。且便于優選出最佳的投資決策方案,進而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保證項目效益。
5.2 設計階段
在項目設計階段,組建設計模型、算量模型,并將算量軟件導入到設計模型中,與傳統設計方法相比,BIM設計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實現深化設計。包括:鋼筋設計計算、配筋設計、鋼筋算量、鋼筋下料等,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目標。避免設計與實際施工出現偏差,減少設計變更,有效控制項目設計階段的成本。
有調查數據顯示,手工算量需要半個月的周期,手工繪圖算量需要1周的時間,CAD導圖算量需要3d時間。而BIM算量僅需要30 min,設計階段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進而快速提供工程成本信息數據,為后續設計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在BIM術應用支持下,構建了結構設計模型,組建了單位設計模型,實現造價算量模型轉型,為工程成本管控提供了技術保障。
此外,BIM技術為設計圖會審以及碰撞檢查提供了便利,可更加直觀的觀察和分析管線碰撞情況、門窗開啟情況,對預留洞進行檢查等。便于及時發現和改進設計錯誤,避免因設計造成二次返工或是停工,大大降低了施工建材損耗,可順利推進施工進度,確保工程項目在工期內保質保量完工建設。
5.3 招投標階段
工程信息完整性和真實性,有利于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減少數據計算偏差。基于工程項目逐漸向復雜化方向發現,在項目招投標階段應用BIM技術成為顯得尤為重要。在BIM技術應用支持下,實現數據信息快速檢索,能夠精準對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切實為工程成本管理提供支撐,降低投標策劃難度系數,提高項目招投標階段成本控制能力。
5.4 施工階段
在項目施工階段,建立BIM施工模型,實現對工程圖紙、工程清單、工程合同條款等信息的關聯,可有效信息集成化水平提升。其能夠在可視化狀態下,動態監測施工現場情況,精準定位施工人員位置,隨時了解施工進度信息等。在BIM 5D模式下,工程成本管控能力進一步提高。可全面把控構件工程量、清單工程量、鋼筋工程量等,進而優化調整工程資源。同時避免了資源浪費,可實現對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依據BIM施工模型提供的各項信息,全面開展了過程算量分析工作實現對施工過程成本的動態化管理,為項目中期結算提供了依據。工程管理人員可隨時查看任意構件信息,
了解任意部位的工程量情況。將BIM技術應用在工程施工階段,提高了變更管理時效性,實現變更信息可追溯目標,避免了重復申報問題,對結算金額無影響。同時,大大減少了變更工作量,降低了錯算、漏算概率,能夠及時找出影響成本控制的因素,隨時了解工程量增減情況。
在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基于施工模型模擬下,按照各個施工階段的材料用量需求制定采購清單,避免材料過剩或是不足,實現對材料成本的控制。根據材料明細,為成本限額領料、工程劑量、施工決算提供了科學依據。且在BIM模型下,可精確預制加工件的尺寸、規格,降低了施工現場作業強度,作業效率更高,大大縮短了工期,實現對工程成本的控制。與此同時,在施工技術管理方面,可根據BIM虛擬演示,優選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確保方案經濟,具有實際實施的可行性。
5.5 結算及竣工階段
BIM技術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作用,還體現在結算管理方面。實際應用中發現,BIM可減少漏項,能夠規避人為因素造成的工程量損失,工程糾紛更少。同時,BIM實現了可視化資產信息管理,基于三維虛擬實體BIM技術可實現對資產信息的快速查詢。竣工階段驗收內容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在數據統計、計算方面容易出現偏差,且工作量大。應用BIM技術,則可提高工程驗收效率,清晰化反映工程細節,改變了傳統計算方式,節省了大量的成本費用,實現項目效益最大化目標。
6 結語
要在未來進行建筑行業的發展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就需要積極地利用BIM技術,對工程進行成本方面的良好把控,同時強化建設過程中的總體水平,避免出現一些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漏洞,提升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芮長華.探討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22(22):51-53.
[2] 武群.BIM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建筑,2020(17):76-77.
[3] 張力元.BIM技術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應用與研究[D].長春:長春工程學院,2020.
[4] 張世霞.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研究與應用[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9.
[5] 侯娜.BIM技術在地鐵機電安裝工程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