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信芳


1982年的一天,還在上鋼三廠上班的沈天呈接到電話,打電話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漫畫大師華君武。華老說,他到上海了,現在住在上海賓館,問天呈,中午有沒有空,想請他吃頓飯,聊聊。天呈拿著電話呆住了。自己是個剛剛出道的業余漫畫作者,竟得到中國漫畫泰斗的邀請,忙說,好,我來,我來!天呈立即向廠工會領導請了假,帶上他的幾本《漫畫日記》,踩上自行車出發了。
天呈還是激動緊張。他與華老相差整三十年。華老是老革命,在天呈心目中他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也是他的偶像。
1982年7月,京津滬青島長沙五市職工漫畫展在青島舉行,此時的天呈已經有大量的漫畫問世,他不僅參加了畫展,而且受邀參加由《工人日報》召開的座談會。令人興奮的是,天呈見到了華老和漫畫家英韜。華老對上海的漫畫創作情況十分了解,天呈等幾位業余作者的漫畫得到了華老的重視。特別是天呈的《漫畫日記》引起他濃厚的興趣。他笑著說,聽說這日記已經有十本二十本了,如果里面沒有牽涉到與你愛人什么隱私的,我倒想看看。
一個漫畫“小作者”卻得到當今漫畫界大師的關愛,天呈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會后,他拿出《華君武漫畫》一書,請前輩題字。華老欣然允諾,在畫冊扉頁上寫道:“天呈同志近年畫了不少好漫畫,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書囑我簽名,不是我買的?!敝車吹娜硕夹α恕B嫶髱煟媸怯哪?/p>
回想到這里,天呈不由笑了。他很快來到賓館。華老笑嘻嘻地將他迎進房間,給他沏上茶,開始用上海話與他交談。天呈緊張的心情一下釋懷了。
華老說,你近來畫作很多,說明你很專注,專注生活,專注創作。他幽默地比方道,畫漫畫就是要專注,所謂“一女不嫁二夫”。
在餐廳,華老問起天呈的家庭情況,聽美協同志說,你的創作很辛苦。天呈實話實說,我是獨子,愛人是獨女,四個老人,一個小孩,父親中風,母親患癌癥手術,岳父患嚴重胃竇炎,岳母患老年癡呆癥,每天哭笑吵鬧。所以,我只有安頓好他們后,才翻開縫紉機臺板,開始畫畫。華老說,你的畫是這么擠出來的?不容易啊,回去向你愛人問好。
與華老交談,天呈感到親近,并受到鼓舞。不用說,這是天呈漫畫人生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談話。自此,他在漫畫路上邁開了大步。
我與天呈相識已40年。1983年9月,他進入文匯報擔任美術編輯,自此我們成為同道之人。他謙虛好學,刻苦鉆研,與時俱進。我不時收到他新出版的畫冊,為他累累碩果而高興。日前,一本《天呈漫話天呈》快遞到我家。打開畫冊,油墨香迎面撲來。
中國現代漫畫與新聞媒體有著不解之緣,天呈在《文匯報》創作漫畫三十年,以報刊為舞臺,以新聞為劇本,眼觀社會萬象,筆挑天下風云,有時如匕首、投槍,鞭撻丑惡,大快人心;有時如春風、暖流,扶危助弱,仗義執言;有時又不乏幽默、善意、溫情,令人會心一笑,覺然而悟。
我記得,天呈曾說過:漫畫是一條船,想象是船上的帆,展帆而行的船,坐在上面的人和看著船破浪而行的人都很快樂。
作為上海新聞漫畫的領軍人物,這是他的心得感悟。是啊,我的思緒還在那船上,天呈漫畫之路像電影回放一樣,是那么耐人尋味——
天呈說:那天如果父親一頓打,就沒了今天的我
天呈,姓沈。生在上海,養在上海,讀書在上海,工作在上海,退休在上海。
1946年的秋天,天呈呱呱落地。父母親開了一爿小店,他們忙于店內的活計,兒時的他常常在店堂里聽無線電里播放的評彈和滑稽,還在紙上涂鴉。父親把每天的新聞報釘起來,買來一本顏魯公的字帖,要他臨帖,父親對繪畫并不懂,見他每天寫滿一大張報紙便可。
