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鐸
摘要: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應用,豐富了新知識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對數學擁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取長補短。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應加強理念的滲透,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引導。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加強學習資源的共享,改變學生的局限性思維,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關鍵詞:數學教育;小組模式;合作方法;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所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可以相互輔助,溝通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路徑,可以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小組合作模式借助小組開展師生溝通交流,教師從各個小組中得到了多元化的反饋,可以加強教學的因勢利導,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1 ? 滲透合作理念,豐富學生學習思路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逐步滲透合作理念,引導學生從固有的學習思路中跳出來,看到小組合作帶來的積極作用。合作理念有利于學生之間進行互補,很多學生雖然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但是固定的學習模式下難免出現思維的局限性,難以快速地成長、進步,各類知識點的掌握、應用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小組合作理念的滲透要根據數學教學的具體內容循序漸進地滲透,逐步轉變學生的合作思維,讓學生意識到小組合作給自己帶來的積極作用,從而引導學生主動開展合作,組建多元化的合作小組。
比如,在《大數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滲透合作理念時先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進行探討,看一看學生在《大數的認識》的學習過程中從哪些角度思考。有的學生與自己的同桌進行討論分析,他們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物,如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森林、海洋的魚類等方面思考,這些生活事物因為數目過于巨大,無法用普通的數字來衡量。因此,在“大數的認識”的學習和應用方面,要對這類事物進行深入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有的學生與后面的學生進行討論分析,他們從書本上的資源學習思考,并相互借鑒筆記,對基礎理論知識有了全新的看法。滲透合作理念以后,學生發現每個人對“大數的認識”的學習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相互借鑒、相互輔助以后,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在知識的長期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2 ? 加強合作導入,完善課堂教學內容
小組合作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合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要在合作導入方面以多元化的方法落實,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合作導入的目的是改變學生的合作思維。合作是雙方或者多方共同協調學習,而不是所有人圍繞一個人進行輔助。合作學習的時候,大家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糾正錯誤的學習方法,堅持在各類知識的學習、應用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能力,堅持在合作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以此加深學習印象。
比如,《公頃和平方千米》一課的教學,教師在合作導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嘗試按照不同的單位去判斷一個地方的面積。教師引導學生與自己的同桌組成2人合作小組,隨機對小組提問,每個小組必答2題,允許同桌幫助回答1次。通過隨機提問,學生發現自己在與同桌合作的模式下,可以更好地回答問題,還可以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基礎知識有效掌握,而且不同人給出的答案和解題思路不同,是因為生活中的相關經歷也不同。在合作中,學生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學習有了全新的認知。小組合作的導入模式下,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不僅可以借鑒組內成員的筆記,還可以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加強課內知識、課外知識的有效銜接,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延伸,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固定的學習思維,學生逐漸增強了合作創新意識。
3 ? 組織小組合作,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現階段的數學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小組合作的應用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要按照科學的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引導他們利用不同的合作方法去學習數學知識,并且懂得進行相互借鑒,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組織小組合作的時候,組員不能太多,建議按照4人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組建小組以后,組內的學習方法沒有嚴格的規定,而是按照學生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給學生更多的選擇。
比如,在開展《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的教學時,學生組建4人小組以后,開始進行探討學習。某小組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判斷難度為中等,先是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大家要掌握好計算的規則,提高計算的準確度。接下來,該小組的合作方法通過4個人的差異性任務來合作,1人負責“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原理分析,1人負責課后習題解答,1人負責檢查正確與否,1人負責課堂學習筆記。通過4人合作的方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點學習不僅透徹,還可以讓學生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態度,整體上學習效率較高。
4 ? 開展小組競賽,提升學生競爭力
目前,數學教學的手段、方法正不斷地完善,小組合作的時候不能總是按照單一的方法實施,而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讓他們在長期學習中得到較好的體驗。小組競賽是比較不錯的方法,借助小組競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競賽模式下,學生的勝負欲較強,而且教師可以根據小組競賽的方式增加獎勵措施,由此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吸引力,鼓勵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新。
比如,“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教師針對學生小組進行知識問答的競賽,其中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原理問題,也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計算問題,學生小組在各個問題的回答和探索過程中想要得到準確的結果,必須加強組內合作。小組成員為了教師的獎勵,也為了小組的榮譽,每個人都會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各類問題積極解答,提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并且在復雜問題的探究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假設,不知不覺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小組競賽的模式下,很多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思考有了更多的感悟,并且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知識應用能力上有所提升。
5 ? 優化小組分類,融入分層教學
小組合作的有效應用,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較好的學習體驗。小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分類,根據分層教學的理念,設計不同層級的小組,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加強小組教學的創新。小組分類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的傳統思維,讓學生對自身的優勢、劣勢進行判斷,從而改善學生的綜合學習感受,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進步,減輕學習壓力。
比如,在開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課教學時,教師一方面可將學生劃分成4人學習小組,另一方面對不同的小組等級進行評定。A級小組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合作學習方面,以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該級別小組多數成員為學優生。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小組內部合作能力較強,所以學習效率較高。B級小組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合作學習方面,以自主學習配合教師指導模式完成學習任務,該級別的學生雖然擁有一定的基礎,但是拓展能力不足,忽視了課外資源的積極作用,需要教師給予良好的輔助,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在長期學習中不斷進步。C級小組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合作學習方面,以教師指導為主導,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
6 ? 明確小組目標,開展科學引導
小組合作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較變學生的學習思路,還可以讓學生在長期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目標。以往的小組合作忽視了目標導向作用,整體上并沒有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因此,學生在小組合作時并沒有積極地配合。教師對不同小組的目標科學設立后,一方面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另一方面對學生做出多元化的引導,讓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不斷彌補自身的短板,提高小組合作能力。
7 ? 創新組間合作,加強資源共享
在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小組之間的合作很容易忽視的問題是,組內合作固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但是組外合作依然不能放松。組外合作不僅可以拓展學習內容,還可以讓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所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組外合作時,學生可以對學習資源積極共享,讓其在長期的學習中充實自己的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的聯系。
8 ? 靈活調整組員,實施因勢利導
小組合作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但是小組成員不能總是固定在原有的人數和成員方面,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狀態、能力變化,靈活地調整,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在長期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針對組員的調整,不僅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和看法,同時要考慮到組員調整后對小組產生的影響。組員的調整不能盲目,組員調整以后要能夠推動小組的發展進步。
9 ? 改進小組評價,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現如今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類知識的教學和考核不斷完善。為了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效,小組評價時既要從組員的評價出發,也要考慮整體評價,引導各個小組在階段性的學習、思考中融入新的觀點。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手段、方法不斷完善,針對不同的數學知識應用有了新的想法,課堂學習效率較高,解決了傳統學習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應進一步創新合作方法,教師可嘗試隨機進入某個小組,與學生共同學習,借此增進師生的溝通交流,從學生中得到較多的反饋,明確知識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的不足予以合理的彌補。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還要加強各類數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霍旭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亞太教育,2022(11):139-141.
[2]林靈.探索小學數學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華夏教師,2022(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