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余道軍 徐旭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部分患者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加重發展成重癥病例。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是隱性感染者。動物亦可能為重要貯存宿主和中間宿主,患者自發病后5天內均可從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傳染期約1周,以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本文對杭州地區2018—2021年甲型流感(甲流)與乙型流感(乙流)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為今后甲、乙型流感變化的風險評估和預防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浙江大學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8—2021年就診的疑似甲流、乙流患者13 512例,男6 076例,女7 436例。
1.2 抗原檢測方法 采用一次性咽拭子刮擦咽后壁及雙側扁桃體,放入采樣管密封。采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在樣本提取管中加入6滴(約192 μL)甲乙型流感病毒(Flu)裂解液,將咽拭子放入樣本提取管中,旋轉拭子約10秒,使樣本與裂解液完全混合,用手指捏樣本提取管壁,擠干拭子上溶液,將其取出,按Flu檢測試劑上的箭頭指示方向將其插入樣本提取管,浸入混合液15分鐘后取出試劑,并判讀結果完成抗原檢測。
1.3 診斷標準 參照流感診斷標準(WS285-2008),所有檢測項目標本采集及檢測都需操作規范及按照標準操作規程操作。陽性判讀:Flu檢測試劑上兩條或三條紫紅色條帶出現。一條處于質控區,另外一條或兩條位于測試區(A區,B區),其中A區出現的條帶代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B區出現的條帶代表乙型流感病毒抗原。
2.1 不同年份甲流、乙流陽性情況 2018—2021年甲流陽性率13.0%,乙流陽性率13.9%。2018年甲流陽性率最低,2019年明顯增加,2020年略有下降,而2021年無甲流陽性者。2019年乙流陽性率最低,2020年、2021年逐漸上升,詳見表1。

表1 2018—2021年甲流、乙流陽性情況 [例(%)]
2.2 不同月份甲流、乙流陽性情況 甲流陽性率以1—3月及12月較高,2020年1月后甲流陽性率大幅度下降,至2021年全年無甲流陽性病例。乙流的爆發時間不確定,但主要集中在1月及12月,2021下半年乙流陽性率逐月升高,9—12月均保持著較高的陽性率,詳見表2。

表2 2018—2021年甲流陽性月份分布 [例(%)]
2.3 不同性別甲流、乙流陽性情況 甲流陽性率:男性13.2%(805/6 076),女性12.8%(953/7 436)。乙流陽性率:男性14.1%(854/6 076),女性13.7%(1 019/7 436)。
2.4 不同年齡甲流、乙流陽性情況 甲流、乙流陽性率在0~3歲較高。>60歲患者中,乙流陽性率高于甲流,詳見表3。

表3 2018—2021年甲流、乙流陽性年齡段分布 [例(%)]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人流感的主要病原體是甲、乙型流感病毒,極具傳染性、發病率高。流感病毒流行具有季節性規律,在不同地區、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導致的流行季節不同[1]。長期、連續地開展監測,能及時掌握流感流行規律,發現變異毒株,為早期預警預測流感疫情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結果顯示,杭州地區甲、乙型流感主要分布在0~3歲,以嬰幼兒為高發人群,>11~35歲甲流陽性率高于乙流;而老年階段(>60歲),乙流陽性率高于甲流。嬰幼兒由于自身免疫系統不完善易發生病毒感染;而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免疫機能下降造成免疫力低下,易發生病毒感染。
季節是影響病毒感染及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2],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季節分布各有差異。杭州地區流行病學監測顯示,2018—2021年甲流陽性率13.0%,乙流陽性率13.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從感染的時間上,甲流基本上冬春季高發,而自2020年2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疫情暴發,人與人之間流動減少,出門戴口罩,交叉感染減少,本地區甲流陽性率大幅度減少,到2021年12月陽性率依然為0。乙流在2020年前也呈現出冬春季高發,2020年無大規模感染,2021年下半年開始甲流陽性率逐漸升高,9—12月仍處于高發狀態。雖然甲流近年來陽性率低,但在預防乙流爆發的同時,也要注意甲流卷土重來。
綜上所述,了解杭州地區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有助于提早預防并提高警惕,降低患病率,減少并發癥發生及流感病毒的傳播。提前了解流感病毒相關知識和流行病學特點,進行流感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預防病毒性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流感病毒爆發階段,兒童在外期間需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減少外出或少參加人群密集的區域活動。在學校或家里等密閉環境中,保持空氣流通,降低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