天呈有個姨父在上海一學校教書,他喜歡水墨,畫的扇面和寫的毛筆字很漂亮。一天,姨父給了他一本圖案書,又講了一片樹葉是怎么變成圖案的。正巧,學校布置圖畫作業,要求畫一片樹葉。于是,天呈按照圖案書上的圖例,畫了一片漂亮的樹葉。結果得了個大大的紅五角星,老師舉著他的畫向同學們介紹,那時他是多么的開心。
有了畫畫的興趣和表揚,就更起勁了。一天下午,學校里只有兩節課,放了學,才十歲的天呈竟然拉開家里的鐵床,在床后的白墻上,畫起了一幅宣傳畫。他把墻上和地下弄得一片狼藉,將鐵床的帳簾放下遮起。等到父親下班回家,嘩啦啦,拉開帳簾,請看——父親看到被弄得一塌糊涂的房間和花麗斑駁的白墻,竟沒有發火,沒有指責,沒有拿出棍棒給兒子一頓教訓。
天呈后來回憶說,如果那天父親打了我一頓,也許就打掉了我的繪畫熱情,那就沒了今天的我。相反,父親見他喜歡畫畫,還托人給他找了個師父。
公私合營后,父親到新的單位去上班。一天,他們商店接到上級的任務,要參加一個游行??墒?,店里沒有人會畫宣傳畫,這時父親說,可以叫我兒子來試試。下午,天呈來到店堂,看著貼在三合板上的整一張紙,心想,這比我家的墻小多了。于是拿起毛筆,照著那幅宣傳畫就畫了起來。站在一旁的叔叔伯伯喝起彩來,隔壁店堂里的人聞聲也跑了進來——哇,這毛小囡,才十歲出頭吧,結棍格(厲害的)!
看著游行的隊伍集合,店里職工拿起五顏六色的小旗,扛著天呈畫的宣傳板上街。父親開心地笑了,他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自豪。
夫人說:“奧喲,報屁股上一眼眼!”
1976年底,天呈的兩幅批判“四人幫”的漫畫,進了上海美術館。
“四人幫”被粉碎后,上海人民投入了深入的揭批運動。1976年12月,上海美術館舉辦漫畫展覽,人頭攢動,展覽作品要吊高2尺,好讓后排的觀眾參觀。文藝的春天來了,漫畫發展迎來了大好時機。1978年年底,《人民日報》準備出版增刊《諷刺與幽默》,全國報刊聞風而動,紛紛開辟起漫畫專欄。天呈躍躍欲試,準備向報刊投稿。
雖是業余作者,但天呈準備很充分。他認為,漫畫創作好似演出,不同的是,編劇、導演、道具、人物、唱詞都是你一個人。為演好這“獨腳戲”,養成觀察社會的習慣十分重要。于是,他準備了一本速寫本,隨時隨地將看到和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哪怕是瞬間的動態和場景,只要與畫有關,他都不會放過。到了晚上,他將一天來的記錄化為漫畫點子,供參用。這就是后來立了大功的《漫畫日記》。
一天,住在樓下的阿娘拎了個菜籃在門口嘆氣,說稱給她的帶魚又細又爛,她又沒有認識的人,只好吃進。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天呈就想,阿娘的無奈,反映了社會風氣的不正。他馬上畫了一幅漫畫,投給了《解放日報》。
1979年元旦,天呈到樓下取報紙,打開報紙,一眼看見了自己的漫畫,高興啊。拿了報紙上樓,對夫人說,今天的《解放日報》,頭版。夫人說,怎么了?天呈答,發表了一幅漫畫。夫人頭也沒抬,說,你的?天呈說,是張樂平的。老先生說,他,七十歲要當十七歲來用。天呈見夫人沒反應,又說,今天,《解放日報》第四版,也有一張漫畫。夫人仍然沒有抬頭,說,你的?天呈笑了,不是我的,是沈天呈的。夫人抬起來了頭,真的?她搶過報紙,翻到第四版,尋了半天,“奧喲,報屁股上一眼眼!”(很?。?/p>
就是這“一眼眼”,天呈欣喜萬分,因為這是開端的標志。果然,天呈迎來了他漫畫作品發表的春筍期:他的漫畫在上海的《文匯報》《青年報》《勞動報》《青年一代》和全國性的《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諷刺與幽默》等報刊上相繼發表。
華君武說:展覽辦到你的老東家上鋼三廠去?
