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水文勘測局,新疆 吐魯番 838000)
傳統的水文測量普遍采用水準儀、全準儀等,既費人力又費時。隨著水文巡測工作的開展,加之部分河道測驗斷面沖淤變化較大,每場洪水之后均需重新測量大斷面,加大了水文測量工作量?,F以小草湖水文站為例,對GPS-RTK 實時動態測量技術(以下簡稱GPS-RTK 測量技術)在水文測量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白楊河發源于東天山支脈博格達峰南麓,由黑溝、阿克蘇河、高崖子河等山洪溝匯集而成,由北向南穿越天山峽谷進入托克遜縣境內,隨后流向轉為由西向東,最終注入托克遜縣城東南約50 km 的艾丁湖[1]。其主要供給烏魯木齊市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和托克遜縣的托克遜鎮、克爾堿鎮、夏鄉和郭勒布依鄉的生產生活用水,余水最終匯入艾丁湖[2]。
小草湖站位于吐魯番市托克遜縣“三十里風區”的風口,是白楊河出山口水文站。該站從2009 年1 月開始觀測至今,觀測項目有水位、流量、降水,主要為中小河流治理、下游托克遜縣防洪提供實時雨水情服務。該站安裝的儀器設備有1 套EKA-Ⅵ型電動纜道(使用柴油發電機供電)、非接觸微波測速儀及雷達水位計(含自記雨量計)。
RTK(Real Time Kinematic)采用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定位技術進行測量,是一種新的GPS 測量方法,能夠在野外實時獲得厘米級的定位精度,應用前景廣泛。
RTK 測量系統是測量技術與數據傳輸技術構成的組合系統,是一種基于高精度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差分定位技術,基準站需將自己所獲得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及站坐標,通過數據通信鏈實時播發給在其周圍工作的動態用戶,能夠實時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3]。GPS-RTK 全球定位實時動態測量系統由GPS 導航衛星、基準站、移動站、無線通信電臺以及動態差分測量軟件組成[4]。
其工作原理為:基準站接收機設在固定的參考點位上,連續接收所有可視GNSS 衛星信號,并將測站坐標、觀測值、衛星跟蹤狀態及接收機工作狀態通過數據鏈發送出去[5],流動站接收機在跟蹤GNSS 衛星信號的同時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推求載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通過相對定位模型獲取所在點相對基準站的坐標和精度指標,在系統內進行實時處理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
流動站可處于靜止狀態、運動狀態,也可在動態條件下直接開機,并在動態環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整周末知數解確定后,即可進行每個歷元的實時處理,只要能保持5 顆以上衛星相位觀測值的跟蹤和必要的幾何圖形,流動站就可隨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
傳統的差分數據傳輸模式主要通過電臺傳到移動站,優點是信號穩定,速度快;缺點是距離受地形限制,作用距離較近(一般小于15 km)。
新的差分數據傳輸模式通過手機網絡傳到移動站,優點是距離不受地形限制,作用距離遠,解算距離可達30 km;缺點是信號受手機網絡信號質量影響。
水文站斷面測量與地形測量是水文測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測驗精度。當前,各水文站普遍采用水準儀進行斷面測量,一般需要3 個人以上。若將GPS-RTK 測量技術引入水文測量中,僅需一人攜帶移動站移動,不僅能滿足小區域測量精度要求,還能實現斷面測量的高精度、高效率。
小草湖站測驗斷面處在兩山夾持中。根據水文測驗規范要求,測驗斷面上游及下游地形變化均要測量,從而掌握地形變化對洪水測驗的影響。傳統地形測量方式采用自動全站儀測量,一人操作全站儀,另一人或兩人各持一臺移動鏡進行點位數據采樣,其操作方法較復雜,費時費力。通過GPS-RTK技術測量僅需要1 個人即可完成,在架設基站和移動站后,由BM 假定高程為引據點,對測驗斷面周邊進行地形測量。
小草湖站水尺零點高程測量,按水文勘測規范要求,傳統測量方法均采用水準儀加一套雙面水準尺測量,一般需要3 個人以上才能操作。通過GPSRTK 測量技術直接引測BM 點高程至河道斷面水尺零點高程數據,采用平滑方式提高精度,從而測量出BM 點高程與各系列水尺的高差。2016 年小草湖站共設立水尺11只,因洪水沖毀,陸續新建水尺,以掌握水位變化。全年共施測水尺零點高程8次。根據水文測量規范要求,以水文四等水準方法測量,其精度達到0.031 m即可。測量結果,詳見表1。

表1 小草湖站水尺零點高程測量成果
由表1 可知,全年水尺零點高程測量均采用GPS-RTK測量技術。P13次測量中,最大高差為1.8 cm;P33 次測量中,最大高差為1.7 cm;P52 次測量中,最大高差為0.9 cm;P62次測量中,最大高差為0.8 cm;其他水尺因洪水沖毀,沒有進行2次比測。校1和校2 主要是對BM 假定高程進行校驗。從P1、P3、P5、P6數據看,四者均未超出四等檢測校差0.031 m。
