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在充分融合高職專業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基于“新工科”所開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革實踐內容及成效,為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融合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標準化建設思路。
【關鍵詞】共享專業;新工科;融合發展;標準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1.052
The Standardizat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actice of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ring Major
MA Jun
(Liao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enyang 11016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orm practice content and results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eaching mode,teaching content of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ring major,bas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nd the new engineering,providing a new thought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the fusion and development of open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sharing major;new engineering;integrated development;standardization
遼寧開放大學在充分利用高職電氣專業的資源基礎上,成功申報了國家開放大學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并于2019年6月順利通過國開驗收。此外,隨著“新工科”的提出以及低科技含量的傳統制造業向高科技含量的新興制造業轉變,企業的自動化技術水平正逐步提高,對傳統工科的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大量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本實踐就是在電氣自動化共享專業和高職電氣專業新工科改造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和總結遼寧開放大學電氣自動化共享專業在多年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專業建設成果,同時明確專業的建設目標與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高職、開放融合發展,建立全民終身學習體系,推動“三教”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擴寬人才成長通路,進一步提升專業品質,以標準化建設的方式為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提供高水平電氣自動化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
1.1以標準化方式,明確培養目標
社會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各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作為各行各業發展核心的電氣自動化技術也要不斷創新和提升,這就對電氣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作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學校,更應努力滿足企業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但目前,我校無論開放教育還是高職教育,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加強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為了促進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融合與發展,我們轉變了思想,不再把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當作兩個獨立的主體,而是融合了兩種教育模式,使兩者之間成為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高職教育成為開放教育發展的基礎,開放教育成為高職教育創新與發展的條件。實踐過程中,通過查閱資料、網上調研及企業調研等形式,深入地了解企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情況、企業人才的學歷及來源、企業技術人員工作崗位的性質、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企業技術人員的職業成長規律等信息。了解社會對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修訂《國家開放大學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寫《遼寧開放大學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寫《遼寧開放大學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實施細則》,實現我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無縫對接。
1.2以標準化方式,重構課程體系
以“新工科”為目標,以標準化方式為基礎,參照高職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新構建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融入“1+X”證書課程,同時還充分利用和發揮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優勢,使開放教育更具職業性,推動共享專業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實施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20項政策舉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X”證書,簡單來說就是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二者不是簡單的相加,“1”凸顯教育功能,是相對穩定的,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X”凸顯職業功能,彰顯類型教育特色,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它是動態的,能夠根據新出現的職業、技術、要求等進行調整?!?+X”證書的提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培養的人才同高職教育一樣,屬于高技術技能人才,因此人才培養方面也應緊跟國家政策,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開設X證書課程。目前,學生可考取的電氣自動化專業X證書為運動控制系統開發與應用等。通過解讀運動控制系統開發與應用的標準發現,證書包括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等級,需要學生具備機器人、數控機床設備以及自動化高端裝備的操作、調試、應用、維護、系統集成、設計及開發能力。
舊的專業課程體系不具備培養學生這些能力。所以,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對“檢測技術及應用”和“電機拖動應用技術”課程,通過內容強化、內容補充、深度或廣度拓展等方法進行X證書(初/中級)完全融合,調整課程大綱,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教學實施,實現學歷證書和X證書的深度融合。
1.3以標準化方式,調整教學模式
打破原有的、固化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標準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變革授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致力于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從而進一步推動時代的進步。在滿足當代社會亟需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上推動教育改革,實現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與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針對“單片機技術”課程采用了項目式教學,基于工作過程,并依據系統的復雜程度,設計了六個項目。課程講授過程中,不再遵循原有的知識體系,而是以任務為單元,每次授課均把一個具體的設計任務作為教學內容,根據這個任務的目標組織各教學環節,完成各個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講授。在教學過程中,任務涉及哪些知識點和技能點就講授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需要多少就講解多少,在哪里涉及就在哪里講解。主導者是教師,學生是教學的中心,實現了隨講隨學,隨學隨練。教材內容不再是知識獲取的唯一途徑,信息化教學手段及軟件成為主動學習、創作學習的認知工具。相比于原有的教學來說,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更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自主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此外,還利用“雨課堂”智慧教學手段增加了教師在線直播,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電腦上用Keil、Proteus等軟件進行驗證,還可讓學生把直播過程中演示的硬件電路和程序根據新的設計要求進行改動,從而培養學生單片機硬件電路和程序設計的能力。