天呈多次對我說,他是個幸運的人。1983年,進入《文匯報》擔任美術編輯,讓他如魚得水。借助媒體平臺,他的漫畫得到大發展。在他成長中,一直受到前輩畫家的關愛和指導。華君武、張樂平、蔡振華、丁聰、英韜、方成、江帆、徐昌酩等大家,對這位“小阿弟”,亦師亦友。有的建議,有的直言,給予這位后者以最大的幫助。其中,最多的指導者就是華君武。
作為中國漫畫泰斗,華君武毫無架子,以普通人的身份,對后輩給予關懷,沈天呈是其中的受益者。自1982年在青島職工漫畫座談會上當堂表揚天呈后,是年又來到上海約見他,關心他的創作,關心他的家庭。
1988年夏天,華君武應邀到哈爾濱空軍第一飛行學院給部隊上課。他不忘小阿弟,邀請天呈與他同去參加活動。
華老每天早起,散步成習慣,一邊走,一邊帶著他的半導體收音機,聽廣播,聽新聞。天呈也有早起的習慣,于是兩人在晨練中邊走邊交流。
那天,華老談到要把自己的漫畫展覽辦到基層去,讓工人、農民、戰士看,請他們提意見。他說,我們的創作來自生活,來自群眾,也應該回到基層。他問天呈,把展覽辦到工廠去,你看,到你的老東家上鋼三廠去怎么樣?天呈馬上說,好啊,我來聯系。
根據華老的提議,天呈聯系了上海美術家協會和上海第三鋼鐵廠。1990年,華老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他的個人畫展后,就把他的部分作品搬進了上鋼三廠,真誠地請工人師傅提意見。上海美協秘書長徐昌酩對華老此舉積極配合,陪同他一起參加活動。
作為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與會者,華君武身體力行地提倡藝術為大眾服務。他對基層的美術愛好者真誠相待、廣交朋友,讓藝術真正走進人民,服務大眾。
有華君武這樣的長者,后來當編輯的天呈自然不放過他了。1985年5月至1989年9月,華君武的漫畫《疑難雜癥》在《文匯報》上連載,幾乎每月一幅,共58幅。作品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觀察和犀利的諷刺手法,贏得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1999年,《文匯報》針對當時的社會熱點策劃了一整版漫畫。當時時間緊,天呈約好稿,華老僅用一天時間,就把畫稿傳真過來。這幅名為《哈哈鏡里老鼠精》的漫畫獲得了2000年中國新聞一等獎。
2010年6月13日,華君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家人按照他的遺愿將245幅漫畫作品捐給上海美術館。
天呈專程來到北京為華老送行?;叵?0世紀90年代初休閑文化開始興起時,有人提出漫畫要走搞笑、娛樂的路子,華老目光敏銳,尖銳地提出:漫畫的功能主要是諷刺,不能喪失。回到上海,天呈一直掛念這位恩師、導師。
“留守女士”成報端坊間熱詞:同名漫畫榮膺金猴獎
1991年上海人藝話劇《留守女士》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此劇娓娓動聽地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末出國大潮中,一位留守女士和一位留守男士的境遇以及他們情感的無奈。劇場一反冷清羅雀,連演了168場還欲罷不能,劇名因此成為報端坊間的熱門用詞,廣泛流傳。
這大概也觸動了漫畫家。對遠渡國外的家庭衍生出的這個特殊的群體,其中不少故事十分曲委。天呈想,漫畫主要職能是諷刺,也有歌頌,也有幽默,要是畫一幅反映留守人士的漫畫,應該從抒情方面開掘。
于是,天呈這樣構思:裝修華麗的客廳里,一位美麗優雅的女士手持鮮花坐在沙發上,沙發扶手邊堆滿了海外航空來信,腳下的地毯印著美元的圖案。墻上掛著夫妻倆的甜蜜合影,另一只沙發上卻只有一個空洞的丈夫,頭戴禮帽,身穿西服,手里拿著一把吉他,茶幾上放著電話、時鐘、美酒。漫畫對細節的刻畫很注重,留守女士手捧著鮮花,把讀了又讀的來信放在胸前,她注視著電話機,盼望著鈴聲的響起,兩杯已經斟好的紅酒,向往著能與遠去的他互相對飲,可是,吉他上的弦已經斷了幾根,小鐘上的指針已經丟失,插在心上人上衣口袋的鮮花已經枯萎,空有那藍綠色的美元上的外國人在對她疑惑地張望。她,在留守,在等待,在盼望。她,似乎在精神的監獄里,身上的衣衫上的橫條猶如囚服,劃在四邊的五筆記號,就像在牢房的累計日子。她,太受折磨了。
