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潔卿 李曉珊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50)
智慧會展是信息化技術,物聯網等的集成應用,有助于促進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好的會展業離不開智能化的服務,好的服務質量是一個展會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參展價值和參展服務,展會手環的推出是必然的,是對智慧展會概念很好的詮釋。因國內的會展業在實踐智慧展會理念、大數據科技、智能服務化等方面運用得還不夠成熟和充分,而展會手環是以參展商及觀眾為主要服務對象,在傳統服務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形式創新,對參展商如何就展前、展中及展后做出恰當的觀展進展方式提供相關信息和有效建議,初步解決我國如何智能化服務創新的問題。
據了解,“智慧展會”在第7屆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上得到了很好地使用。據中國貿促會發布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創新展會服務業態與模式,已成為展覽行業當前及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成都市博覽局局長、貿促會會長在第十一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簡述了對智慧會展的理解,智慧展會主要體現信息化、智能化,與傳統展會相比,主要區別為引入新科技、大數據分析服務。由此可見,隨著信息科技化,智慧展會概念已經滲入部分展會中,未來國內將會不斷普及智慧會展概念,不斷創新服務運營模式。
在“智能化”進程中,歐洲會展行業市場的展會形式、互動與信息分析、服務模式均在創新中。博聞等大型歐洲展會企業仍是全球會展行業的領導者。國外的辦展過程依舊遵循科技原則,有著獨特的會展服務模式,展會采用機器人智能化、信息自動化、服務方式創新化等系統進行。這些非常值得我們參考,政府及企業要引導參展商借鑒運用,加強對發展“智慧展會”的引導和支持。
如今,業界對于智慧會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智慧會展是依托新技術及其所闡發的創新理念和創新可能性對會展體系的整合集成,優化會展組織、管理和服務系統,從而形成會展及服務的新業態、新形態和新模式。智慧會展的核心是基于會展品牌傳播和營銷的“智慧”服務。對會展業來說,如何實現展會智能化,關鍵看展會服務的創新。展會手環是在傳統的形勢下改造創新,發揮科技的最大價值,實現創新化發展。求創新、求發展,成為會展界落實中央和國務院“創新展會服務模式”的共同心聲和具體活動。
為了向消費者展現整體的效用,滿足消費者的整體需求。前期,我們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對相關文獻和資料進行整理和梳理。綜合分析相關理論情況,深入了解智慧會展和智能服務。采用網絡調查形式,對我國不同地區的不同形式和規模的展會的服務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利用數據統計分析,對智慧展會進行實證,了解參展商對展會手環的期望度和參展需求等,為推出展會手環做理論基礎;中期,對展會手環進行全面改造,采取模型方法,購進市場上的智能手環,研究其原理,進行內部改裝,主要涉及同類模擬和數字模擬,采用簡化條件的試驗模型來研究展會手環。設計出符合功能性的產品外觀,創建3D效果圖模型,并申請專利;后期,導入會展大數據庫,完善產品并將其推向市場,落實和推進“服務模式創新”,建立獨特的營銷模式,吸引主辦方、會展公司達成合作。打造高端平臺形象,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再一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參展商對產品的滿意度和意見,收集分析數據后,對產品進行升級和改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要求,在“十四五”時期,會展業的“服務模式創新”要得到進一步落實和推進;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推動展覽業綠色發展,推動辦展循環使用等。因此,探索智能化服務新模式,提高全新的一站式服務,加快建設新型綠色展覽等是推動智慧展會發展的重要方針。
會展是綜合服務型行業,是從互聯網的高度,重新激發會展價值,為參展商提供優質服務。會展服務作為展覽會的核心部分,對促進展覽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會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服務方面缺乏實踐,不能真正把顧客的效益放在第一位。例如,廣交會作為我國商品綜合性最強的國際貿易會,依舊存在服務質量低且缺乏有效的評估反應機制、會展配套服務不完善、服務方式傳統,參展商在參觀過程中容易迷失、參展體驗不佳等。因此,會展業只有注重服務功能的配套和創新,才能使國際化、專業化水平及競爭力得以提升。此外,通過對智慧展會的參展商及觀眾服務滿意度進行分析(見表1)可知,快捷獲取展會信息和制定路線計劃得分較高,說明參展商及觀眾對智慧展會提供的這幾項服務較為滿意,但全面了解展商信息和不侵犯個人信息等幾項的平均分都在4分以下,說明參展商及觀眾對這幾項服務的感知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從根本問題出發,定制專屬的參展商服務計劃,推出新的服務方式,既要滿足參展商的要求,又要滿足顧客的獵奇心理。針對我國智慧會展發展的要求和服務存在的不足,展會手環是個很好的選擇。

表1 智慧會展觀眾服務滿意度特征測量結果
