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對公司來說,“中才”更利于形成強有力的團隊。考試成績優異、很聰明、一直表現得很好的人,如果沒有帶團隊或者容人的歷練和理念,就算本身很優秀,也可能帶不好團隊;當然,個人能力有限、資質不高、悟性不高、勤奮度還不夠的人,也很難為人所容,也容易拖別人的后腿。所以,擁有好學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的中才,對團隊或許更有幫助。
有計劃地“畫餅”,好于沒計劃的操作。有計劃、有目標、有預期、有靶子地“畫餅”,有助于爭取資源、凝聚資源,溝通與分辨所需之人,把要做的事情轉變成步驟和路線,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實現計劃的可能性。所以,作為管理者而言,對于計劃的能力與意愿培養特別重要。計劃才能覆蓋周期,計劃才能體現方向,計劃才能提示資源布局。
重用有“率先垂范”精神的人。盡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好事,與此同時,若能考慮提煉經驗、提升大家的能力、提高服務質量,而且在學習新知、探索前沿、承擔責任、分享利益上愿意自己做、多做、為大家做的人應該給予重點關注和有限使用。有小我是一種正常,有超越小我的大一點的我才能帶來團隊成長。
會做人與會做事一樣重要。一個好的團隊要能容納更多能做事的人,盡管這樣的人可能脾氣不好、不合群、太重視自我感受,但只要會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就應該被容納,也可以將他培養成核心骨干。但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有很會做人的管理者,能有超越一般的計較和敏感,能有超越個人舒適度的視野和格局,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匹配。
當面說得難聽,好于背后小報告的人。現在,年青一代員工都比較簡單直接,很多人不懂人情世故,所以與員工的溝通就可以更直接,有事情可以直接當面講,說得不好聽或者沒太注意禮貌也不用太在意,而背后的小報告或者套近乎可以更少一點,尤其是高層領導就盡量少越權發表意見或者直接處理,鼓勵直接管理者與管理對象直接溝通。
決策前商量好于決策后商量。重要事項,管理團隊在決策前溝通下,哪怕知道大家可能不會有意見也要商量一下,大家的表態要有理由、有優化建議,形成習慣就可以達到兼聽則明、大家周知主要問題的效果,否則就會變成一言堂,或是越來越乾綱獨斷。
規范無小事,小事皆規范。公司管理維度包括產品、市場、財務、人事、公司社會責任,方方面面都應有其規范和標準,而且也有周期性優化調整。規范明白,可以減少誤解和沖突,有了問題也便于有章可循。規范之上有授權空間,在規范范圍內,就是有與領導不同的做法甚至有些誤差都是應該被允許的。工作中的偏差甚至錯誤,可以被原諒,但不能故意忽略或者隱瞞。效果或者結果證明更好的做法,可以提議經過一定的程序來調整與優化原先的規范。
經驗是優勢,也是劣勢。老同事更有經驗,但是是過去的經驗。新同事少了老經驗,但是可能帶來新想法。因此組織的管理,要有最低限度的經驗和做法,但可以在不斷溝通中納入新的想法和做法,這是一個吐故納新的過程,是一個新一代與資深一代不斷互動進化的過程。組織管理要不斷吸納新理念,應用新技術,形成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