《留守女士》這幅漫畫如同那出話?。ê蟊话嵘香y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時引起畫界的震動。1992年,中國漫畫的最高獎——金猴獎授予了沈天呈。
向總編輯裘新請纓:開辟“天呈漫畫專欄”
2004年,天呈向時任《文匯報》總編輯裘新打了份報告——
漫畫是一種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藝術形式,在國內外的報刊上,經常有大幅的漫畫作品用作專欄的形式,表達深刻的主題和對時事的觀點?!段膮R報》是國內外深有影響的大報,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觀點,應該有具有個性的《漫畫專欄》。
我是《文匯報》的老漫畫作者,創作單幅的諷刺漫畫作品為主,以涉及面廣、開掘深見長,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我向您請纓,來開辟這個專欄。
我有以下幾個有利條件,有二十幾年的漫畫創作經驗,有報社編輯的工作經歷,有掌握電腦繪畫的制作技能(可迅速反映及時的新聞和傳遞圖片),更主要的是我有一股敬業精神和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工作態度。也許你會說我年齡大了,干不了幾年了,但是我說,我的心理年齡是年輕的,我運用的軟件是前衛的,我的分析思維是發散的,我的體育反應速度是靈敏的(我天天駕車,現在打乒乓球也可在報社排得上號)。漫畫作者的工作年齡是很高的,華君武、丁聰、方成現在都快九十了,還在創作(我當然不是以大師自比),但是,如要為《文匯報》再畫十年,恐怕不成問題。
天呈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以他的真誠和實在,說動了總編輯。請纓成功。
2004年底,《天呈漫畫》開張,一周五幅,這是個興奮的創作挑戰,也為漫畫界開了先例。第一幅漫畫是《當心來路不明的圣誕賀卡》,提醒偽裝成“圣誕老人”的電腦病毒。專欄用了個小小的標記,黑底版上一個燃燒的蠟燭頭,上面跳躍著一個微笑的火焰。
一天,天呈在一家商場買了張《天下無賊》光碟。付完錢后,按說開發票理所當然??蔂I業員卻一會兒說行,一會兒說不行,又說,50元以下不開。當天呈了解到,這絕不是個別現象,一有偷稅漏稅的嫌疑;二是買客得不到消費后的合理保護。顧客對此意見很大,卻投訴無門。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使天呈回報社后即拿起了畫筆。第二天,刊用的專欄受到了編委會的表揚,說,就是要有生活,有漫畫語言,有看頭。
天呈深深體會到,新聞漫畫創作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對社會生活的褒貶立場和鮮明的態度。但是,漫畫是一門藝術,不是破口大罵,不是臟話堆砌。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專家對天呈漫畫專欄完全用黑、白、灰來處理更給予極高的評價。因為這既要有高超的技藝,又要有強烈的色感。他的畫像手繪一樣,非常清晰,給人的感覺就是用得恰到好處,尤其是黑顏色,因為這個單線條在畫里面給人一種分量厚重的感覺,出現在報紙上,特別搶人眼球。
吳谷平說:天呈可說是“百變天呈”。
20世紀80年代,因隨時做稿,美術編輯要值夜班。天呈經常被報社的汽車開到家里來接走,在去報社的路上,文字編輯與他談要配發的漫畫的主題,一到報社,立即構思,畫出作品。畫稿由值班總編審定,馬上制版。這種急就章的活考驗人,也鍛煉人。
由此,天呈的新聞敏感度大大提高。作為漫畫家,強烈的責任感天天鞭策他,造就了天呈漫畫充滿新聞性和時事性,與當前發生的事態緊密聯系?!邦}材廣泛,形式爛漫”,這是上海新聞界老領導龔心瀚的稱贊,并說,天呈同志不僅是一個知名的漫畫家,應該可以說是上海新聞漫畫的領軍人物。
