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雷, 魏 偉, 杜 勇, 王 煜
(安徽省黃山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安徽 黃山 245000)
胰腺炎是一種炎性病變,發生部位為胰腺組織,多種因素刺激機體,使機體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和裂解酶,導致胰腺及其周圍的組織發生異常的自身消化。胰腺炎的發病率為0.03%~0.11%,其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不斷變化也在逐年增加。膽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膽管遠端出現結石,從而使胰腺發生短暫的梗阻,進一步引發十二指腸乳頭水腫等病變,膽汁向胰管逆流,從而引發炎癥反應[1]。膽源性胰腺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胰腺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胰腺黏膜屏障損害和膽總管出現結石,目前臨床上主要檢測方法為內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但其與急性闌尾炎、急性腸梗阻等病癥難以進行有效區分,使臨床診斷和治療變得十分棘手[2]。故早期診斷并進行及時治療對于緩解病人病情及改善預后具有極大意義。本研究通過探討膽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Serum C-reactive protein,CRP)、淀粉酶(amylase,AMY)、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從而為臨床膽源性胰腺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價值信息。
1.1一般資料:選取黃山市人民醫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膽源組)、同期確診的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膽源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各個方面的基礎資料比較,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很好的均衡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本研究所納入的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參考《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突發性、持續性的上腹部疼痛,甚至放射至背部,實驗室檢查患者的血淀粉酶或(和)脂肪酶,測定結果超過正常值范圍上限的3倍,所有患者均為首次起病的患者;②膽源性胰腺炎基礎病因為膽結石、膽道梗阻引起胰管梗阻導致胰腺炎癥;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基礎病因為其他病因(酒精、高脂血癥、藥物、感染等因素)③患者年齡范圍19~69歲;④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MRI檢查;⑤研究方案符合醫學倫理學規定,研究方案獲得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各種類型的癌癥患者;②患者伴有嚴重的心臟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疾病、重癥心衰);③近3個月內具有腦血管疾病病史;④嚴重的肝臟、腎臟基礎疾病;⑤合并免疫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HIV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
1.2指標檢測方法:患者入院當天(24h內),收集5mL外周靜脈血,置于肝素抗凝管中,放入離心機中進行離心,離心機設置轉速3000r/min,離心5min,分析上層血清,-80℃保存待測。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AMY水平通過速率法進行檢測,Sysmex XE-2100 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患者 MPV 水平。
1.3評分標準:APACHEⅡ評分[4]由急性生理評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APS)、年齡、評分及慢性健康評分(CPS)三個評價部分。該量表主要包括34項參數,將實際臨床意義不大的指標如:血漿滲透壓、血乳酸濃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去掉,將量表調整為15項主要參數(所測定值均為患者入住ICU后24h內最差的值),每一個項目的測定值評分范圍0~4分,各個調查項目的總分值范圍0~60分。年齡的評分范圍為0~6分,CPS項目部分的評分范圍2~5分。APACHEⅡ量表的的總評分范圍為0~71分。APACHEⅡ量表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病情越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評價采用CT嚴重指數評分(CT Severity index score,CTSI)[5]:0分:胰腺在CT檢查下各方面均正常;1分:CT堅持發現患者的胰腺彌漫性腫大;2分:CT檢查下可發現患者胰腺和胰腺周圍出現炎癥腫大等改變:3分;CT檢查下可發現患者胰腺出現單發積液暗區:4分:CT檢查下可發現患者胰腺組織、周圍出現多個的積液暗區。根據患者的胰腺壞死程度進行評分:0分:患者的胰腺無壞死特征表現;2分:患者的胰腺壞死面積范圍≤30%;4分:患者的胰腺壞死面積范圍≤50%;6分:患者的胰腺壞死面積范圍>50%;CTSI評分=急性胰腺炎分級+胰腺壞死程度評分。APACHEⅡ評分分別在入院后即刻1d、第3d、第7d和第14d進行,評分參數包括患者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紅細胞壓積、白細胞、血鉀、血鈉、血肌酐、動脈血PH、動脈血氧分壓、A-Ado2、紅細胞比容、白細胞水平共12項指標,每個指標分為5個等級,共60分,評分越高,說明病情越嚴重。

