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榮宇
摘 要:綠色交通是解決交通擁堵和污染的重要思想,它是基于環境、城市發展三者與居民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有力推動了交通體系多元化與環境保護。根據“綠色交通”概念,對目標、特征和基本原理進行了簡單闡述,并對城市道路規劃中的“綠色交通”概念進行價值評估,提出綠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運用思想以及手法。
關鍵詞:綠色交通理念;城市道路;設計
中圖分類號:U412.1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1-0118-03
0引言
道路是都市的重要紐帶,協調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當前,我國道路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由于傳統的設計理念、方法和技術等,仍存在系統結構失衡、土地資源利用率低、交通高峰時段交通擁堵、道路聯系薄弱、配套設施不健全等問題。其根源是我國的道路規劃沒有根據城市的發展需要進行動態調節,沒有充分地關注到綠色的交通觀念,進而造成了道路的適應性和使用功能下降以及協調性減弱。為了解決現存問題,更好地促進城市正常運行和發展,本文提出設計工作者應遵循“綠色交通”的思想,聚焦存在的問題,優化設計方案,從而逐漸提高道路設計的品質。
1綠色交通概念綜述
隨著人類的生存水平不斷提高,生存空間也在不斷地擴展,相應生存環境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車輛排放、噪聲等都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一定的威脅,從而對人類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綠色”的概念,就是要讓人類生活與環境協調,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生活與自然的關系卻在惡化。各大城市發展程度、水平有差距,引發的環境問題也各不相同,因此,將綠色交通概念貫徹到城市設計中,就必須要考慮到環境的變化,采取相應方法,降低廢氣排放,提高道路安全。
在當前實踐中,人們提出了高效、安全、節能等發展模式,從而在推動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盡量地減少人為活動對環境的污染,推動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設。在城市道路的規劃中,采用了以公交為主、多種交通模式并存的城市發展路徑,以可持續發展為首要戰略,以提高城市規劃的有效性,促進城市的節約和減排。
2 城市道路規劃中的“綠色”交通觀念
在當前的城市道路規劃中,綠色交通理念能夠符合城市發展需要,為市民創造更好的出行,它主要的思想方法是在最低限度的資源消耗下,達到最佳的效果。
2.1 充分發揮城市道路的作用
目前我國城市的一些路段由于缺乏合理的規劃,存在著低密度、浪費土地資源和主干道配置比例不均勻的問題,其根源是沒有實現對城市空間的綜合利用與有效開發,車輛在出行時等候時間太久,可選擇的出行方法太單一,無法取得較好的交通出行體驗,從而影響市民對城市交通系統的滿意度和獲得性。將綠色交通概念運用到城市道路設計中[1],其最明顯的優點就在于通過協調一致來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交通事故概率增加等問題,從而優化城市道路布局,適度設計道路密度,配置好相應的主干道及路網體系,對原有的路網體系進行改造,重視城市道路在城市經濟發展中作用的體現,有利于發揮城市道路功能。
2.2 緩解道路擁擠
緩解交通堵塞是當前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道路寬度設計不足、道路通行中存在車輛超車或搶道加速現象、信號燈協調性不足等。“綠色交通”的概念是以減輕城市人流壓力,解決交通擁堵的根本。將“綠色交通”的概念運用到城市道路的規劃中,根據交通的現實情況來確定道路的寬度,運用科學的規劃手段來實現交通的綠波段的協同,運用較為前沿、先進的城市道技術,減少了車輛的等候時間,確保了各路口的交通信號燈迅速對應,并發揮時間導向功能,從而解決道路擁堵問題。
2.3 增強城市的連接性
人們對出行安全性、舒適度和穩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在常規道路設計中,道路交通的規劃、資源綜合利用、公共交通設施的相關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盲目化和隨意性。以綠色交通思想為基礎的城市道路規劃立足現實、聚焦當下、著眼未來,高度關注自然、生理、心理環境的協調性,注重道路空間與人民宜居空間的關聯性和各類道路設施的服務性,以適應城市未來發展為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不僅可以加強道路交通聯系性,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交通出行服務,還可以逐步完善道路交通設施,滿足人們多元化與個性化的交通出行需求,體現出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的以人為本理念,增強人們對城市交通體系的認同感與滿意度,從而促進城市和諧穩定發展。
3綠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運用
根據對綠色交通理念內涵和原則,在城市道路設計中應采取以下策略將綠色交通理念滲透到道路設計的全過程當中,以此推動城市道路設計部水平邁上更高的臺階。
3.1 合理規劃道路空間規劃
在規劃設計中提高用地資源利用率,要深刻理解交通概念的含義,樹立節約資源、降低排放的設計思想,以土地資源的充分開發及合理利用為目標,科學設計道路結構,在保持交通順暢、通行安全的前提下適度加大道路密度,合理設計次、支路,從而解決交通擁擠問題。
第一,采用立體化的設計方法,充分吸取國外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現有的城市空間優勢,從高架橋、地面道路、地下道路等方面入手,形成層次化、立體化的道路體系,以增加道路網的覆蓋范圍,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
第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交通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土地資源比較緊缺,所以在“綠色交通”思想的指導下,在設計中應加強對空閑用地的利用,并考慮到城市的交通狀況和發展趨勢,合理設計次、支路的配比。
第三,對今后的城市交通系統發展進行動態的調整,為道路系統的調控預留出空間,采用更為柔性的方案,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適應性。
近幾年,我國一些城市甚至是國內的汽車數量都在快速地增加,這樣的交通流量很可能導致交通堵塞,不但會浪費汽車駕駛人員的時間、降低人們的道路通行體驗、弱化人們對城市交通體系的認同感,而且會增大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綠色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的根本目的,在城市道路規劃中運用“綠波”技術,提高其暢通度,從而有效地緩解城市的交通擁擠。綠波的概念就是利用綠波協同調節技術,在給定的交通路線上,對交叉口信號燈周期、相位差、綠信率進行調節,并在一定的速度條件下使各交叉口信號燈互相配合。
在運用這一理論時,必須遵守三個基本原理:一是流量原理。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鄰近路段的交通流量進行分析,確定各個子區之間的交通流量,確保各個路口的交通流量之間的協調。二是車輛的容許速度。也就是說,在綠色通道中,機動車的行駛速率與公路容許車速非常接近,當路口間距相似時,全路段的車速必須保持一致。比如,當車速限制在40 km/h,綠色通道的設計車速最好是36 km/h,這樣可以防止交通工具的突然超車造成的等候時間延長。三是路口間距的確定,根據車輛行駛速度和路口間隔來確定路口交通標志的位置差異[2]。
3.2 合理采用行人二次過街技術
