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8 月10 日,游客在寧夏艾伊薰衣草莊園盛開的馬鞭草“花海”中游玩。王鵬 攝
我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在多年的從業生涯中,始終帶著責任感與敬畏之心,在一個個白晝與黑夜,奔波于一個又一個充滿眼淚與歡笑的新聞現場,體味著人間百態,用鏡頭、用心去記錄每一個精彩瞬間,用相機帶著大家走進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
為了追求新聞照片畫面中生動的光線,以及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我常常伴隨著日出與日落,去搜尋和記錄。照片中冷暖色調的變化,有時也寄托著采訪對象情感溫度的變化。
夕陽西下,湛藍色的夜空下,是巡線民警堅守的身影,他們用奉獻點亮他人;夜幕降臨,各大室外健身活動場所紛紛亮起燈光,如同繁星一般點亮整座城市,市民身在其中,享受運動之樂;夜晚的田野里,采摘工辛苦勞碌的身影,他們用雙手和汗水改變著自己的生活;黑夜的燈光下,各色產業工人夜以繼日地付出……

2019 年1 月31 日,銀川市閱海灣中央商務區雪景。王鵬 攝

2022 年6 月14 日,在寧夏銀川市拍攝的“超級月亮”(兩次曝光拍攝)。王鵬 攝
夜幕下的視覺感受,會帶給拍者和觀者獨特的視覺體驗,對于人物情感的渲染、故事沖突的表達有著非同一般的效果。
從傍晚、深夜到凌晨,在轉瞬間色調冷暖的變化中,鏡頭里一個個讓人感動的人物、一個個精彩奮斗的故事,是攝影記者孜孜以求的最為理想的表達形式。

2016 年8 月11 日,美國選手菲爾普斯在2016 年里約奧運會游泳男子100 米蝶泳半決賽中以51 秒58 的成績晉級決賽。王鵬 攝

2013 年2 月5 日,在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史店鄉蒼灣村自發舉辦的第十二屆農民運動會上,村民在騎毛驢賽跑。王鵬 攝

2015 年9 月21 日,模特在展示羊絨成衣產品。王鵬 攝

2016 年8 月5 日,巴西里約熱內盧曼蓋拉貧民區,一家當地人在奧運會開幕時吶喊狂歡。王鵬 攝

2016 年8 月20 日,在2016 年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決賽中,中國選手諶龍(下)在以2 比0 戰勝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后喜極而泣。王鵬 攝

2016 年8 月20 日,在2016 年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決賽中,中國選手諶龍以2 比0 戰勝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奪得冠軍。王鵬 攝

2020 年4 月25 日清晨,蒼鷺在寧夏沙湖景區蘆葦叢上空飛翔。王鵬 攝

2023 年3 月25 日,工作人員在銀川市第四光伏電站對光伏板進行除塵作業(無人機照片)。王鵬 攝

2022 年8 月24 日,銀川市賀蘭縣漁業公園內的寧夏通威現代漁業科技有限公司光伏養魚基地,一只蒼鷺站在光伏板上。王鵬 攝

2022 年6 月17 日,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公司寧東電廠3×5.98 兆瓦漂浮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無人機照片)。王鵬 攝

2018 年7 月17 日,云霧繚繞的寧夏彭陽縣金雞坪梯田公園(無人機拍攝)。王鵬 攝
現場,是攝影記者的主場,突發事件、歷史時刻、時代記憶、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是一名攝影記者需要去奔赴、感受和記錄的。
2020,一場驟然襲來的疫情,以如此刻骨銘心的方式,刻入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4萬多名白衣戰士逆行出征,奔赴一線。出征儀式上,醫護人員堅定的眼神、動容的淚水,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災難里、疫情下、使命里,記錄和呈現人性、情感,是一名攝影記者的職責與使命所在。
悲傷、激動、感動、痛楚……淚水伴隨著各種情感迸發而出,瞬間帶給人的共情感受,是一張張新聞照片能夠生動再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一扇窗戶。
有淚水就有歡笑,脫貧路上、賽場內外,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我們被太多笑容感染。對于攝影記者來說,拍攝這些美好的笑容、美妙的瞬間,體驗不同人生,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