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
人文學者錢理群先生曾經給自己定了三條規矩:“觀察,不輕易下結論;等待,很多事情現在不能著急,需要有耐心;堅守,要堅守自己的價值判斷,不能在一片混亂中跟著大家走。”觀察、等待、堅守,其實也是突圍情緒困境的重要武器。
我是一個典型的情緒成熟度不高的人,敏感、焦慮、容易選擇困難、患得患失。這些性格的短板讓我很容易被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綁架,陷進情緒困境。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沉下心站在理性層面觀察、思考,而是本能地當即做出是非判斷、糾結于細枝末節。
四十歲以后,我開始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也更加明白處理問題要比發泄情緒重要得多。近幾年我試著去面對和理解自己的情緒,找到情緒背后的原因和問題,學會既順暢又克制地表達情緒;同時,觀察和理解別人的情緒,能共情,但不要過度在意。
丹尼斯·舍伍德曾提出了系統思考的概念,他強調,處理真實世界復雜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拓寬視野,避免“豎井”式思維(有點像“一根筋”)。在當下想不到解決方法的時候暫停一下,嘗試著先把問題放下,緩一緩,不去為難自己,無論是三分鐘、三個小時,還是三天,當我們的思想不過多關注某一個點,再去回望這個問題,經常會發現曾經困住你的問題是多么不值一提。當問題暫時被擱置、延遲解決,我們整個人也會感覺輕松而愉悅,情緒的穩定指數也提升了很多。
我們只有真正地把自己打開,才能睿智地處理情緒,既見樹木,又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