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花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并提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關鍵。隨著新課標的實施,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需要結合的學生興趣及生活經驗,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規范學生的英語閱讀行為,從而為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助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閱讀理解能力;提升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目的是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盡可能利用個人語言處理問題,理解文章內涵,構建英語知識體系,提升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能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和翻譯技巧,促進語言技能的多元化發展。現有研究表明,閱讀作為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詞匯量、探索語言文化、獲取材料信息、提升英語思維能力的必要方法,只有關注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才能規范閱讀行為,進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快創新步伐,轉變教學觀念,創新英語閱讀課堂。
1 ? 閱讀理解能力的概念
閱讀理解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是指個體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對于信息處理來說,包括閱讀文本中的概念、句子含義。通過提取信息并篩選形成圖表、視頻及文字,提煉關鍵信息和重要細節。同時,也要求閱讀主體準確掌握文章結構,明確文章思路;學會總結內容要點,分析中心意思;探究作者的主題思想和觀點態度;結合上下文分析閱讀材料中蘊藏的信息知識。
2 ? 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因此要想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意識到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價值。
一方面,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能和目標,讓學生朗讀英語文本、英文詩詞,指導學生閱讀英語報刊、經典原著和商品說明書,拓展技術性閱讀資料,并理解中心思想、作者意圖、態度、情感和行為。結合閱讀文本情境、上下文邏輯、構詞法和句子結構分析生詞內涵和詞組意思,理解句子核心思想,理順閱讀文本中事物和人物的關系,預測故事情節發展,預判結局。同時要求學生結合參考資料、網絡資源和工具書推理信息,提取并重組信息內容,根據閱讀得到的信息助力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了解不同閱讀策略的文本適用對象,以提升閱讀能力。
另一方面,語言學研究中闡述了閱讀的基本功能:閱讀是指閱讀者通過文本獲取信息并學習語言技能、吸收和內化知識的過程,通過閱讀能夠賦予個體快樂的情感體驗。閱讀還能“提高思想境界,增加見識,開闊視野,撫慰心靈”。
英語作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學科,閱讀也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將閱讀教學提到英語教學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對學生的成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3 ? 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對策
3.1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其學習過程中應養成的習慣。分析學生的閱讀情況,通過閱讀訓練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閱讀素材;通過課堂引導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利用有效的閱讀措施能夠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對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中應測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關注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興趣,努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英語閱讀活動更有趣味,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挑選閱讀素材,豐富閱讀內容,拓展閱讀方法,創設生機勃勃的英語課堂。
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閱讀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創意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將網絡中的假期活動制作成視頻,或通過截圖方法保存下來,然后展示在課堂上。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的假期活動,開闊學生的知識文化視野和認知格局。通過欣賞和觀看視頻,還能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吸引學生關注,讓學生保持注意力。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創新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探索問題的答案。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英語教學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探究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目前,多媒體技術已被應用于閱讀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網站廣泛搜集和學生興趣相關的素材,并在閱讀課堂中播放,吸引學生關注,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閱讀學習中。多媒體技術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完成視頻播放后,學生也會更愿意閱讀英文文本,避免對閱讀內容不感興趣。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視頻觀看中獲取知識,拓寬文化視野,開發學習潛力,對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有益。
3.2重視英語基礎知識教學
英語基礎知識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英語基礎,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要意識到傳授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關注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情況。一方面,教師要以單詞教學為基礎,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質量,單詞是英語閱讀的必要元素。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分析學生的詞匯能力和掌握效果。教師要創新單詞教學,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單詞。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單詞的詞性引導學生記憶,“quiet”作為形容詞,是“安靜的”意思,但該單詞也可以當作動詞使用,意為“使安靜”;“bear”也是一詞多義,不僅代表名詞“熊”,還代表動詞“忍受”。對于這些單詞的記憶,教師多給學生解析,擴充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記憶大量單詞,對培養其英語閱讀能力有益。教師也可以根據單詞的數量、類型設計口訣,讓學生在單詞學習中背誦口訣。
另一方面,教師要拓展課外閱讀活動,如在課外閱讀中豐富學生的知識系統,指導學生閱讀后優化知識體系,并為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任務,要求學生摘抄名言名句,規范學生的閱讀行為。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個人理解摘抄優秀文章片段,定期交給教師檢查,讓學生理解不同英語句子的內涵。為了調動學生摘抄優秀句子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定期公示優秀的摘抄本,鼓勵學生摘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3.3設計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學生對于文章主題思想的理解程度也有所區別。甚至學生的理解方向完全相反,在閱讀教學中體現的學習障礙也各不相同。所以,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英語文章,教師要設計針對性問題,并結合學生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精細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閱讀問題。例如,部分學生閱讀英語文本期間,存在閱讀速度緩慢、無法準確理解詞義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制定差異化教學。對于閱讀速度緩慢的學生,可以利用快速閱讀訓練方法提升閱讀能力,以單元教學為出發點,根據學生能力素養匹配文章,讓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提高閱讀效率。規定五分鐘完成閱讀任務,然后通過提問測評閱讀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出發,設計生活化場景對話,在趣味生活情境下引領學生閱讀。閱讀文本作品期間,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主題思想,深入了解并探究其中的細節內容,才能提高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對于部分學生理解文章詞義不夠準確的現象,教師要繼續強化單詞記憶和語法教學,通過單詞語法訓練擴充學生詞匯量,幫助學生鞏固和提升。
3.4引導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巧
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英語文本內容,教師也要指導學生訓練閱讀技巧,掌握閱讀中常見的問題,并促進學生有效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步掌握文本主題思想。教師要主動向學生傳授閱讀技巧,讓學生根據個人情況、文章類型確定閱讀方法。
例如,對于大篇幅閱讀文本,由于其中存在陌生單詞,會對學生理解文本產生阻礙,教師要傳授閱讀技巧,對于閱讀中經常發生的問題制定處理方案,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對于英語文本中多次出現的不熟悉單詞,學生應掌握猜測詞匯意思的方法,根據上下文的關系猜測,進而推斷句子意思,理解陌生單詞的含義。
3.5重視語篇分析
當前,課文是初中生閱讀的關鍵材料。從初中英語課文內容來看,大多為段落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語篇分析促進學生閱讀。教師在語篇分析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分析段落,讓學生利用專業方法和技術分析語篇。
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文本后提煉關鍵句,讓學生找到段落關鍵句,或鎖定轉折詞,了解題目和段落的連接方法。通過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分析語篇特征,還能讓學生掌握英語語篇的內涵。教師要培養學生分析語篇并針對語篇做相應的訓練,通過課文講解的方法分析語篇。因為初中階段的英語課文數量不多,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差異化練習中精確掌握分析語篇的步驟和方法,讓學生使用專業方法分析英語文本,提高閱讀效率。
當然,對于語篇分析來說,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陌生單詞,通過整理陌生單詞拓展詞匯量,將這些陌生單詞全部摘抄在生詞本上,定期拿出來閱讀和朗誦,以提升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學生理解英語文本的程度,是衡量英語綜合能力的關鍵指標。想要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要以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為基礎,分析學生當前的閱讀情況,評估閱讀理解能力及薄弱環節,然后剖析學生閱讀學習的缺陷,并掌握影響因素,同時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策略。例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閱讀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練習,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技巧,根據個人閱讀能力和題型確定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悅.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英語廣場,2022(24):129-132.
[2]宋鵬昌.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策略[J].學周刊,2022(5):89-90.
[3]王宏宇.關于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