小草湖站大斷面測量一般采用的儀器是卷尺、水準儀、經緯儀以及全站儀等,測量時至少2名以上工作人員來操作,工作量較大,誤差也大。而采用GPS-RTK 測量技術只需1 個人帶上移動站,以水文五等水準方法測量,精度達到5 cm 即滿足規范要求。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3.3.1 建立項目
(1)打開Hi-Survey 軟件。
(2)新建項目,點擊“項目”→“項目信息”,點擊界面上的藍色懸浮“新建”按鈕(新建按鈕可拖動),進入創建項目界面,輸入項目名(必填)、創建人、備注等信息,選擇所需的坐標系統和圖例編碼,確認無誤后點擊“確定”完成新建項目。
(3)項目設置,選擇坐標系統,設置橢球和投影參數。
3.3.2 設置基準站
(1)連接設備。點擊“設備連接”或直接點擊右上角“請連接設備”進入設備連接界面,選擇基準站進行藍牙配對連接。
(2)設置基準站參數。先設置基準站“接收機”位置,再設置“電文格式”“截止高度角”“數據鏈”,并通過“高級選項”設置“定位數據頻率”“臨時靜態”等。
(3)設置基準站位置。若基準站架設在已知點上且知道轉換參數,則選擇“已知點設站”,直接選擇該點WGS-84的BLH坐標,也可事先打開轉換參數,輸入該點NEZ 坐標,這樣基準站就以該點的WGS-84 BLH坐標為參考,發射差分數據。
若基準站架設在未知點上,則選擇“平滑設站”,設置平滑次數;完成數據鏈、電文格式等設置后,點擊懸浮按鈕“設置”接收機將會按照設置的平滑次數進行平滑,最后取平滑后的均值為基準站坐標。另外,平滑設站若勾選“保存坐標”,則還需輸入該坐標的目標高、選擇量高類型,輸入點名。
(4)點擊“數據鏈”,選擇數據鏈類型,輸入相關參數。
(5)點擊“高級選項”,設置定位數據頻率。之后,點擊懸浮按鈕“設置”,軟件提示設置成功。
(6)查看主機差分燈是否有規律閃爍紅色;使用外掛電臺時,電臺收發燈每秒閃爍1 次。若燈閃爍正常,則提示“基準站設置成功,是否切換至移動站設置”。
3.3.3 設置移動站
設置移動臺用藍牙方式連接,確認移動臺數據鏈以及其他各項參數和基準站一致。移動站的設置與基準站連接的步驟相同,移動站的數據鏈參數必須要和基準站的相同才能接收差分數據。參數設置與基準站一致后點擊懸浮按鈕“設置”,主機語音播報“UHF 移動臺”。稍等片刻,頂部信息欄中顯示“固定解”,便可以開始測量作業。
3.3.4 參數計算
首先建立控制點庫,具體步驟如下:點擊主界面“點數據”→“控制點”→“添加控制點”,手動輸入或通過點擊右上角的“實時采集”“點選”“圖選”來選擇點名和相應的坐標,再點擊右下角“確定”便可建立控制點庫。點擊“參數計算”,計算類型選用“四參數+高程擬合”,高程擬合選用“固定差改正”(3 個點以上,高程擬合可以選用“平面擬合”方法);隨后再選擇1 個采集點為源點,在目標點處輸入相應控制點坐標;最后點擊“保存”。
3.3.5 碎步測量
進入碎步測量界面,當顯示固定后才可以采集坐標。點擊“浮動采集”,輸入“點名”“目標高”和“目標高類型”,再點擊“確定”即可記錄該點。因水尺零點高程精度要求,每根水尺零點高程測量均平滑10次,自動解算高程數據。
3.3.6 數據成果導出
在“數據交換”界面先選擇坐標點,再選擇對應的格式導出或“自定義”導出,輸入文件名,選擇文件保存路徑,點擊“確定”即可導出數據。通過GPS-RTK測量技術完成測量后,數據導出成果詳見表2。

表2 小草湖站RTK數據導出(部分)
3.3.7 大斷面測量成圖分析
2016 年小草湖站汛前汛后共施測斷面8 次,其中汛前測量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小草湖站汛前大斷面測量結果
由圖1 可知,測量大斷面能較好地掌握河底斷面變化。通過導出數據后,在計算機進行加工處理,在Excel軟件中通過函數公式計算出間距,再由間距確定起點距;斷面高程數據則直接測算點對點高差,然后換算成BM假定高程后得出河道斷面數據。
利用GPS-RTK 測量技術測量小草湖站大斷面時,只需1 個人操作,從架基站開始到測量結束,大約30 min內即可完成;再加上導出數據處理加工,套用Excel函數公式算出起點距和高程等結果,前后時間總計不超過1 h。相比水準儀測量方法,該技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水尺零點高程測量需要進行平滑10次操作,自動算出高程,精度相比單點操作高,而且技術上也需要進行類似往返測量2 次,取平均值數據更可靠。而大斷面測量在BM 假定高程引測時,先進行線放樣確定左右兩岸兩點后,形成一條線,再進行沿線碎步測量,這樣不會偏離斷面線,再進行1 次BM 假定高程測量(需要在對岸設置1 個閉合點),以便查驗測量精度差。本年度測量未設置閉合點,無法看出精度差,僅僅通過斷面測量計算過水面積。
通過GPS-RTK 測量技術在小草湖站實際應用的分析可知,GPS-RTK 測量技術具有便捷、節省人力等特點,在水文測量中有廣泛應用空間。但是,受到該技術本身缺陷的影響以及水文測驗規范要求,GPS-RTK 測量技術尚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手段,還需進一步研究GPS-RTK 測量技術在水文測驗中的應用,為其更好地保證水文測量精度和質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