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第十八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綠色發展理念下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會議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河北地質大學承辦。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彭建強,河北地質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馮鴻雁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北地質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閆軍印,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學會工作處處長李東,河北地質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牛建高分階段主持會議。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環資處等職能部門,以及省內外60余家高校、科研單位的有關領導和社科工作者參加會議。
彭建強在開幕式講話中表示,這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社科領域落地見效,更加全面分析新時代社科發展所面臨的新使命新任務,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社科力量。會議圍繞綠色發展理念和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研討交流,為建設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強省獻計獻策。
馮鴻雁在歡迎致辭中介紹了河北地質大學70年的發展歷史、光榮的辦學傳統和學校科研領域所取得成績,并表示,這次省社科學術年會活動是全省社會科學界的一大盛事,通過舉辦學術年會,營造開放包容創新的學術氛圍,為省內外社科界搭建了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廣泛交流合作的學術平臺,有利于彼此增進交流、加深了解、互學互鑒。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翠紅認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際產業轉移出現綠色化、服務化等新趨勢,同時新發展格局構建也將為國內產業布局優化注入新動力,國內區域間產業梯度轉移或將提速。當前我國在數字技術和高新科技產業領域已經積累了部分優勢,應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掌握關鍵技術,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圍繞重點產業培育數字技術驅動的產業鏈。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秘書長、教授張貴提出,以數字賦能為抓手,推動高碳產業全鏈條控碳發展。以場景牽引和數字賦能為主線,實現新場景應用系統化、規范化發展。通過發揮平臺型企業的帶動作用、支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生態型產業園區等路徑,共創河北數字經濟發展新局面。
河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邢書彬表示,河北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是貫徹落實“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河北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施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路徑。通過政府引導、各方協同推動,河北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一定會取得預期效果。
專家發言階段,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陳璐提出,河北在構建綠色清潔能源生產供應體系過程中涉及的新型能源及其裝備制造業在全國具有較強基礎和局部領域領先優勢。京津冀可攜手打造“全國能源高科技供應鏈安全保障與創新應用重要基地”,河北應重點建設能源高科技產業“十園百企千億”高科技供應鏈試點示范體系。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偉認為,“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提升鋼鐵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推進中小型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從鋼鐵產品生產、使用、廢棄到循環利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降低碳排放強度等。
河北地質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牛曉耕提出,促進河北省能源結構優化,需要健全能源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發揮政策協同效應、促進產業-能耗結構嵌套升級,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扭轉能耗結構高碳化困局,推動重點用能行業提效、加快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加大低碳技術創新投入、提升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河北省社會科學院)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