2006年1月6日,文新大廈會議廳里高朋滿座。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上海市新聞學會、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和《文匯報》聯合舉辦“天呈新聞漫畫研討會”。
漫畫是時代的需要。一張報紙不能沒有漫畫。時任《文匯報》黨委書記吳谷平說,以前有一個百變金剛,我覺得對天呈可說是“百變天呈”。第一,他的作品題材多變,有國際的、國內的;有政治的、經濟的,有社會新聞、有文藝的,有體育界的,他的漫畫題材非常之廣,凡是新聞涉及的內容,他都涉及了,這是一個多變。第二個是他的形象多變。注意一下他的漫畫集,各種形象都有,各種造型也很豐富。有比較傳統的漫畫手法,也有用現代手段處理的作品,包括把很多照片組合起來的畫作。不光是簡單地用幾條線條構勒,也有彩色,也有連環畫性質的。所以我說,天呈是百變天呈,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在嘗試。但是有一條,盡管他百變,有一條沒變,那就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心沒變,他那顆年輕的心沒變,他勤奮努力工作的態度沒有變。
特意從北京趕來的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主任徐鵬飛稱贊天呈繪畫與時俱進。當國外的連環畫、動漫、卡通這些東西涌入中國漫畫市場的時候,有人排斥,有人接受了。天呈能夠非常冷靜地對待這些東西,能夠吸收這種外來的東西、前衛的東西,并能處理好。他不但能夠包容它們,而且為了適合讀者不同口味,在試驗、變化自己的處理方法。
周偉兒說,父親周柏春要出書。
姚勇兒說,姚老師(姚慕雙)要出郵票。
圈內稱天呈的漫畫不是一般的插圖,有創意,且明快,很耐看。明快是能抓住你,耐看不是一看就完,再端詳端詳,還覺得有意思,回味無窮。
2003年的一天,《靜安時報》的漫畫家黃國安聯系天呈說,與他共事的周偉兒是滑稽大師周柏春的女兒,她父親要出書,很想請你造一幅漫畫肖像。周柏春是天呈從小喜歡的滑稽藝術家。周先生的特點是隱中有噱,有書卷氣。于是,天呈將周先生畫成穿了長衫,向觀眾作揖的樣子,面容慈祥。邊上天呈題款:小辰光就蹲在無線電前頭聆聽周柏春老師和姚慕雙老師的滑稽而長大,一直到現在還是百聽不厭,時時撥動喜劇神經,刻刻培育幽默細胞。謝謝大師給我們帶來歡樂。沒有想到的是,周柏春通過其女兒對天呈表示感謝,而且將這幅漫畫,連同題款落款、印章一起做了那本書的封面,成了很別致的一本書。
看到周柏春的漫畫肖像,姚慕雙坐不住了。他的公子姚勇兒是天呈的好朋友,要天呈也給姚老師造幅漫畫像。天呈問,周老師出書,姚老師也出書嗎?勇兒說,姚老師要出郵票。天呈說,好吧,他們是滑稽老搭檔,應該畫幅搭檔圖。這樣,兄弟倆各自穿了長衫,拱手向老觀眾、老聽眾致意的漫畫做在了郵票上。
姚周徒弟王雙慶聰明活潑,戲路寬廣,“噱”得另有一功。2009年夏天,王雙慶與夫人一起來到天呈家,拿出一大疊A4紙,那是他準備出書的文稿,讓天呈看看,請他給書畫個封面,書名就是《王雙慶私房積“噱”》。看到題目,天呈喜笑顏開。送走王雙慶,他開始構思:“守財佬”王雙慶在清點他的“積蓄”,看著1932年(他的出生年)發行的“噱”字“愛心鈔票”,既滿足又開心,一個個散落的“幣”都是他多年的積累及心血啊。王雙慶看到畫稿后非常滿意,開心地說,太好了。他把這幅漫畫打印了一張,簽了字,裝好鏡框“送”給了天呈。天呈說,“用我的作品送給我,真是滑稽演員的滑稽。”
農民說:我們富了。
《浦東時報》:我們送了。
1992年的春節,天呈到江南農村參加一婚宴,甚感農村變了,農民富了。于是,他的《漫畫日記》記錄了當時的婚宴:農民的新樓房造得漂亮,然而卻貼了一條條黃黃的符,與旁邊紅紅的雙喜成了對比;
