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龍
我省是特種設備使用大省,目前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共有184.5萬臺(條),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占全國總量的10%。從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到鍋爐、壓力容器等,這些量大面廣的特種設備全過程安全監管情況如何?
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在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高興夫的領導下,省人大財經委認真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各市縣人大也同步開展了執法檢查工作。檢查報告顯示,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實施10年來,我省認真貫徹實施,有力促進了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切實強化法治意識。建立安全監管領導機制,成立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和特種設備專業委員會。健全配套法規政策制度,及時修訂完善《浙江省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條例》,出臺一批規范性文件,制定修訂6個省級地方標準。加強法律宣傳培訓,不斷提高全社會特種設備安全意識。
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從嚴壓實屬地管理責任、行業監管責任、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監管和風險隱患整治,扎實開展“遏重大”“除險保安”“百日攻堅”“三年行動”等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探索創新安全監管模式,積極構建多元共治工作格局,不斷深化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注重強化數字賦能,構建智慧監管模式。建設“浙江特種設備在線”應用系統,推進特種設備監管實現“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全閉環”。上線運行建筑施工、“浙里城市生命線”燃氣監管、交通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強對各行業領域特種設備監管。經統計,全省164.1萬臺在用特種設備已賦碼,賦碼率達99.6%,物聯感知接入電梯24.8萬臺。
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推進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制定出臺《浙江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關于“精準對接精準服務”支持特種設備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支撐。加大特種設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支持引導特種設備產業綠色發展,推進特種設備更加節能環保。
從執法檢查情況看,我省特種設備安全法貫徹實施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如行業監管體制仍需進一步理順,企業安全主體責任還需進一步壓實,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力量較為薄弱,一些新業態的安全監管問題不容忽視,老舊設備的安全管理難度較大,以及特種設備安全法部分條款與管理實踐不相適應等。
為此,報告建議,進一步優化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厘清責任邊界,明確并強化行業主管部門職責,切實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深入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強化監管部門聯動協同。
進一步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建立健全“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管控安全風險。
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監管水平。深化特種設備安全領域數字化改革,加強特種設備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的監管模式。
進一步加強對新業態新領域的監管。動態更新和調整特種設備管理目錄,及時將高空、高速、高風險的一些游樂設施納入特種設備目錄進行管理。及時修訂和完善各類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
進一步推進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特種設備產業總體規劃,優化政策制度供給,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特種設備本體安全。此外,建議加快修訂完善特種設備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