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窗戶是建筑中畫龍點睛的重要構件,也是表達人文內涵的重要元素。在廣東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特色的研究分析過程中,發現其窗飾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中西文化融合的時代背景,再從窗戶的基本概況入手,深入分析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的工藝技法,包括窗楣和窗飾結構的制作工藝和材料運用,并對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的特色進行了全面的提煉與總結。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呈現出多元化文化的結晶、西體中用的藝術基調、重視色彩的選取邏輯等特色,為研究近代廣州建筑窗飾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關鍵詞:廣州;花園洋房;中西合璧;窗飾特色
目前關于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文獻,大多是研究歷史文化及保護策略,而對其窗戶裝飾特色的研究較少。本文對廣州東山花園洋房建筑窗戶裝飾特色進行探究,立足于窗飾設計的歷史背景,通過對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工藝技法進行探索,進一步揭開東山花園洋房建筑窗飾的內在價值。
一、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設計形成背景
窗飾設計是指對窗戶周圍的裝飾進行規劃、設計和安裝的過程。窗飾設計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用布簾、竹簾等物品來遮蔽窗戶,為室內空間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和舒適的氛圍。隨著時間的推移,窗飾設計逐漸發展成一種表達審美的途徑,人們開始考慮如何在窗飾中融入不同的元素,如顏色、材料、形狀和紋理等,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審美。
近代以來,我國古代頒布的《營造法式》《工程做法則例》等建筑樣式規范逐漸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傳統建筑設計思想也在此過程中經歷了“沖擊—接受—吸收—移植—融合”的演變,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筑文化[1]。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窗飾設計融合了中西元素,這與近代廣州的歷史背景有關。在近代,廣州是中國商業中心,也是中國與西方接觸最為頻繁的城市之一。因此,近代廣州文化的融合程度較高,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也愈加頻繁。近代廣州的設計師受到了西方窗飾設計的啟發,開始將歐洲的窗飾元素融入傳統的中式窗飾。例如,在傳統的中式窗格上加入了歐式花紋,或采用歐式拱形或半拱形窗框設計。這種窗飾設計結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精髓,新穎且極具特色。
在長期海外貿易與交流中,廣州成為近代中國風氣開放的先驅城市。同時,西方的學說和思想的傳播也使得廣府文化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兼容性。許多華人在海外的生活經歷中接觸到了西方先進的技術與思想,并深受西方建筑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華僑歸國,而廣州成為華僑集中的地區。這些華僑衣錦還鄉后,在家鄉買田置地、營建宅第時,常常懷有光耀門楣、顯祖榮宗的心理。然而,他們深受嶺南傳統文化的熏陶,不愿意盲目照搬,因此在建造僑居時,既堅守傳統廣府民居建筑的營建理念,又展現了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華僑民居建筑形式[2]。
二、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工藝技法
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窗飾工藝主要受西方觀念和技術的影響。西方材料和技術在建筑窗戶裝飾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西方建筑文化傳入廣州后,在本土文化的滋養下,呈現出中西裝飾符號相互融合的局面,包括元素、紋理、結構造型、處理手法等等。從總體來看,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工藝以西方造型為藍本,局部融入了中國傳統裝飾符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一)窗楣的建造手法
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特色以窗檐的建造最具亮點,建造者注重在結構上的變化,相對減少過于精細的雕刻工藝,圖案趨向簡單化,實用性與裝飾性并存。
首先在窗楣的形態上各有千秋,可分為平頂形、圓拱形、尖券形拱窗檐,皆通過不同的工藝手法來傳達豐富的效果。廣州東山花園洋房大多為平券型窗楣,裝飾重點在于砌磚的傾角變化,即外立墻面紋理形成交叉對比來達到裝飾的目的。其磚砌傾角約15°~45°。如恤孤院路9號逵園,其窗檐以30°傾角疊砌的雙層磚拱,與外立墻面磚砌紋路交錯。不同的是,就如同時期廈門地區建筑窗楣工藝,部分窗楣為淺浮雕,大部分窗楣都是以突出墻面結構的形式來強調。窗楣處設計了歐式花卉紋樣,有些紋樣放在窗楣內,比較考究,再以山花點綴,把左、右對稱巴洛克風格紋飾放在頂部,與西方柱式相協調,凸顯整體形態立體感與裝飾性[3]。
另外,磚石自身條件也有具體要求。根據歷史資料記錄,“砌平券之縱砌縫,不應平行,需用特別成形或炮制之磚石砌筑”。其平券豎磚砌筑高度不應小于240 mm,最大跨度不得超過1 200 mm[4]。廣州東山花園洋房建筑中使用的紅磚長度多為220 mm~230 mm,故基本滿足當下240 mm的規范。
(二)多樣化的結構與部件處理
作為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建筑裝飾具有多種功能。它不僅具有實用性的功能,還可以美化建筑的外觀,提高建筑的審美價值,同時也可以通過象征性的功能傳達特定的意義。建筑裝飾可以分為功能性裝飾和象征性裝飾。窗戶裝飾同樣如此。
