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熊超,王勝剛,周銀
安康市人民醫院兒科,陜西 安康 725000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一種多發于兒童下呼吸道的臨床常見疾病,其病原體即為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據報道,在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中,MPP占比最高可達40%[1]。臨床表現上患兒多出現發熱、呼吸困難、咳嗽、肺部有啰音等體征。但既往觀點多視MPP為自限性疾病,認為小兒患病后可自行緩解,對該病重視不夠[2]。近年來越來越多報道指出,MP 感染后,機體內免疫系統和炎癥因子會出現過度反應,并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無益于患兒臨床癥狀改善,甚至造成癥狀進行性加重,進而引發更嚴重的肺部內外并發癥,使MPP 發展為難治型、重癥型[3]。另外,有研究發現,MPP患兒血清中各項心肌酶指標均高于正常水平[4],說明MPP會對機體心肌功能造成損害;MPP患兒體內多種炎癥因子水平,也較非MPP 患兒顯著升高[5]。既往治療MPP 時,阿奇霉素為臨床首選用藥,但該藥對難治性MPP 療效不理想[6]。布地奈德有抗炎平喘功效,為MPP 常用藥。糖皮質類藥物則可參與機體炎癥反應調控,但中長效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在MMP 患兒的臨床應用上未獲得廣泛認可[7]。因此,本研究主要觀察甲潑尼龍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MPP的療效,并探討其對患兒心肌酶指標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兒童MPP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人民醫院收治且符合以下納入和排除標準的98例MMP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為MMP[8];年齡≤13 歲;患兒監護人均知情同意、自愿配合完成研究并進行簽字。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感染、炎癥引發的發熱、咳嗽癥狀者;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況者;存在免疫功能障礙、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近半年內出現其他急性感染者;過敏體質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s,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

表1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s,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
組別例數性別平均年齡(歲)平均病程(d)平均體溫(℃)觀察組對照組χ2/t值P值49 49男性25(51.02)27(55.10)女性24(48.98)22(44.90)0.164 0.686 7.03±2.51 6.84±2.41 0.382 0.703 5.63±1.28 5.14±1.56 1.699 0.092 39.21±0.38 39.18±0.37 0.400 0.693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如止咳、退熱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10552,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治療,7歲以下患兒每日吸入200~400 μg,對7歲以上患兒可根據情況上調每日吸入量,最高不超過800 μg,每日分2~4次使用。觀察組患兒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國藥準字HJ20170197,PFIZER SA)治療,以1~2 mg/(kg·d)靜脈滴注。兩組均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臨床療效[9]:根據患兒臨床癥狀、體征、體溫、胸部X線檢查發現肺部陰影等方面的消失、改善情況,對其治療療效進行判斷?;純号R床癥狀基本消失,體征顯著改善,體溫正常,胸部X線檢查發現肺部陰影基本消失,為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體征減少,體溫有所下降,胸部X線檢查發現肺部陰影明顯縮小,為有效;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未改善,體溫未下降,胸部X線檢查發現肺部陰影范圍未縮小或進一步擴大,為無效。(2)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發熱、咳嗽、肺部啰音、肺部陰影等方面的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3)心肌酶指標: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治療前、治療7 d后兩組患兒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4)炎癥因子水平:以購自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試劑盒及酶聯免疫法對治療前、治療7 d 后兩組患兒的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γ-干擾素(interferon-gamma,IFN-γ)、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進行測定。每次檢驗所用試劑均出自同一批號,以排除非特異性干擾,保證檢測結果的穩定性與可比性。(5)安全性:觀察治療期間兩組患兒是否有出現如頭痛、心動過速、面部潮紅等方面的不良反應,計算其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7 d 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5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333,P=0.003<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3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9 49 4.73±1.12 6.23±1.18 6.454 0.001 5.68±1.07 7.76±1.22 8.972 0.001 8.24±1.13 10.58±1.24 9.764 0.001 7.37±1.42 10.14±1.36 9.862 0.001 9.23±0.87 12.36±1.18 14.945 0.001例數發熱咳嗽肺部啰音肺部陰影住院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AST、CK、CK-MB、LDH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兩組患兒的心肌酶指標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指標比較(±s,U/L)Table 4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enzy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U/L)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指標比較(±s,U/L)Table 4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enzy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U/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aP<0.05.
組別例數AST CK CK-MB LDH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9 49治療前42.46±5.28 42.97±5.16 0.484 0.630治療后26.39±2.25a 31.44±2.27a 11.060 0.001治療前156.27±11.37 155.89±12.14 0.160 0.873治療后107.48±2.49a 128.12±2.68a 39.495 0.001治療前58.22±8.03 57.94±8.12 0.172 0.864治療后26.51±3.59a 37.45±4.43a 13.430 0.001治療前316.48±38.31 315.69±40.24 0.099 0.921治療后230.37±22.16a 259.44±27.22a 5.797 0.001
2.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IL-6、IFN-γ、CRP、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兩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aP<0.05.
