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偉,張麗霞,董婷婷
(勝利石油管理局濱海醫院 山東東營 257200)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影響因素,兩者互為病因,相互作用,如控制不當可形成惡性循環[1]。由于該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存在不良飲食習慣、自我效能管理低下、缺乏運動鍛煉等狀況,導致血壓、血糖控制不穩定,甚至可能引起腎臟病變,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有研究顯示,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習慣、疾病知信行水平以及服藥依從性等都與其預后好壞有直接關系[3]。科學的飲食、藥物、運動等健康教育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和發展尤為重要。同時,隨著醫療護理理念的不斷提升和發展,健康教育已成為保障護理效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采取何種健康教育方式是現階段醫療護理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有研究表明,回授法在健康教育護理過程中可限制提升患者的治療護理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等[4]。KAP模式是一種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K為knowledge知識,指的是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A為attitude態度,指的是對接受到的疾病知識持有的一種態度;P為practice,指的是對接受到的知識表現出的行動和實踐[5]。通過對患者的疾病知識、信念、行為等方面進行干預,反復強調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發病原因、降壓降糖藥物的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定時測量血壓血糖的重要性等,以期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取得良好預后[6]。此外,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種具有預見性和計劃性的護理手段,結合患者疾病特征來制訂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使患者能夠得到連續的、全程的指導和干預[7]。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8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11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2018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8]和《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9]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確診;②可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者;③患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要臟器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其他嚴重感染性疾病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51~79(57.32±2.41)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0例,初中21例,高中20例,大專及以上4例。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50~78(56.84±3.15)歲;受教育程度:小學9例,初中22例,高中19例,大專及以上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為患者營造安靜的病房環境,保障患者睡眠,盡量減少打擾;抬高床頭,臥床休息,改變體位時動作要緩慢,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等刺激因素;教會患者使用音樂、呼吸等放松療法;定時測量血壓、血糖并做好記錄;飲食上限制鈉鹽、糖類的攝入,保證攝入充足的鉀鈣,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減少脂肪的攝入,控制體重;用藥指導,遵醫囑服用降壓、降糖藥物等。觀察組采用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KAP模式健康教育小組 選取1名護士長、4名責任護士、1名營養師、1名心理理療師組成KAP模式健康教育小組。定期進行健康教育學習、KAP模式培訓,學習疾病發生誘因、用藥治療方法等。小組開會討論制訂KAP模式健康教育方案,確定各小組成員具體負責的工作。
1.2.2 建立疾病檔案 為患者建立疾病檔案,該檔案除個人基本資料外,還包括患者健康記錄卡和反饋信息卡。根據患者掌握情況、生活質量、知信行水平等,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2.3 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護理時間點將全程健康教育分為入院時、住院期間、出院后3個階段,每個階段通過回授法從知識、態度、行為3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①癥狀改善情況: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癥狀改善情況,包括血壓控制和血糖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②疾病知信行水平:采用疾病知信行調查表[10]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疾病知信行水平,包括3個維度、34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滿分170分。該問卷Cronbach′s α為0.812。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11]評定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該量表有4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為100分。該問卷Cronbach′s α為0.847。

2.1 兩組干預前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疾病知信行水平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疾病知信行水平比較 (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GQOL-74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GQOL-74評分比較(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現代生活節奏過快,老年慢性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2]。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為同源性疾病,無論從病因、危害還是相互影響都存在共通性,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高血脂、遺傳等因素有關[13]。該病病情表現復雜,增加血壓控制的難度,可引起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等,危及生命健康[14]。由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屬于慢性病,需要患者從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長期配合治療[15]。有研究表明,嚴格控制患者血糖、血壓可有效緩解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控制好相關危險因素、糾正日常不良習慣、提高知信行水平等能力等對患者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都十分重要[16]。但傳統健康教育存在方法單一、被動教育、缺乏系統性等不足,取得的療效不能達到預期[17]。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在患者病程的每個階段都對患者知識、態度、行為三方面進行干預,達到患者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正確掌握疾病知識的目的,是一種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新模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血糖、血壓指標優于對照組(P<0.01)。究其原因:通過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疾病知識、注意事項等具有全面、正確的掌握和理解,提高遵醫依從性,按時定量服藥,科學合理膳食,戒煙酒、改掉不良飲食習慣等,從而控制血糖、血壓水平。觀察組疾病知信行水平高于對照組(P<0.01),GQOL-74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究其原因:通過對健康教育內容的不斷鞏固、護患之間的互動,患者可用自己的語言回答,以正確掌握知識,從而提升疾病知信行水平,提高生活質量,與杜文潔等[18]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干預可改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癥狀,穩定血壓、血糖水平,提升疾病知信行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癥狀,穩定血壓、血糖水平,提升疾病知信行水平,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