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洄游:余德耀基金會收藏展”,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展覽現場

《中國藍調》,蘇伯德·古普塔,2010 年
本次展覽是余德耀美術館新館開幕首展,以“家”為主題呈現超過40件作品,通過繪畫、雕塑、裝置、攝影及影像等多種創作媒介,展開一段穿梭于時空長河的洄游之旅。
展覽中,藝術家們從平凡普通的物質、日常生活經驗、個體記憶或夢境、持續或重復性的個人實踐、以及對歷史和社會議題的思考切入,呈現與“家”的意象有關的創作。引導觀眾從自身主體性出發,對“家”和“本根”展開思考,探尋個體存在、物我關系以及時空流轉等命題。

虎鎣,西周晚期
本次展覽呈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39件(套)文物,以西周晚期青銅器虎鎣(yíng)為核心,為參觀者解讀文物背后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信息,回顧虎鎣流失海外百余年后回歸祖國的坎坷歷程。
鎣是西周晚期用于祭祀、宴饗等典儀中“沃盥禮”的實用水器。此次展出的這件鎣通高25.3厘米,重4.22千克,肩的一側有臥虎造型的管狀流,另一側有龍首鋬,蓋頂踞一猛虎,因此得名虎鎣。器身不同部位裝飾有夔紋、云紋、瓦紋、饕餮紋等多種紋飾,反映了西周晚期工匠高超的青銅器制作技藝。

虢金氏孫盤,春秋早期

《苦艾酒》(局部),埃德加·德加,1875年~1876年《陽臺》(局部),愛德華·馬奈,1868年~1869年
奧賽博物館舉辦愛德華·馬奈與埃德加·德加作品聯展,展出約150幅畫作。相差僅兩歲的馬奈與德加是眾所周知的友人和對手。二人均為19世紀法國重要畫家,曾短暫交好,后因性格、藝術觀點的迥異而分道揚鑣。
展覽以時間為序,對比馬奈與德加在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一方面展示二人藝術創作的異同之處、對彼此的影響與背離,另一方面也呈現親情、友情、愛情、社會關系如何改變了兩人的創作方向和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