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勇

高考作文占據語文的半壁江山,可見其重要性。然而,現實卻不容樂觀,在考場寫作中,離題、偏題、跑題者有之;內容貧乏、表達粗劣者有之。
上面是高考作文評分賦分點,考生要根據賦分點調整自己的作文思維,針對性備考。
1.多閱讀,善思考
要想寫好高考作文,不能靠臨時抱佛腳,而要靠平時的積累。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考生不僅要用好教材,學好每一篇課文,而且要將視野延伸到課外,建立起自己豐富的素材庫。因為課文本身就是一則則豐富的寫作素材,學好課文,在積累豐富的素材的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習《沁園春·長沙》,我們就要學習鑒賞詩詞的方法,提高我們鑒賞詩詞的能力。而且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豪情可以作為我們寫作中運用的素材。要想寫好高考作文,僅僅靠課內的積累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進行豐富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并對自己的課外閱讀作好規劃。當然,我們還要閱讀社會這部書,去關注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大事與要事,去判斷,去思考,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看法。從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來看,關注現實,聯系社會,成了高考作文命題的熱點。因此,關注社會現實,對于拓展考生的視野,活躍考生的思維,提升考生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多閱讀,自然就會引發思考;善思考,思想自然就會日趨深刻,反映在寫作中,考生的作文就會立意高遠而深刻。古語云:“意,文之統帥也。”一篇作文,其立意高遠而深刻,就能在高考作文中搶占先機。
2.明考綱,定規范
要想寫好高考作文,考生一定要認真研讀《考試大綱》,看高考作文如何考,平時備考具有針對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就要求考生:一要關注社會與現實,高考作文命題往往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命題的角度往往來自社會與現實。二要明確文體,不能寫成“四不像”,不僅要掌握記敘類文體、議論類文體的寫作,而且要掌握應用類文體的寫作。從近幾年高考作文來看,應用類文體正在異軍突起,書信、發言稿、倡議書、演講稿等已進入高考作文的寫作視野。這就要求考生平時要加強訓練這些應用類文體的寫作,以備不時之需。三要注意“一確、三自、四不”,即“確定立意,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作文就是戴著鐐銬跳舞,必須在考試要求之內進行寫作,不能天馬行空,任意馳騁。因此,考生在高考作文的寫作中,一定要明考綱,定文體,規范寫作。
3.多方式,妙修辭
高考作文就是將考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看誰的表達更準確、更深刻、更豐富、更精彩。然而,為什么同樣的思想,形成文字之后,會有高低優劣之分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優劣。考生要通過不斷的寫作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具體來說,在平時的作文中,要注意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要注意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夸張、反復、設問、反問等。當然,表達方式與修辭手法的運用,一定要結合作文內容進行恰到好處的表達,任何好的形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這就是為什么近幾年高考作文當中亂用修辭的現象遭到批判的原因。一些考生在作文開頭,一下筆就是一串排比句,全然不考慮內容的需要。而綜觀高考作文中的滿分作文,其在語言表達上達到了一定的水準,表達方式與修辭手法的運用甚至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彰顯了考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考生如果在平時的備考當中,能夠多閱讀,善思考,做一個思想深刻的人;明考綱,定文體,做一個寫作規范的人;多方式,妙修辭,做一個擅長表達的人,那么,在考場上定會寫出讓閱卷者擊節叫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