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春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對于該種疾病尚沒有治療方法可以使患者痊愈[1,2]。一旦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多會引起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如不能及時接受救治,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在因支氣管哮喘導致死亡的患者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急性發(fā)作而致死。因此,對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應采取積極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才能為患者贏得更多的搶救時間,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3]。對此,本文主要探析120 院前急救應用小劑量腎上腺素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連市急救中心2018 年3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經(jīng)院前急救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根據(jù)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2∶18;年齡最大76 歲,最小38 歲,平均年齡(48.6±9.2)歲。觀察組男女比例24∶16;年齡最大77 歲,最小39 歲,平均年齡(49.2±9.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急救醫(yī)生到達現(xiàn)場后,首先要對患者的脈搏、血氧飽和度和血壓等進行檢測,并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心電圖監(jiān)護以及面罩吸氧處理等。在患者轉運期間,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727,規(guī)格:40 mg(按C22H30O5計)]結 合注射用氨茶堿(海南全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480)進行治療。其中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的靜脈注射40~80 mg,再將0.5 g 氨茶堿加入500 ml 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且時間不可短于10 min。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配合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素(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685)進行治療,皮下注射0.3 mg,并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呼吸情況等進行密切監(jiān)測,癥狀未改善者,每間隔10 min 注射1 次,但累積注射總劑量要控制在1 mg 以內(nèi)。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通過院前急救評分法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0、30 min 后的情況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低,則說明急救效果越好;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包括PaO2、PaCO2和呼吸頻率;③觀察并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主要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氧飽和度基本達到正常水平即為顯效;患者各種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即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時段的院前急救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院前急救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0、30 min 后,兩組患者的院前急救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段的院前急救評分對比()

表1 兩組不同時段的院前急救評分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期對比,b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呼吸頻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O2高于本組治療前,PaCO2、呼吸頻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呼吸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氣喘等。該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且容易反復發(fā)作,病情常會在突然之間發(fā)作[4,5]。患者一旦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后,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焦慮、呼吸衰竭等癥狀,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救治,病情快速惡化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院前急救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通常在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院前急救時,常會采用氨茶堿、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雖然可以讓患者癥狀有所緩解,但無法對病情惡化進行有效控制[6-8]。腎上腺素屬于腎上腺髓質當中的一種激素,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皮下注射后,所產(chǎn)生的β 受體興奮效應可以讓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下來,而腎上腺素當中的阿爾法可以讓受體產(chǎn)生興奮效能,讓患者的支氣管小動脈發(fā)生收縮,從而起到消除呼吸道黏膜血腫的作用,當支氣管哮喘患者一旦急性發(fā)作后,通過腎上腺素進行治療,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患者氣道阻塞情況,并對哮喘發(fā)展以及病情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8-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給予腎上腺素進行治療,10 min 即可發(fā)揮作用,讓患者哮喘癥狀得到改善,用藥20~30 min 內(nèi),藥效可達到峰值,并且對支氣管氣道的擴張作用可維持在3 h 以上。治療10、30 min 后,兩組患者的院前急救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院前急救評分分別為(6.28±1.12)、(3.16±0.59)分,低于對照組的(8.92±2.03)、(6.52±1.3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O2高于本組治療前,PaCO2、呼吸頻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PaO2(78.36±10.32)mm Hg 高于對照組的(65.36±13.31)mm Hg,PaCO2(43.16±3.56)mm Hg、呼吸頻率(16.28±3.25)次/min 低于對照組的(53.26±4.39)mm Hg、(22.36±4.13)次/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院前急救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采用小劑量腎上腺素治療,可以讓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快速松弛下來,緩解痙攣,從而有效提升急救質量和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實施院前急救時,采用小劑量腎上腺素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