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張艷 夏水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鄉村學校閱讀氛圍大多不濃,但在湘潭市岳塘區昭山和平小學,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場景:悅耳的晨誦用古詩雅韻喚醒校園,靜謐的午讀讓經典名著沁入心田。學生訪風景于校園,尋知識于書中,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書香陣陣拂面來,誦讀聲聲伴花開”的美好畫面。
自2014年辦校以來,該校堅持以“書香渲染童年”作為文化立校的主題,以“善讀,心乃靜,學方長”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鄉村學校內涵發展,改變鄉村學校氣質。
讓書香充盈每一個角落
如何改變農村學校閱讀教育“雷聲大,雨點小”的現實情況,昭山和平小學從校園環境入手,積極建設書香校園,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
2019年,學校校長周國良到校履職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學校一棟3層的閑置辦公樓改建為師生專用圖書館。通過自愿報名、公開競選等方式招募愛讀書的孩子擔任學生館長,負責協助管理館內的日常工作,和同學一起組織讀書活動。同時每個班級設有導讀員,負責班級的領讀、書目推廣、圖書分享、書本漂流等活動。這些崗位規范了閱讀行為,也提升了學生的服務意識,將閱讀從榜樣延伸到個體。
借助學校連廊式的建筑特色,周國良發動師生打造了“求知廊”。“墻上是學生的書畫作品,墻邊是畢業生捐贈的圖書,書香伴墨香,學生隨時借閱,時時感受文化的熏陶。”周國良介紹道,學校還組織每個班級建立一個“書香吧”,通過參與設計制作借書卡、制定圖書借閱制度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合作、策劃、組織管理的能力。
張貼在校道旁的“書香少年”風采照是另一道靚麗風景。為增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校每學期評選2次“書香少年”,周國良在風采照上親筆簽名后送給學生留作紀念。“從閱讀環境的營造,拓展到校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學校統籌安排,優化布局,將書卷氣息彌漫校園每一個角落,全面提高閱讀環境質量。”周國良說道。
目前,學校有藏書近6萬冊,可供學生閱讀的書籍數量達生均40本。師生閱讀課進圖書館,閑暇時訪“求知廊”,課間置身“書香吧”,課后在校園長椅、假山、銀杏樹下,手捧書籍的師生比比皆是。班級的墻壁、教學樓樓道上,隨處可見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韻味悠長的唐詩宋詞、內涵豐富的地域歷史、富含哲理的寄語等,猶如無聲的老師,讓每一個孩子耳濡目染,內化至心。
讓閱讀浸潤每一節課堂
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昭山和平小學將閱讀推廣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每周每班開設一節閱讀課。同時每天課前10分鐘誦讀經典,中午20分鐘自由閱讀,保證每天至少半個小時的校內閱讀時量。“雙減”實施以來,老師們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撰寫讀書筆記、繪制思維導圖、編演課本劇等多種活動,不斷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積淀人文底蘊。
“在《愿望的實現》一文中,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如果你是書中的角色,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6月2日上午,二年級57班的語文課上,老師肖娉引導學生將自己變成故事中的人物進行閱讀,充分發揮想象,感受書中的奇妙。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安徒生童話》,里面的故事精彩有趣,很多人物都帶給我啟發。”三年級55班的每節語文課前,老師譚暢都會邀請孩子進行3分鐘的閱讀分享,培養學生梳理故事情節、搭建思維框架的能力,讓學生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故事內容,體驗閱讀的快樂和成就感。
在給學生提供專業的閱讀指導上,老師們也各顯神通。低年級發放讀書積累卡、閱讀小獎狀;中高年級開展好書推薦、創編故事……老師們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特點,妙招百出,引導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將閱讀、善讀落到實處。
讓活動點亮每一顆童心
為了讓資源相對短缺的鄉村孩子有更多成長的樂趣和可能,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師生暢游知識的海洋。
建校以來,學校共開展了五屆語文節,包括“古韻童心”游藝會、“童聲頌古韻,經典詠流傳”傳唱、“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知識搶答、“聚焦雙減強實效,濃濃書香沁校園”等主題活動,內容涉及傳統文化、自然科學、藝術表演等各個領域,學生用詩的語言、歌的旋律、舞的靈動、畫的唯美,展示閱讀的魅力。
作為湘潭市全民閱讀協會——蓮城讀書會的分會,學校從2019年開始積極組織師生參與讀書會“小小閱讀推廣人”“飛花令大賽”等活動。從校內初賽到對外個人賽、團體賽,參與學生累計1000余人次,選手們在臺上對經典詩詞信手拈來,在一場場激烈的對決中增強了詩詞積累,展現了常年誦讀帶來的自信。學校也先后獲得第二屆優秀組織獎、第三屆總決賽團體賽亞軍、第四屆優秀團隊獎。
閱讀離不開家庭的參與引領,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聯合蓮城讀書會、湖南工程學院志愿者團隊,依托學校圖書館開設“周末親子書香有約”,在周末向熱愛閱讀的學生、家長開放,發動家長帶孩子來校內進行閱讀。“記得有次冬日大雪,老師們都以為家長不會過來了,沒想到參與報名的家長學生一個不落全都早早到場,有些冒雪前來讀書的孩子還自備換洗的鞋子。”周國良回憶道。
“瑯瑯書聲,花的事業,根的工程。”周國良表示,“在孩子們的心中根植閱讀的種子,讓他們的一生從此充滿陽光,這就是我們要追尋的幸福鳥。創造愛書、尊書、讀書的氛圍,對書懷有崇敬之情——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