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全彥

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必定是理性優秀的,一個崇尚讀書的社會必定是充滿希望的,一所崇尚讀書的學校必定是健康而充滿生機的。
地處常德市武陵城區的北正街恒大華府小學(以下簡稱“北恒小學”)深知閱讀之重,多年來不斷探索書香育人的路徑與方法。今年3月以來,學校以“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發生”為核心理念制定了全員閱讀計劃,并提出基于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定制閱讀”概念。
近日,記者走進北恒小學,感受著具有系統建構、整體推進、全員參與的閱讀計劃,感受著閱讀的自然發生。
私人訂制,學生暢享書香世界
春夏之交,陽光停留在地表的時間逐漸拉長,且給了拔節生長中的萬物以滋養。若把北恒小學比作生長中的孩童,那閱讀一定浸潤成長始終,它是學校“恒”文化的集中體現,也隨時隨地影響著校園里的每個人。
踏入北恒小學校園,“一所學校就是一個大圖書館”的辦校目標即撲面而來:校門口建有學生等待書吧,樓道走廊因地制宜建有6個走廊“慧茹”書吧,34個班級圖書館錯落有致……“我們想確保學生想閱讀就有地方閱讀,課間、放學后無論何時想讀書、取書都很便捷。”校長唐靜對記者說。
為了讓孩子們有足夠的好書可讀,學校通過多方聯動添置適合師生閱讀的圖書,如今北恒學子的生均圖書擁有量已從2018年的14冊增至26冊;全校藏書量更是在5年間增長了近3萬冊,達到47805冊。
書的海洋里,學子們如歡快的魚兒穿梭在字里行間,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與品味,樂此不疲。
為了讓閱讀習慣成就素養,學校要求教師引領學生整合早晨、中午入校后的碎片時間,規定內容、靈活地開展讀書寫作等日積月累活動,讓讀書隨處發生。
晨誦國學經典激發孩子內在活力,增強學習自信;午間全體師生堅持20分鐘的默讀,拉近師生的距離,拓寬閱讀視野;月末各班還會開展閱讀測試、暢談讀書收獲,展示讀書卡片等形式,讓學生閱讀積累逐步增長。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學校也有不一樣的閱讀打開方式。通過閱讀項目化形式,低、中、高年級三個階段各具特色,最終融合在書香校園建設之中,讓閱讀叩開智慧的大門。
正是這樣貼心的閱讀定制,讓學校語文教研組組織開展并一直堅持的《走進繪本繽紛世界,潤澤童年七彩時光》低年級繪本閱讀活動案例在湖南省中小學優秀閱讀案例評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同時在2023年入選全省閱讀推廣優秀案例名單目錄并在全省推廣。
除了“規定動作”之外,各班也在整體推進的全員閱讀計劃中百花齊放。4月21日下午,北恒小學五年級(31)班教室里傳出雀躍聲,一場隆重的“閱讀銀行”啟動儀式在此舉行。
通過前期調研,班里學生發現大家在閱讀中存在興趣不夠、類型單一、積累偏少、時間和數量不足等問題,于是孩子們開始有針對性地籌建“閱讀銀行”,不僅成立了五個“特色閱讀支行”,還通過公開競聘,投票選出總行長、副行長和五個特色支行行長,并由老師頒發聘任證書。
每天閱讀一小時存1元,樂教樂學閱讀打卡10天存5元,參加故事比賽存1元,投稿班刊存1元,和書友書信交流存1元……孩子們把各項閱讀活動量化為財富值存入銀行,積累到一定額度,可取出獲得“自由選擇座位一周”“免作業一次”“做值周干部一周”等獎勵。
“閱讀銀行”成立至今,班里的閱讀氛圍日益濃厚,學生們紛紛摩拳擦掌,爭當“存款”大戶。
“聲”入人心,教師共讀國學經典
在北恒小學,教師群體間的閱讀互動交流并不局限于專業書籍,大家博采眾長,以興趣為導向,把閱讀帶入到業余時間,帶進心靈最柔軟的那一方天地。
“朱老師帶來的經典誦讀,讓身處這個繁雜世界的我們終尋一處寧靜。”夜里,科學老師何晗照例點開“北恒經典七日誦讀”微信群,微閉雙眼傾聽當日領讀老師朱慧的娓娓道來,疲憊的身心在那個時空下得以療愈,這力量不僅來自同事的“聲”入人心,更來自國學本身所蘊含的文化能量。
自2020年建立起教師經典誦讀微信群以來,全校教職工以七日為一個周期,用直抵心靈最深處的聲音傳播著優秀國學文化。不僅是語文科任教師,數學、計算機、音體美等學科的教師同樣參與其中,他們手捧四書五經、《楚辭》《樂府詩集》,沉下心來徜徉在字里行間,堅持至今從未間斷。
而由校長唐靜發起的美聲美言教工社團(星期詩會),則是將教師群體的閱讀積淀如珍珠般串起,在每周一升旗儀式后盡情展示。教職工活動室內,唐靜帶領老師們大聲誦讀并悉心指導,這樣的聲音作品也被逐一記錄保留,截至5月12日,星期詩會已舉辦100場。此刻,時間也成為了閱讀的見證者、講述者和傾聽者。
“我喜歡閱讀,且堅持和倡導著北恒小學的全員閱讀計劃,作為學校的校園主體文化,閱讀正如滴水穿石般浸潤著師生和家長,開出色彩斑斕的花。”唐靜一直堅信,當閱讀進入學習生活的日常,持之以恒便能讓全員創造出美好生活。
溫馨互動,親子鋪展濃濃愛意
張軒文媽媽聯系場地、楊婉怡媽媽協助組織、鮑奕霖媽媽精心制作ppt、徐妹昱媽媽全程拍攝……四年級(35)班第四期云帆讀書會于4月舉行,全班18組家庭近40人積極參與。
起初,語文老師孫寧組織讀書會活動,是希望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利用讀書會讓孩子們互相影響,但隨著參與其中的家長越來越多,讀書會也漸漸成為親子間一片溫馨互動的棲息地。
作為學生家長,五年級語文老師付美蓉暢述與孩子一同讀名著的經歷,并悉心指導家長們如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擇讀本。
“名著閱讀不僅局限于書本,音頻讀物、視頻讀物都能隨時隨地為孩子帶來知識積累。”分享之余,付美榮也坦言,即便自己的本職是教師,對閱讀頗有心得,但在讀書會上總會有意外收獲。
一個臺上臺下近距離交流的場合,沒有高談闊論,只有以閱讀之名的美美與共,不僅能打通閱讀方式方法,更能加深親子間點滴陪伴的情誼。
通過班級和校級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家庭被書香縈繞,家長們開始以身作則,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我和孩子爸爸回家后,以往畫面就是:孩子在書房寫作業,我們就刷手機,儼然是一對上了年紀的低頭族。現在,家里制定了家庭公約,并在窗戶旁為兒子開辟出專門的讀書角,每晚的親子共讀時光,也成了兒子最期待的時刻。”四年級(39)班學生趙國勛的媽媽謝婷說。
“今年,全國教育大會再次將閱讀提到了教育的重要位置,也給我們的書香校園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好的經驗融入在全員閱讀計劃中,持之以恒引領師生、家長終生愛讀書、讀好書,讓學校真正成為一所書香濃濃、愛意流動、兼容并包的寧靜讀書之地,快樂健康成長之地。”唐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