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居日本或常看日劇的人往往對地鐵通勤族手上小巧玲瓏的口袋書籍印象深刻,這種閱讀物的正式名稱是“文庫本”。在《現代日漢雙解詞典》里,給“文庫”下的定義是:①收集書籍的倉庫;②由同一出版社連續發行的開本、裝幀相同的叢書,尤指以普及為目的出版的小型開本。
文庫本,興起于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盛行于昭和年代。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造成的民生凋敝,客觀上刺激了日本民眾對低價書籍的需求,以巖波文庫、春陽堂文庫、新潮文庫等為代表的文庫本圖書接連出版,引發了第一次日本文庫熱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二戰”戰敗后經濟重建的社會背景再次成為文庫本興盛的誘因,角川文庫、教養文庫、市民文庫等文庫本圖書大行其道。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后的幾十年里,讓人耳熟能詳的講談社文庫、集英社文庫、小學館文庫等開始陸續出現,并延續至今。
在日本被稱為文庫的出版品,一般都是平裝,A6大小,105mm×148mm的版面。以文庫本形式出版的典型作品,通常是曾以精裝等正式開本出版過的書籍,為了普及的目的而改為文庫本形式再出版。但進入二十一世紀,著眼于文庫本便捷的優勢,直接出版文庫本的單行本書籍也是存在的。以SF為代表的類型文學,特別是輕小說等針對年輕族群的文藝作品占據了極大份額,如講談社X文庫、講談社L文庫等。在便利商店、車站販賣部等非傳統書店的通路販售是此類文庫本的重要特點。
文庫本屬于一種舶來出版物概念。《科幻立方》雜志編輯部針對國內出版市場特點,匠心研發了適于國人閱讀習慣的“科幻立方·文庫本”,用SF類型文學作為內容提供,誠約百花文學獎·科幻文學獎多位獲獎、入圍實力派作家的獨家稿源,量身打造首發故事。本著不做作、不浮躁,踏踏實實做產品的態度,“科幻立方·文庫本”在推出兩年內,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本期雜志內容應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科幻文學獎周年回顧的契機,誠意啟動“科幻立方·文庫本”新番創作計劃。獲獎作家段子期、柒武、游者在經歷一年的冷靜觀察生活后,寫就了三部不同維度的“未來生活志”。秉持著“文學現代化開路先鋒”的科幻文學,將不遺余力地在“科幻立方·文庫本”中百納各種姿態的“科幻現實主義”驚世奇言,讓華語科幻文學書籍的倉庫的成為真正殷實的“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