綠色交通理念充分反映了人為本的綠色交通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理,提倡城市交通體系規劃及道路設計服務于人們的交通出行,不僅需要保證交通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還需要滿足人們多元化的交通方式需求。在綠色交通的視野中,在城市的道路規劃中,必須將行人二次過街技術運用到城市的設計之中,充分反映人性化的設計思想。
二次過街作為一種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行人過馬路功能,能提高過街者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在城市公路規劃中,規劃師必須掌握二次過街技術的使用狀況。這一技術通常用于新的道路或高架橋梁的建設,其主要方法設置分隔帶等交通設備,對道路的空間需求很大[3]。目前,新建成的城鎮道路普遍設有寬闊的分隔地帶,并在高架以下設有寬闊的副車道。采用二次過街技術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區域,拓寬其覆蓋面,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尤其要指出的是,二次過街技術會延長行人等待的時間,同時由于縮短了過街的距離,造成了行人橫穿馬路的危險,所以必須綜合運用車輛的交通組織與指令,并通過紅綠燈來限制其通行,使二次過街技術得以充分利用。
3.3 科學合理地應用廢棄和閑置土地資源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居民的交通需求急劇增長,現有的城市公路已不能適應居民的實際需要。隨著都市的發展,早晚的交通堵塞是十分普遍的,不少上班的人都會抱怨。因此,提升城市道路的容量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要前提。它要求技術工作者根據工程所在地的現狀和技術水平,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居民的出行問題。現在的廢地遍及整個城區,每一塊地的占地都是巨大的,再加上荒蕪的土地本身已經破敗不堪,往往會對城市的整體形象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如果不加以合理的開發,就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的破壞[4]。
在城市道路的建設過程中,可以將這些用地進行有效地利用,從而達到再生利用的目的。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有關的政策,將這些土地的使用和處理列入城市的規劃之中,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規劃,既可以提高城市的資源利用率,又可以增加城市的聯系,既可以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又可以增強城市的美感,從而為綠色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4 科學布局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構造與道路的運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規劃中,必須把綠色交通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的道路規劃中,通過適當的方法來加強它在交通中的作用。在傳統的城市道路規劃中,人們更多地注重主干道的規劃,但當投資達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可避免地會減少一些支線的投資,這種做法對整個都市的發展和發展都是不利的。在許多的大城市里,六車道、八車道都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只有極少數的汽車能夠通行,這種方式既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又不能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在支路的設計與施工上,由于支路的修建經費很小,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道路的規模比較小,日常的交通堵塞、交通意外等問題時有發生,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3.5 強化城市道路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配套設施不僅能夠保證城市的交通安全,而且還能夠起到輔助的功能,因此,在現實的城市公路設計中,必須借助各種標識牌和標線來輔助人們出行,有效地規范駕駛人員的行為。然而,當前我國的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由于許多相關的部門忽視了規劃,使得它在規劃中仍有許多問題。
在規劃中要加強工程技術和管理,借助輔助設備指導司機駕駛,并對城市道路進行分區、對車輛進行組織。在城市交通的發展過程中,若不能合理利用配套設備,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導致交通秩序混亂、交通、交通堵塞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交通安全。
在發展現代城市道路的過程中必須強化“綠色”的觀念,在現實的城市道路設計中,必須采用“合流”和“分流”的方法來合理地分散交通,并通過“左拐”和“右拐”來將標志分開,既能減少車輛的擁擠,又能避免與行人、非機動車之間的碰撞,從而避免交通事故的產生,避免多種交通形式的互相影響[5]。在城市道路規劃中,要強化正確的信號燈配置,并進行科學的規劃,結合交通和車輛的具體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提高交通的利用率,降低車輛的碰撞。
3.6 貫徹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城市的道路是城市的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技術人員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需要關注人們的審美觀點,將個性化的城市道路作為主要的設計理念,利用簡潔便利、清新自然的設計方式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體現城市的發展特征。在實施“綠色交通”概念時,要充分重視噪聲、汽車排氣等方面的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減少對周邊的影響。
4結語
在實際的規劃中,要充分利用現代的人性化設計思想,在保證人民的出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解決交通擁擠的問題,并根據具體的勘察采取針對性的設計形式滿足人們交通的實際需求,防止不合理設計導致交通時間延長的現象發生。另外,在道路的設計上,既要保證居民的安全,又要考慮到環境問題,要做到以人為本,為居民的生活提供舒適的環境,為城市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利益,促進城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付明明.綠色交通理念下交通運輸的規劃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10):166-167.
[2] 孫顯飛.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牡丹江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
[3] 李佩瑾,張軍.綠色交通理念下的新型城市交通規劃探索[J].科技與創新,2019(15):96-97+100.
[4] 朱元亮.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生態新區交通規劃[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40(12):208-209.
[5] 閆見英.綠色交通理念下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