組別例數IL-6(ρg/mL) IFN-γ(ng/L) CRP(mg/L) TNF-α(pg/mL)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9 49治療前53.16±13.24 52.84±13.31 0.119 0.905治療后13.28±5.44a 21.73±8.57a 5.827 0.001治療前25.11±1.21 25.04±1.18 0.290 0.773治療后16.49±1.33a 20.51±1.29a 15.188 0.001治療前74.34±17.63 73.76±17.72 0.162 0.871治療后19.25±4.21a 13.84±3.26a 7.112 0.001治療前76.46±6.87 75.82±6.63 0.469 0.640治療后43.87±5.23a 51.06±5.35a 6.727 0.001
2.5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兒出現頭痛2例、面部潮紅1例、心動過速3例;對照組出現頭痛1例、心動過速2例。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0% (5/49),略高于對照組的6.12%(3/49),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7,P>0.05)。
MPP的發病機制主要是MP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細胞,阻止黏膜纖毛和吞噬細胞發揮效用,從而在呼吸道定植;同時MP 中的一種蛋白質CARDS TX 含有毒素,經機體內細胞結合并內化后,導致機體出現過度炎癥反應,從而導致MPP發生[10]。因纖毛運動和吞噬細胞吞噬作用失常,患兒在感染MP后排痰受阻,呼吸道中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呼吸受阻,此外還伴有發熱、咳嗽、肺部陰影等體征。一旦病情惡化,患兒還會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傷,甚至面臨死亡危險。
對患兒應用布地奈德氣霧劑,可使該藥劑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患兒霧化吸入后抵達病灶部位,增加抗炎蛋白,繼而抑制呼吸道在發病狀態下過度的炎癥反應,幫助恢復呼吸道正常運轉,實現平喘、止咳、抗炎[11]。甲潑尼龍是一種中長效糖皮質激素,其注射液進入機體后與相關白蛋白結合,也能對炎癥因子的釋放有所抑制;同時,當其在肺部達到較高濃度時,可有效緩解氣管黏膜和肺泡水腫等情況,從而在消炎、改善通氣換氣功能等方面發揮作用,實現患兒臨床癥狀的有效改善[12]。有研究報道,甲潑尼龍療效與其劑量相關[13]。因此,本研究在治療時應用大劑量甲潑尼龍,以期使其在抑制炎癥反應風暴作用上實現較大程度發揮,收獲更顯著療效。本研究發現,治療7 d后,觀察組在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方面,都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甲潑尼龍聯合布地奈德對MPP患兒療效顯著,能在更短時間內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并縮短其住院時間,從而更快減輕痛苦。
關于MPP 損害患兒心肌功能的機制,可能是MP侵入后生成自身抗原,并與心肌細胞共同抗原,繼而形成免疫復合物,致使心肌受損;也可能是MP直接對心臟發揮作用,影響心肌功能正常運轉[14]。AST 和LDH因在機體多臟器中均有分布,因此各種因素導致的臟器損害都會引起這兩項指標升高。CK、CK-MB,主要分布在心肌細胞中,雖在血清中僅呈現微量表達,但敏感度高,是診斷心肌功能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15]。據霍曉慧等[16]報道,布地奈德對新生兒肺炎的心肌酶譜有改善作用。趙維果等[17]研究則指出,甲潑尼龍可改善心肌炎患兒的心肌損傷。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AST、CK、CK-MB、LDH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甲潑尼龍聯合布地奈德能顯著下調MPP患兒心肌酶表達水平,緩解其心肌損傷程度。
MPP患兒機體內促炎和抗炎異常波動,使其在臨床表現上出現較為突出的炎癥反應。有研究指出,重癥肺炎患者機體內的促炎因子如IL-6、TNF-α等,會呈現出高表達狀態;IFN-γ、CRP等抗炎因子受其應激也呈升高態勢[18]。布地奈德可抑制過敏活性介質,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甲潑尼龍對IL-6、CRP和IFN-γ、TNF-α等表達均有抑制作用[19-20]。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IL-6、IFN-γ、CRP、TNF-α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較單一使用布地奈德,甲潑尼龍與其聯合使用在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緩解炎癥反應上效果更為顯著。此外,甲潑尼龍可提高機體對MP毒素耐藥性,經靜脈滴注后與布地奈德這類糖皮質激素親和力良好,有助于保障血藥濃度和機體內環境穩定。另外,在用藥安全性上,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存在顯著差異,提示該聯合療法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甲潑尼龍聯合布地奈德對MMP患兒治療效果良好,可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使其多方面的臨床癥狀都得到有效改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此外,該聯合療法在降低MPP患兒心肌酶表達和炎癥因子水平上也有良好表現,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