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白天,這里有藍天白云;晚上,這里有燒烤啤酒。這就是沙墻村民宿一條街,離云臺山景區只有1公里的路程?!?月24日上午,河南省修武縣七賢鎮黨委宣傳委員范娜娜向“農媒總編走基層 新聞助農促振興”采訪團記者推介道。
據了解,沙墻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莊。東漢初年,綠林軍首領朱鮪攻打該地。東漢大將谷崇守衛這里的萬斛糧倉。時值隆冬,沙石灘原無險可守。谷崇號令軍民連夜挖濠筑墻,用木板夾住沙石潑水,鑄成冰凍“沙墻”,抵御綠林軍多次進攻。沙墻村由此得名。
曾經的沙墻村,不僅土地貧瘠,而且村民人均耕地少,經濟發展受阻。云臺山旅游業興起后,沙墻村找到了發展契機,就是依托旅游業發展民宿,帶領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產業要發展,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
“為鼓勵沙墻村發展,我們縣里給了很多優惠政策,包括貸款優惠,幫助村民實現無抵押貸款?!狈赌饶认蛴浾呓榻B道。
在沙墻村的大街上,記者看到不少村民拿到了貸款,正在建設新的民宿樓房。
近年來,沙墻村圍繞“產業美學、生態宜居、鄉村營造、留住鄉愁、生活富?!笨傄?,提出“迎合Z世代(新時代人群),打造夜經濟”的設計理念,在保留鄉村鄉愁記憶的同時,著力推進鄉村文旅產業發展,以夜游經濟和鄉村體驗游為內容,大力發展民宿經濟,讓游客“留得下、住得好、玩得樂”。
經過不斷發展,民宿產業讓沙墻村村民實現年收入30萬元左右。即使在前3年的疫情特殊時期,村里的民宿產業整體收入也有2000萬元。
35歲的沙墻村村民張丹丹以前在云臺山景區上班,在村里的召喚下,回到家鄉開辦宿臨秋水民宿。目前,她的民宿產業年收入30多萬元。
“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云臺山這個金字招牌,我們做民宿很有信心。而且,在家門口創業,我們也很舒心。下一步,將在我的民宿旁邊開辦一家特產超市,以豐富游客的旅游后備箱。”張丹丹開心地說。
沙墻村黨支部副書記崔滿琴告訴記者,對于像張丹丹這樣有經驗有頭腦的村民,他們就上門做工作,將其召回村里發展。
借助民宿產業,沙墻村實現了村民有事做、有錢掙。
記者了解到,為了助推民宿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沙墻村定期組織村民參加免費培訓,提高民宿服務水平。未來的沙墻村不僅僅有一堵墻,更有一扇開放的大門,吸引八方來客在這里打卡、留宿。
而距離沙墻村不遠的云臺山鎮岸上村民宿產業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岸上村地處國家5A級云臺山景區內,全村共有270戶、1158口人。岸上村原名庵上村,因村南有一尼姑庵而得名,1958年曾用名幸福村,1959年恢復岸上村至今。
岸上村依托云臺山景區,從2018年開始啟動大規模整村民宿升級行動,不斷推動鄉村度假小鎮的建設發展。來云臺山旅游的游客住民宿都集中在岸上村。在旅游界,逐漸形成了“南有莫干山,北有云臺山”的民宿品牌。
5月24日下午,記者走進這里,只見一輛輛旅游大巴在這里中轉,“岸上小鎮”旅游休閑街區內人流如織。
“岸上小鎮”并非一個鎮,而是岸上村打造的一條精品街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主街長500米。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擁有家庭賓館241家、民宿54家、餐飲店和超市51家,年接待游客約600萬人次,村集體年收入260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5.6萬元,年旅游服務綜合收入2.24億元,獲得多項榮譽,成為“民宿帶民富”的典型代表。
“岸上小鎮”莫奈花舍民宿經營者梁國晶在當地小有名氣,不僅因為她美麗、熱情,而且她的民宿也非常有特色,設有小吃區和飲品區。
她告訴記者,自己家在云臺山下,從當初嫁過來時的后悔到現在的十分滿足,她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用她的話來說:“我這是暈對了?!眱H今年五一假期5天,她就掙了3萬多元,能不高興嗎?
提到“岸上小鎮”的發展,梁國晶感慨頗多,鎮上的民宿特色各異,都是村里提供資金找設計公司設計的,村民家家都實現了小康?!拔覀円欢ǖ煤煤酶兄x黨的富民政策!”她說。
“‘岸上小鎮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三主四有的原則?!?,即政府主導、設計主打、群眾主體。政府主導小鎮的規劃,統一對接設計公司,以群眾利益和資源為主體?!挠?,即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依托文旅產業,打造顏值景點,保留小鎮傳統特色,激發村民創業活力?!迸阃稍L的云臺山鎮副鎮長姜薇薇說。
作為民宿界“天花板”,修武縣“云上的院子”一直備受關注。
“云上的院子”位于修武縣西村鄉金嶺坡村,處于云臺山紅石峽和青龍峽之間,是一處在廢棄學校上打造的民宿,獲“全國最佳特色民宿”“全國5星級民宿”“全國民宿TOP50”“中國好民宿”等多項榮譽,還入選全國首批甲級旅游民宿名單。
“云上的院子”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廢墟修復、修舊如舊的設計理念,以廢墟美學民宿為產業,強調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用藝術復活鄉村、打造鄉村。
石頭墻、石頭房,炊煙裊裊農家糧。“云上的院子”儼然成為都市人尋找鄉愁的理想去處。每逢節假日,這里基本處于客滿狀態,旅游旺季更是“一房難求”。
“云上的院子”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回饋鄉村。
對當地傳統工匠進行不定期培訓,讓他們用一技之長獲取收益,又不讓傳統技藝失去傳承,為和美鄉村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
為了讓鄉親們有更高的經濟收入,主動招收當地村民做民宿管家、保潔等工作,實現留守者再就業。
開設鄉村市集,售賣村民的鄉土特產,為鄉村振興打造更多的產業鏈。
“云上的院子”開門迎客后,已帶動周邊村民100多人就業,70%的員工來自當地,30%的員工為金嶺坡村村民,在此務工的村民基本收入保持在3000元以上。早先搬出去的村民有的又搬了回來,在“云上的院子”找活兒干,賞美景、守鄉愁。
“云上的院子”的經營者和村民們都鉚足了勁兒,不斷在山野里修整、梳理著越來越美的景致,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修武縣為實現從過境游向目的地游、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一日游向多日游轉變,將鄉村特色民宿作為旅游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民宿產業正撬動全域旅游蓬勃發展,成為強縣富民的有力支撐?!毙尬淇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張瑞生說。
[責任編輯:李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