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愛卻沒說出口的瞬間
楊夢婷:送我上大學的那天早晨,雨大,天暗,路不好走,行李又多。我背著包推著行李箱,我媽手挎著編織袋,背上背著個大袋子,一路不愿放在地上,生怕我的東西濕了、臟了。到了寢室又張羅著給我收拾床鋪,大半天都沒吃飯。我想讓她跟我吃了飯再走,但她又擔心坐不到車回不去了。我叮囑她去車站吃,買時間充裕些的車票,她滿口答應,但還是坐了最早的一趟火車回家。不知道那天她到底吃沒吃午飯啊。
白艷茹:結婚六年了,結婚前是回家,現在是回娘家,這一字之差就讓人知道不能再做被母親寵溺的小孩了。回娘家住的時日不長,母親傾盡心思給我做這做那,二三十年的舊土灶早已煙熏火燎。我知道回家前母親總是盼望又盼望,真回來了反倒待我像個客人。小時候母親滿屋子喊我給她幫忙,如今卻僅僅滿足于我能在火灶旁伸個手。小時候對母親的愛總有畫給她的畫、送的手工禮物、擁抱撒嬌來表達,現在反而找不到合適的載體了。
那些不必說也能體會到愛的“默契”時刻
王奕然:自從上了中學,我和媽媽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打電話也往往三言兩語就掛斷了。我總是刻意回避她的目光,本能地想屏蔽她的嘮叨。那天晚上她提議去吃米線。我選座位,她去點餐,我倆各點一份,像往常一樣面對面吃了起來。我和媽媽都低著頭吹著熱氣,米線的香味撲面而來,我一邊吃一邊想或許該跟媽媽聊幾句。浮想之際,一片牛肉落入我的碗中,接著又是一片,我抬起頭看她,媽媽正笑笑地看著我。我也微笑起來,夾起牛肉送入嘴中慢慢咀嚼,心中五味雜陳,感動、自責、難過……米線依然熱氣騰騰,媽媽的臉在騰騰的熱氣中顯得格外溫柔。
崔安寧:母親有個大箱子,里面妥帖地陳列著我曾經送她的禮物。比如她那件被我畫了畫的淺色大衣,這是小時候的我為她精心設計的“禮服”,看見大衣被毀的她當時心疼壞了,卻怎么也發不起脾氣。再比如那條用裁開的易拉罐擰成的項鏈,又短又劃皮膚,但她那時笑得前仰后合,不停地夸贊我。每一件禮物她都仔細收著,空閑了便拿出來翻一翻,我們一起陷入回憶,雖然我倆都不太會直抒胸臆,但總能在聊天中感受到深深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