1.4以標準化方式,豐富教學資源
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的課程是為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的,是社會與社會、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工人、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之間相互轉換的中間體。課程資源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培養目標的實現。豐富的課程資源應該以課程內容的整合性、目標的開放性和實施過程的動態性作為載體和支撐。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環境下,充分利用新科技和新手段來建設與利用課程資源,是實施學習領域課程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萍寂c手段的創新能夠帶來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課程資源建設是提高職業教育和開放教育教學水平以及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兩種教育模式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
為了豐富課程教學資源,開展有效的遠程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學習內容與職業崗位需求相對接,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以教學作為一體化教學改革為重點,嚴格按照國家開放大學資源建設標準,充分利用高職教育的示范校和雙高項目資金,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建設專業共享的標準化教學資源庫。資源庫全部資料網上公開,以學生、教師、院校、企業、社會為對象,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合作交流。目前,本專業的《單片機技術》課程已在校級和遼寧省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以及國開學習網Moodle平臺上線,面向開放學員、校內其他相關專業以及對本課程有興趣的社會學生開放,幫助學生獲取知識,以順利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并被評為2021年度遼寧省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1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適配度,構建“崗位引導、能力多元”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電氣自動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學生經過訓練,基本掌握了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使用技術,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畢業生適應性明顯增強,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和有效的運行機制。根據企業調查反饋,用人單位對我校電氣專業畢業生滿意度較高,對電氣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社會適應能力、團隊合作及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都給了較高的評價。本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對就業單位有較高的滿意度,近三年畢業生就業滿意度高達96.65%。
2.2全面升華了專業建設內涵
經過該實踐,專業內涵建設得到快速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以“優秀”通過國家開放大學驗收,以電氣自動化技術為核心專業的專業群在遼寧省興遼卓越專業群中被認定為“A級”專業群,在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中,被認定為骨干專業。
2.3有力推動了教學模式發展
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專業努力推行“思想政治與專業知識”混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混合、“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混合、“虛擬仿真與現實訓練”混合,全面提升教學效果。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使實踐類課程的實訓設備得到了充分利用。
2.4切實增強了服務社會能力
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以服務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依托現有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和技術技能服務平臺,為自動化技術應用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工藝革新、成果轉化,重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利用校內實驗實訓條件,與遼寧省總工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相關企業合作,面向企業社會各類人員,開展職業資格鑒定、崗位技能培訓等社會服務,幫助企業優化用工結構,提高員工素質。
一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共享專業將通過打造“六橫四縱”十大育人系統,以標準化為基礎,推進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勞動素養教育,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二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雙融共育的課程思政教學思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轉變教育教學方式,全面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形成專業書證融通特色經驗;三是對接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打造“雙創四融,雙崗成才”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內容建設,全方面滿足人才成長需要和企業人才培養需求;四是按照“互聯網+”的思路,與企業共建、共享開放教學資源,全面推進智慧教學手段的運用,升級現有教學資源優勢;五是與企業協同共育以專業帶頭人為引領、骨干教師為支撐的卓越師資隊伍,以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為紐帶,形成師資互派互聘雙向流動機制,培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技術技能大師和高水平名師;六是對接企業數字化智能制造新技術,建設集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創新創業、技能鑒定、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共享、智慧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七是深入開展多元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專業的國際化水平;八是加強專業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建設,以教學診斷與改進機制運行為抓手,促進專業穩步、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斌.基于現代職業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福建茶葉,2020(2):171-172.
[2]陳敏.“1+x”證書制度下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輕工科技,2021(1):149-150.
[3]柯娜,曾憲橋.高職高專院校單片機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8):169.
【作者簡介】
馬駿,女,1981年出生,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電氣自動化技術、檢測技術。
(編輯:謝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