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利 鄭派虹 謝加亮


“這個修路工程不僅解決了村民一直以來出行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水泥路修成后,減少了后嶺耕地和村前菜園的水土流失,村民出行方便了,鄰里關系更親近了,村民們的幸福指數得到明顯提高。”在湛江市徐聞縣和安鎮云頭村委的革命老區村莊邊坑村上下兩條主路和村里巷路貫通之際,一位村民在返鄉日記中寫道,“為鄉村振興工作隊發揚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點贊,為家鄉的父母官的高效工作點贊!”與此同時,他也通過其他村民和村干部,向廣州市南沙區派駐湛江市徐聞縣和安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表達了謝意。
這條道路的修建,離不開駐廣州市派駐徐聞縣和安鎮工作隊的奔忙努力。工作隊入駐后,深入各村居開展調研走訪,廣泛了解群眾訴求,并與鎮黨委、鎮政府一道研究,將云頭村確定為重點幫扶村,并按程序向該村選派了工作隊隊員謝加亮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在后續進一步調研中,工作隊了解到,云頭村是傳統的農業村,有著肥沃的紅土地,主要種植水稻這一糧食作物和甘蔗、菠蘿、蔬菜等經濟作物。不僅如此,該村委會下轄的邊坑村還是解放戰爭根據地村莊。然而該村通鎮道路及邊坑村的道路凹凸不平,雨天泥濘不堪,不僅影響村民日常出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也阻礙了水稻、菠蘿等農產品外運,影響村民收入水提高。但由于道路長、資金缺口大等原因,泥路一直沒能動工進行改造提升。
廣州市派駐徐聞縣和安鎮工作隊將群眾急難愁盼放在心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云頭村通鎮道路和邊坑村約1.1公里的兩條主村路和村內巷路硬化工程,作為一項集富民興村產業、紅色文化展現、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合一”的惠民工程,提上議事日程,并協調鎮、村共同謀劃,將完善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的鄉村振興駐鎮幫扶項目。
邊坑村村路硬底化項目于年初開工后,廣州市派駐徐聞縣和安鎮工作隊積極發揮駐鎮幫鎮扶村“監督員”角色,與鎮領導一道,赴邊坑村向項目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了解道路建設進展,查看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收集村民意見建議,積極配合鎮有關部門,實地監督跟進項目有關情況,指導施工單位高質量開展工作。駐云頭村第一書記謝加亮利用周末、節假日多次赴項目現場查看施工進展,記錄項目實況,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高效施工,春節前,長約1.1公里的村路已基本完工,為村民清晰地勾勒出邊坑村的整體面貌。道路兩旁修建的排水和擋土系統,能有效地防止路面積水積泥。
此前,道路云頭村通鎮道路也已完工。春節前后,廣州市派駐徐聞縣和安鎮工作隊曾多次走訪查看硬化道路的情況,并與干部群眾深入交流,進一步謀劃推進下一步云頭村“四小園”建設等具體舉措。
這些硬化道路的修建,極大便利了云頭村2200余名村民的出行,改善了人居環境,解決了村民“急、難、愁、盼”的心頭事,也成為了水稻和瓜果蔬菜等農作物重要的運輸通道,將更有利于村民們探索一條適合云頭村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