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宜臻
“雖然我是一只貓,但和世間那些笨貓、愚貓完全不同。”你瞧,這是一只特立獨行的貓,多么高傲啊!“我是只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看到這個開頭,你就能看出來——這只貓一定極有個性。
在小說中,這只貓外表上雖然普通,卻自以為是一只愛思考、有見識、富有正義感的靈貓。當它第一次看到人“這種怪物”時,就知道這是一個“書生”。它想道:“單看他那張臉,原本應該長著絨毛的地方,竟像個燒水的圓銅壺那樣光禿禿的。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也遇到過很多貓,但是長殘到這種程度的還真沒有。”真的笑死人了,它認為人的臉也應該長滿絨毛,而不應該是光禿禿的,覺得人長得“丑”,把世間所有人臉都當貓臉去看。
這只貓十分尖刻,對觀察人樂在其中。它以一只貓的視角,向讀者展現了“像牡蠣一般把自己藏起來”、只知道從書本中討生活,一有機會就大講知識可貴的當教師的主人——苦沙彌等知識分子。它“貓眼看人低”,不停地批判主人和主人的朋友們,它覺得人類世界荒唐可笑。
你以為這只尖刻的貓會有多么了不起么?它整日閑逛游蕩,無所事事,并沒有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一直嘗試著去抓老鼠,結果沒有玩出些什么名堂來。它整日瞧不起別人,心里不停地批評別人,最后卻喝醉酒跌入缸淹死了,了卻了它自以為不同尋常的一生,稀里糊涂地回“喵星”了。
貓眼看世界,其實就是人眼看世界,是作家夏目漱石在用自己的審美看“讀書人”的弄虛作假、不學無術,對他們提出批判。能用這樣的視角、這樣的角色來當作品主人公,真的是奇思妙想啊!
指導老師:黃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