我國智能手環行業正在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呈逐年擴大態勢,截至2020年已達143億元,同比增長21.2%;2021年,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億元;目前,智能穿戴設備的傳感器市場規模比2020年同比增加17%;隨著智能手環市場相對成熟,新技術行業動態通常對特定人群進行擴展,2020年我國對消費者穿戴設備設計要求進行分析,大部分消費者對手環的設計風格需求是易佩戴、美觀、環保、功能強大,服務性能完善。以上分析為展會手環的設計和發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術支持,并了解了手環的市場發展概況。因此,我們將對智能手環進行技術升級和外觀創新,全方位服務參展商,將手環傳感器應用于會展領域,擴展市場規模。
從技術方面,我們是根據智能手環系統組成進行升級改造的,并加入云端管理技術和資源庫。我國已經建立科技創新戰略體系,我們將不斷研究、整合技術資源,打造智能化展會手環,讓使用者容易佩戴、使用率更高;從經濟方面,項目主要成本是人員和設備研究,但新形勢下,展會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會展業想要發展創新,必然改變服務模式,而隨著穿戴設備的興起,展會手環將給會展業帶去新的動力,給我們帶來更高效益;從價格方面,我們根據我國穿戴設備消費者的消費意愿進行定價,定價范圍在200~500元,人們接受程度高;從社會方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時尚、大方、功能齊全。產品不觸及法律問題,采用材質天然無毒,符合國家綠色發展,能夠促進智慧會展的發展,給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硬件設計。(1)從造型設計的角度來看,智能手環的造型可以極大地影響界面信息的規則性和完整性,從而提升用戶對界面信息的認知準確性和感知效率。考慮到展覽手環對應的客戶群體廣泛,年齡跨度大,本設計主要采用矩形表盤形狀,對界面信息干擾最小,方便參展用戶閱讀信息。手環還設計了手機插座和USB插座,可作為存儲器使用,方便參展用戶轉移信息和收集信息;(2)從尺寸上來看,在設計表盤尺寸時,不僅要考慮參展用戶的視覺特征,還要考慮使用展覽手環時展示大量展覽信息,使屏幕尺寸方便用戶閱讀界面信息,同時還要考慮佩戴的舒適性。因此,表盤屏幕的尺寸應盡可能大,手環應盡可能小,以確保佩戴舒適性。而且由于用戶的手腕尺寸跨度較大,所以表帶不使用扣式表帶;(3)從顏色上看,為了向參展用戶群體傳達一種商業、科技、輕松的產品色彩,本設計選擇了相對較冷和飽和度較低的色彩系統,為用戶創造了時尚技術的視覺體驗;(4)從材質上看,智能手環在選材時要考慮用戶佩戴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也要考慮審美感和功能感。因此,選用醫用級硅膠表帶材質,不僅柔軟輕盈,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彎性和彈性,貼合肌膚,可以減輕佩戴負擔。屏幕選擇藍寶石晶體的高清顯示屏,屏幕配有真空涂層,可以提高透光率,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此外,屏幕還支持觸摸操作,實現屏幕切換、延遲動作、接聽電話和調節音量。確保屏幕能夠清晰呈現信息,數據信號能夠更有效地傳輸。
操作方式。(1)實體交互。智能手環呈現的屏幕界面不如智能手機方便,操作過程中視線堵塞容易出現錯誤操作,而增加物理按鈕則可以提高控制和反饋感;(2)界面交互。手環主要選擇滑動和點擊兩種方法,方便用戶查看或清洗,滑動主要包括上下滑動、左右滑動、下拉、滑回,不同的滑動方法對應不同的視覺元素,從語音交互上提供更直觀的文本指南或入口,方便用戶對語音功能進行操作。
軟件設計。(1)語言設計。考慮到參展用戶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手環的語言系統主要設置為漢語和英語系統,語言系統可以在第一次啟動時選擇;(2)界面信息設計。從圖標和字體設計的角度來看,應選擇通識較強的圖標和易于理解的字體,以方便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理解和閱讀界面信息。因此,本設計選用正規的黑體,滿足參展用戶的認知和感知需求。從圖標設計角度來看,選擇中性商業、冷色飽和色填充的圖標風格,防止線條復雜,影響用戶的記憶和識別效果;(3)顏色和背景設計。智能手環主要設計深色背景顏色。同時考慮到手環用戶的特點,所選信息顏色應盡可能符合白領商務人員的認知規則,以提高手環用戶的舒適性和識別效率。
任務流程設計。(1)資源庫的使用。展會手環主要提供給參展用戶和參展觀眾使用,手環加入云端管理技術和資源庫,利用USB接口,可以增加、替換不同展會的資源信息,使用者可以通過手環輕松獲得展會的相關信息和參展者資料,取代傳統展會中參展觀眾大包小包印刷資料的境況;(2)相關位置的服務。基于參展用戶的行為邏輯,從設備端來看,還應設置展會地圖、周邊搜索和周邊簽到等服務,定位用戶所在位置,獲取對應的經緯度或海拔等信息,在手環內部通過代碼,定位展館及周邊區域,當用戶進入或離開區域時,手環可以提示并指引,提供周邊餐飲休息等信息搜索;(3)設備管理。設備管理主要是聲音、顯示、網絡連接等基礎性設置。為此,本設計在考慮用戶邏輯行為特點的基礎上,采用下拉頁面來調整聲音與亮度,并利用外界噪聲與設備感知實現自主調控。
智能展會手環的推廣和實施,推動會展智能化,是會展服務新模式創新的一個好的開始。在展會上,實現館內位置的精準定位、信息的及時推送,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智能服務化平臺,使得展會的組織管理更加有效,參展商信息投放更加準確。但是,部分展會對新型服務方式處于排斥狀態,應加大對智慧會展和展會手環的宣傳力度;手環在使用過程中部分產品存在接受信號弱、系統停機等技術問題,我們也將回收產品,進行不斷升級和更新,以保證參展商及觀眾的參展質量。
根據當前國內智慧展覽的發展現狀推出展會手環,可以構建新的智慧展會市場,實現智慧展會新的時代內涵,推動展會營銷理論研究進一步發展。研究設計展會手環,合理利用科技,構建一個科技的、智能的、發展的展覽智慧系統,并引起政府重視,完善相關政策,帶動智慧發展。此外,使國內智能意識得到加強,促進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相結合,讓主辦方和參展商樹立科技意識,自覺承擔保護資源、發展科技責任,在進展方式和觀展方式滿足信息傳達的基礎上,選擇展會手環進展觀展,在達到智慧觀展的同時滿足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