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雅輝

《說文解字》中說,“匠”字代表靈巧、巧妙,匠心是指能工巧匠的心思。遼寧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械制造廠高級技師侯鳳剛,就是一名頗具匠心的車工,他用時光雕刻完美,最終成為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
入行
早上,還不到7點,侯鳳剛已在機加工分廠一工段的廠房內忙碌了起來:查看交接班記錄,查驗配件的加工進度,檢查各部分尺寸夠不夠,工件在機床上牢固不牢固,拍拍這兒,摸摸那兒,滿心滿眼都是歡喜。
眼前這一切,讓他想起18歲那年初到工廠時的情景。那時,他沒有任何機加工行業的基礎,可當他一看到那些各式各樣的車床,眼里就閃起光。尤其在了解到工廠專門生產礦山機械設備,且絕大多數設備常年處于24小時連續作業狀態,對機械傳動、配件公差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時,他發現自己竟毫無緣由地喜歡上了這些東西。
工廠的安全培訓結束后,師傅王克勤把他帶到機加工車間。王克勤是個急性子,還沒等侯鳳剛熟悉環境,便將控制車床轉數扳把的用途教給他。第二天一見面就考問,30多個轉數,侯鳳剛只有兩個沒掛對。王克勤知道遇到了好苗子,對他越發上心,要求也越發嚴格。同期徒工還在熟悉設備階段,侯鳳剛已經掌握了加工外端面、挑扣、刀具刃磨等技術,一些簡單工件的工藝,也已了如指掌。王克勤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一些工藝復雜的工件也交給他來操作。隨著加工的工件越來越復雜,侯鳳剛發現,單靠悟性已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件的加工,還要認真思考:刀具刃磨到什么程度最好?如何裝夾才合適?怎樣才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好的質量最高的精度加工好工件?
一段時間后,侯鳳剛已小有名氣,車間一些棘手的工件,領導也來找他:“小侯,你試試,這是油廠干餾爐的配件——軸承座?!薄邦I導,這是異形件……我能行嗎?”他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樂開了花。以往,師傅操作時,他在一旁觀戰,大氣兒都不敢喘。夜晚臨睡前,他還要像放電影一樣,回顧加工工件的整個操作流程,把每一個細節都刻在腦海里,想象著如果是自己來操作,將如何應對每一個細節。此刻,機會來了,讓他如何不興奮?
廠房的一角,陽光透過玻璃窗投射進來,那臺普通的30車床熠熠生輝。侯鳳剛站在陽光下,精心裝夾工件,精準增加配重,再一點點找正……加工時,更是萬分小心,須臾不敢放松。
“你小子,成啦!”“行了,咱可以安心退休啦!”一時間,掌聲、贊美聲不絕于耳,侯鳳剛有點兒蒙,有點兒眩暈,仿佛胸口有什么東西往上涌……后來,他知道了,這種感覺叫“幸福”。
之后的好多年,這種幸福的感覺總會找到他,陪伴著他。
較量
全省技能精英挑戰賽車工技能大賽開賽在即。
在30多年的車工生涯中,侯鳳剛參加過很多次比賽,獲得了不少獎項?!氨荣?,是在跟別人較量,也是在跟自己較量。我喜歡那種‘拼的感覺。”侯鳳剛笑談自己是比賽型選手,心態好,還擅長給自己加油鼓勁。
鐵嶺技師學院坐落在鐵嶺市新城區,“世界技能大賽培訓基地”這幾個字,在冬日暖陽下顯得格外耀眼。侯鳳剛頗為興奮,握起右拳放在胸口,篤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行。上午看場地,下午考理論,比賽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當晚,理論考試成績公布,得知分數,笑意從嘴角爬上了眉梢,“79,比第一名只少了1分。”顯然,侯鳳剛有點兒興奮。
當晚,各市領隊抽取實操比賽順序。侯鳳剛排在第二天上午,也就是實操比賽的第一天第一場。當晚,大賽裁判逐一檢查選手工具箱,檢查完畢貼上封條,統一保管。這一夜,侯鳳剛睡得很好。
第二天,他精神抖擻地出現在賽場。集合,抽簽,侯鳳剛抽取到18號車床。隨后,選手統一到工具室取工具箱,抬到車床旁。再次集合,裁判宣讀比賽規則,偶有選手輕咳幾聲,緩解壓力。緊張的氣氛下,侯鳳剛的臉上仍帶著笑意。
賽前,只有15分鐘的準備時間。選手們打開工具箱,擺好量具、刀具……一應物件,準備妥當。比賽開始。侯鳳剛并沒有急著趕速度,而是穩穩當當地操作每一個環節,精心呵護著每一個部件。車床略高,他調整一下站姿,一點點熟悉設備,一點點找尋自己最好的狀態。半小時后,他的動作越來越流暢,狀態也越來越好。那工件,在他眼中,仿佛是有生命的,是完全可以和他交流的。
四個半小時的賽程,侯鳳剛只用四個小時就完成了比賽。工件表面光滑圓潤,亮度高、精度準,猶如一件藝術品,著實惹人喜愛。
第二天,沒有比賽任務的選手要么在寢室休息,要么出去遛彎,只有侯鳳剛又出現在了賽場上。只不過,這一次,他不參賽,而是專門看比賽。比賽過程中,沈陽選手李華宇加工手法先進,操作熟練,令他眼前一亮,他把一招一式都記在了心里。在侯鳳剛看來,比賽是較量,同時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只有會學且能學會,才能有長進、有提升。
“第一名,李華宇;第二名,侯鳳剛;第三名……”前十名選手,只有他是工人技師,所有參賽選手,他年齡最長。而且,這個成績,是撫順市歷次參加全省技能精英挑戰賽車工技能大賽的最好成績。侯鳳剛笑了。
侯鳳剛個子不高,一個人走在寬敞的廠房里并不那么顯眼,但他的身邊總有一幫年輕人圍著問這問那。每到這時,他都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工作訣竅、新知識、新方法傳授給他們。在他看來,工匠精神需要傳承。
平時工作很忙,可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跑到母親身邊,陪她說說話,聊聊天。曾經當過八級瓦匠的母親,最關心的就是他的技術水平又提升了沒有,工作中又遇到了難題沒有。
每到這時,侯鳳剛總會拉著母親的手,笑盈盈地說:“媽,再苦再難我都不怕,我就要像您一樣,一生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