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紅霞

那天去醫院探望住院的朋友,同病房里還有個大約五六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正在勸他吃藥,小男孩的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說藥太苦了。他媽媽說:“你要不吃藥的話,就不讓你玩手機了。”我站著的那個角度,正好能看到手機上正在播放有關“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領命出征的視頻。小男孩兩手緊握手機,還是不肯吃藥。旁邊的護士走上前摸了一下孩子的腦袋,說道:“亮亮是不是長大以后,也想當一名航天員呀?”小男孩突然睜大眼睛,非常興奮地說:“嗯嗯,我長大了也想乘坐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護士趁機說:“那你得趕快吃藥,把病治好,等你長大了,才能禁得住層層選拔,接受使命,走進太空。”聽了這話,小男孩二話不說,拿起藥放進嘴里就咽下去了。
護士只是為孩子“畫了個餅”,卻激起了孩子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期望,他為了心中的那個理想,愿意接受當下的苦。
臨走時,我也給朋友畫個餅:“趕快好起來哦,大家都說等你好了一定要一起去騎行,想去哪里去哪里。”朋友跟我比了一個“OK”的手勢,臉上綻放著笑容。
我感受到小男孩和朋友都心存希望,并且愿意為心中的大餅披荊斬棘。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小插曲,心中有希望,就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就有噴薄欲出的力量,能夠跨過坎坷,向著美好出發,即使終點遙遠,沿途的風景也足以一路生花。
公司最近新來了一位部門領導,他看到我們工作懶散,有時還能聽到員工們因為加班而發出的抱怨聲。以前的領導見此狀況,一定會批評得我們體無完膚,最終引發大伙兒更多的不滿。然而新領導的做法完全不同,他每次給我們開會的時候,總是先體諒我們的苦,然后開始為我們畫餅。比如,為了完成年終任務,提升業績,他說:“等到明年,如果有更大突破,我就帶大家去三亞旅游。”會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大家可能覺得這就是個夢,但是愿意為了實現這個夢一起努力。有時,領導還會給員工畫更大的餅,常常夸獎同事們都是潛力股,以后一定是做領導的料。在新領導的不斷激勵下,員工個個都像打了雞血。
給別人畫餅的同時,也需要給自己畫個餅。“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當詩人李商隱身在遙遠的異鄉,他為自己設想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希望盡早回到妻子身邊,與妻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這幅畫面,雖然更顯相思之苦,但也能讓人暫且感受相聚的美好。
我喜歡記錄孩子的成長經歷和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孩子的成長變化以及作為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人會質疑這種記錄的意義,或者懷疑我是否能堅持下去。其實在孩子剛出生時,我已經想好了要做這件事情,并決定要堅持到孩子成人。這個餅畫得有點大,但是我確實堅持了下來,而且對我教育孩子的幫助非常大,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這鼓勵我要堅持走下去。
有時需要為別人畫大餅,給逆境中的受困者一些希望,讓絕望的人重新燃起希望,讓有理想者充滿十足的動力;有時也需要為自己畫個大餅,可以給自己提供前行的方向,信心百倍地追求美好的未來。
(摘自《伴侶》)(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