2.1兩組患者的血清CRP、AMY、MPV比較:對比膽源組和對照組的血清CRP、AMY測定值水平,兩組之間上述各項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膽源組的外周血MPV測定值高于對照組,上述指標在兩組之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CRP AMY MPV比較
2.2兩組患者的肝功能、血生化指標比較:膽源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DBIL測定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膽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尿素氮、WBC、血糖、血鈣、乳酸脫氫酶、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血小板計數、APACHEⅡ評分、CTSI評分比較,上述各項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血生化指標比較
2.3膽源組患者CRP、AMY、MPV與APACHE Ⅱ評分、CTSI評分的相關性分析:膽源組患者的CRP、AMY、MPV與APACHE Ⅱ評分、CTSI評分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4。

表4 膽源組患者CRP AMY MPV與APACHE Ⅱ評分 CTSI評分的相關性分析結果
2.4MPV水平鑒別診斷急性膽源性或非膽源性胰腺炎的價值分析:以膽源組患者的MPV水平作為自變量、以是否急性膽源性胰腺炎作為狀態變量(急性膽源性胰腺炎=1,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0),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外周血中MPV水平在鑒別診斷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方面價值較高,靈敏度為70.63%、特異度為64.75%、AUC值為0.746(95%CI:0.679~0.813),截斷值為≥9.20 fL,(P<0.05)見圖1。

圖1 MPV診斷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的ROC曲線
急性胰腺炎分為重型急性胰腺炎和輕型急性胰腺炎兩種。其中20%~30%的胰腺炎患者為重癥,病情較為嚴重,伴有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達10%~30%[6]。膽源性胰腺炎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比較高,占急性胰腺炎的50%以上,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極大。CRP作為一種急性炎癥物質,對單核巨噬細胞起激活作用,且機體炎癥越嚴重,其水平越高[7]。AMY是機體內的一種消化酶,分泌部位在胰腺,并對淀粉和糖原等物質有分解作用。有關研究顯示,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炎癥反應較強,機體可分泌大量炎癥因子,對AMY的分泌產生刺激作用,從而引發阻塞現象[8]。AMY的變化程度可影響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說明AMY可以作為膽源性胰腺炎的診斷指標[9]。MPV是血常規中血小板參數之一,不僅能反映血小板的大小,還能反映血小板的活性水平。有研究報道,急性胰腺炎可以導致MPV水平變化,說明MPV也是診斷胰腺炎的有效指標[10]。
本研究將兩組患者的血清CRP、AMY、MPV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膽源組和對照組的血清CRP、AMY測定值水平無明顯差異;而膽源組的外周血MPV測定值高于對照組。說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體內都存在炎癥,臨床上需要密切關注。
本研究進一步將兩組患者肝功能、血生化指標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膽源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DBIL測定值高于對照組,而膽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尿素氮、WBC、血糖、血鈣、乳酸脫氫酶、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血小板計數、APACHEⅡ評分、CTSI評分無明顯差異。ALT、AST是反映肝臟功能的重要生物標志物。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炎癥反應較強,易發生膽胰共同通道梗阻,膽汁排除受到阻礙,從而引發肝功能損傷。血清TBIL、DBIL高于臨床規定的正常值時,可作為膽源性胰腺炎的診斷指標,且上述指標發生變化,反應時間較快,在患病3~6h便可以檢測到指標變化,能夠提高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速度。
CTSI評分的作用是評估胰腺炎胰周滲出和胰腺壞死,對于早期識別胰腺炎有重要價值[7]。APACHEⅡ評分全稱為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本研究結果顯示膽源組患者的CRP、AMY、MPV與APACHEⅡ評分、CTSI評分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CRP、AMY、MPV水平越高,APACHEⅡ評分和CTSI評分越高,患者胰腺炎情況越嚴重,身體狀況也更糟糕,進一步反映了CRP、AMY、MPV水平與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最后,本研究以膽源組患者的CRP、AMY、MPV水平作為自變量、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作為因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外周血中MPV水平在鑒別診斷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靈敏度70.63%,特異度64.75%,這提示MPV是鑒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和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指標,與鄧中波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CRP、AMY水平差異不大,MPV高于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CRP、AMY、MPV與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有關,MPV在鑒別診斷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膽源性胰腺炎患者中有一定的價值,這為臨床膽源性胰腺炎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