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覃業彥 李百章 尹琪
6月26日下午,石門縣四完小的荷樂種植園內,五、六年級孩子們在各自的“責任田”內忙著采摘黃瓜、豆角、辣椒、茄子等。這是暑假前的最后一次勞動教育課?!袄苯放峙值模约悍N的吃起來就是香!”五年級46班王子杰勞動后立馬寫下了熱乎乎的日記。
從勞作小白到種植能手,如王子杰一般的“小農夫”在種植園嘗農耕之辛,品收獲之樂。這一份自在的勞動快樂得益于學校去年的一次極力爭取。
“學校把勞動教育作為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抓手?!痹撔PiL劉玉紅介紹,學校除了做好手工制作、洗衣疊被、做簡單飯菜等綜合實踐勞動的“大同”外,還創新受區域限制的“小異”。該校地處縣城區,原本沒有勞動基地,2022年3月,學校誠懇“議教”打動社區領導,將離校400米的5畝集體土地無償提供給學校使用,便有了如今勞動實踐的“一畝三分地”。
學校投入資金30余萬元將勞動基地“打整”成標準化梯級網格,分成蔬菜種植綜合實踐、本土主產作物觀賞、藥材花卉種植、高新技術農作物展示四大區塊,還搭建了農耕文化墻和獼猴桃、葫蘆棚架,打造個性化的校園“開心農場”。
目前,基地劃分15塊“責任田”,五、六年級每個班級分別認領負責一塊。學校購買鋤頭、鐵鍬等120套勞動工具,聘用2名農業種植專業人員當指導老師,有農耕經驗的15名家長也主動加入指導團。
“蘿卜菜一定要吃苗,每一蔸留三四棵,將來才能長很大很大的蘿卜?!薄靶⌒?!這草長刺,你得抓住它的根部慢慢拔,不要被刺傷啦!”五年級46班向雨淇的媽媽龔潔瓊是種菜能手,也是基地常駐指導老師。
“以前,我很少參加生產勞動,連四季豆和豆角都分不清。如今,我跟著導師們邊學邊教?!毙氯肼毜那嗄杲處熀荛_心能以學促教。
隨著四季輪轉,“開心農場”的作物不斷變化,孩子們的勞動知識庫也常更常新。如今,城里娃向雨淇熟練掌握了除雜草、松土、施肥、除蟲、采摘等技能要素,成了同學們口中的種植能手?!巴迌焊愎趧?,吃虧流哈汗,懂事些,要得?!眿寢岧彎嵀倽M意地說。
龔潔瓊作為指導老師,還參與學校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實踐課程的研發,在校園農場開放日,積極引導家長和社區志愿者與師生同勞動。
在學校日漸成熟的課堂與基地聯動、班級與家庭聯動、學校與社區聯動、指導老師和師生聯動的“四聯”工作機制下,一幅師生同成長、家校社共育的勞動教育火熱畫卷已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