回到上海,報社值班老總看到天呈的漫畫素材,新聞氣息撲面而來,馬上要他挑選一些上報。于是,天呈整理了七幅漫畫,起了個標題《農村喜宴漫筆》?!段膮R報》發表后,讀者感到這種形式的報道,生動有趣,形象貼切。同時受到漫畫圈內的贊揚,說,《文匯報》能用這么大的篇幅,用漫畫記錄形式反映社會事物,帶了個好頭。這一年,漫畫《農村喜宴漫筆》獲得1992年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12年11月29日,《浦東時報》刊出了天呈的漫畫作品《內部裝修》。作品表現的是少數干部為了個人升遷和一己私利,打著“工作需要”等幌子,在檔案里的“三齡兩歷”(即年齡、工齡、黨齡;學歷、工作經歷)上動起了手腳。作品畫面生動,比喻恰當,所產生的戲劇效果對漫畫所反映的主題進行了很好的詮釋。為此,《浦東時報》向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選送了這幅新聞漫畫《內部裝修》。2013年10月25日,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揭曉,《內部裝修》榮獲一等獎。
演中外角色,唱是非正義,抒家國情懷
天呈知道,黨的二十大是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
作為漫畫家,他有點坐不住了。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他認真學習文件,結合歷史,畫什么?怎樣畫?慢慢清晰起來。
他永世難忘,革命的征途上,可歌可泣的歷史豐碑被一座座聳起:萬里長征,紅軍轉戰西北;英勇抗戰,揮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三大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挺進上海,解放大軍睡馬路;中華兒女,獻身建設新中國。現在書寫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重擔將由新一代扛起。不忘初心,傳承紅色血脈,手握巨筆書寫新考卷。一幅題為《書寫新未來》的漫畫在歷史與未來交織中畫成了。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考察來到陜西延安,看看老鄉們脫貧后生活怎么樣。過去“修梯田、種莊稼,面朝黃土背朝天,掄起老鋤頭干活,廣種薄收,十分辛苦,如今山坡上退耕還林種上了蘋果,老鄉們有工作、有穩定收入,孩子有好的教育,老人都有醫保,生活越來越好。從陜北的變化就可以看到中國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老鄉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p>
讀完這段報道,天呈更是激動。是啊,在我們黨誕生百年之際,老百姓的心中這桿秤上稱出的是:開心,放心,貼心,稱心,歡心。他立馬畫出了漫畫《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
在奔向全面小康路上,農民在鮮紅的黨旗指引下走出貧困,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一個不能少。(漫畫《一個也不能少》)
《打開幸福門,邁步復興路》,這是天呈花時最長、修改最多的大型漫畫。為突出主題,一是人物眾多,要有各族人民。二是打開幸福門,得有金鑰匙。三是以我國幅員遼闊,國家繁榮昌盛的古畫《千里江山圖》作背景,從而點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芍^用心良苦。
七幅大作,展出后,引起強烈的反響。
我問天呈,你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該含飴弄孫、享享清福了,何必費神費腦?
天呈笑了,說,演中外角色,唱是非正義、抒家國情懷,這是我們漫畫界薪火相傳的連本好戲,更是中國漫畫事業的寶貴傳統。我作為一個繼承者,在風云急流巨變中,為漫畫藝術、漫畫傳統做一個堅守者、開拓者、弘揚者,我心拳拳,我志耿耿,自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