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基因和革命靈魂的重要體現,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
從2021年開始,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有關的市、縣(區)老促會和廣東省源流雜志社聯合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以來,得到很多老區中小學的熱烈歡迎。到目前為止,在全省已有3個市、縣(區)和十多所中小學為重點,開展了有計劃、有步驟和有組織、有隊伍的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活動,組建了源流雜志社小記者隊伍,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了一系列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歡迎,效果很好。
但是,要確保紅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深入課堂、深入校園,僅靠一次性或短期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還需要各級有關方面通力合作,做大量的細致的工作,深耕細作,始終如一。
目前,對紅色文化進校園的工作,一些地方的思想認識還不足,工作主動性不高。希望各級黨委和相關部門的領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提高認識,把紅色文化進校園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同時制定出具體實施方案,落實責任,強化督促,不應停留在呼吁層面上。
希望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把紅色文化進校園寫入學校的教學制度,列入日常教育和管理中,要加大對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提供優質的教材、教具和教學資源,實行有效措施,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教育引導。需要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形成系統的紅色文化教材和教學內容。還要加強對紅色文化教育的評估和監督,確保紅色文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希望社會有關方面的友好人士關心和支持紅色文化進校園。可以通過贊助紅色文化教育項目,捐贈紅色文化教材和資源等方式,為學校和教育部門提供支持和幫助。
各級老促會應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對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可以通過與相關部門開展主題宣講、座談、辦展覽、開展紀念活動等;還可以和教育部門、學校一起,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培訓,提升教師的紅色文化教育素養和教育水平。讓更多學校的學生了解和認識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學校和社會之間搭起“橋梁”,加強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溝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廣泛、深入地開展,作出積極貢獻。
紅色文化進校園需要各級老促會引導和推動,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規范化管理,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傳承和創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