功能性裝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結構裝飾化和裝飾結構化。結構裝飾化是指對結構進行美化和修飾,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和人工屬性的特征;裝飾結構化則是指裝飾融入結構之中,例如有機建筑和表現主義建筑。在廣州東山花園洋房建筑中,采用了多種幾何圖形的窗結構,包括圓形、弧形和矩形等。其中,矩形窗框是最為典型的窗戶結構,其內外層均配有鑄鐵窗柵。更為特別的是還有類似傳統中式橫坡窗的窗部件,這些窗戶不僅可以開啟,而且通常設置在建筑的窗檐下部和窗戶頂部之間,以優化窗戶的長寬比例,獲得更佳的室內采光通風效果和立面占比效果。這些窗戶的構件在整個東山花園洋房建筑群落中隨處可見??騼纫话惴譃閮缮炔AВ魃扔忠远特Q欞對半分隔,或將單塊長玻璃鑲嵌在表面采用中式傳統圖案裝飾的木窗中。此外,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戶的尺寸比例也十分多樣化,通過調整窗戶的寬高比例和自由組合,形成了不同的造型比例。典型的紅漆窗框的寬高比例范圍約為1∶2~1∶2.5,略有變化,參考西方的高比例窗戶結構,個別窗戶的寬高比例甚至達到1∶4。窗戶通常設置在側立面,旨在更充分地接受光線照射。此外,窗戶的結構比例和形式的設定還需根據建筑外立面的變化而靈活調整,以適應不同建造者的個人喜好。
相比之下,象征性裝飾并不會對建筑本身的結構產生實際的作用。它是一種無實用功能的裝飾,旨在增強建筑外觀的美觀性。象征性裝飾對建筑的視覺效果有著重要影響,能夠使建筑更加美觀,并且可以傳達特定的意義。通過解讀建筑中的象征性裝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的社會思潮和歷史文化,這對于研究特定時期的建筑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了窗結構比例的設計之外,功能性金屬構件的使用也十分講究。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金屬構件沿用了中國傳統的工藝,按照部件功能命名,包括鉸鏈、插銷和合頁等。這些構件因其安裝位置和材料的不同而使窗飾更加精致細膩,成為窗飾的點睛之筆。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它們也為窗戶添加了裝飾效果。
(三)裝飾元素和紋樣的使用
裝飾元素和紋樣指的是在建筑設計中用于增強美感或裝飾建筑外觀和內部空間的圖案、圖形等元素。它們通常以紋樣、雕花和立體雕塑等形式出現在建筑物的立面、屋頂、門窗、墻壁和內部空間的裝飾構件上。
建筑裝飾元素和紋樣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歷史和地域特色。例如:中國傳統建筑的裝飾元素和紋樣通常具有寓意和象征意義,如龍、鳳、云、水、山等;歐洲古典建筑的裝飾元素和紋樣則通常具有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筑的風格特征,最為常見的如巴洛克的山花和卷草紋等。這些元素和紋樣不僅為建筑物增加了美感和藝術價值,也體現了不同文化和歷史的獨特魅力。
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中的裝飾元素和紋樣是傳統民間工藝與西方建筑元素相結合的縮影,即裝飾元素由單一的傳統元素轉變為中西元素相結合,表現在裝飾題材和裝飾紋樣等方面。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戶裝飾題材廣泛多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此外,其窗飾紋樣除了傳統的花鳥和吉祥圖案外,還采用了西方的卷草紋、巴洛克的山花、幾何形圖案等。
(四)玻璃的運用和美化
玻璃為一種透光、透明、隔聲、耐磨、耐氣候變化并具一定硬度的物料,作為建筑采光材料興盛于清代宮廷,18世紀后半期即在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流行。最初,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玻璃原材料大多是通過貿易獲得的。此后長達一個半世紀時間里,嶺南地區玻璃材料不斷普及,出現本土改造工藝,嵌玻璃門窗,尤其是彩色玻璃門窗,成為嶺南傳統建筑較為突出的特征之一?!皾M洲窗”成為近代嶺南建筑應用玻璃的代表案例,就得益于嶺南玻璃的生產與應用。這也為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戶玻璃的供應提供了比較穩定的渠道。
在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戶裝飾中,建造師普遍采用平板玻璃作為窗洞的主要材料,取代中式傳統輕柔的紙質材料。在制作時,工人們還會對玻璃的裝飾加以豐富與改造。廣州東山花園洋房上的套色蝕刻玻璃所選用的玻璃材料原片基本都是從意大利、法國進口的,其厚度只有2~3 mm,經本地玻璃工匠利用藥水、車花、蝕刻、車磨等傳統手工藝在套色玻璃上加工,蝕刻出各種各樣的圖案[5]。同時,玻璃的使用也必須匹配高厚度材料,使其具堅固性的同時也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因其制造成本之高,在廣州東山花園洋房中的存量并不多。
三、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特色
(一)多元文化的結晶
廣州所處珠江三角地區自古以來便有對外開放之傳統??亢Ec外界接觸的地理位置使得廣州市民養成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宋元之際廣州人民出洋已比較常見,至明清之際,遷居國外者更多。特別是近代以來,廣州開埠使得這里成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西方生活習慣及習俗與中國傳統習俗碰撞融合,形成了一種兼具多樣性和混雜性特征的社會氛圍。多元豐富的社會審美需求和審美主體的屬性,決定了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具有多元化特征。它不僅是建筑風格的融合,更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融合的體現,也是歷史和文化的體現。它是廣州多元文化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廣州在近代歷史上的變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二)西體中用的裝飾基調
在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窗飾中,西方建筑的裝飾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如半拱形窗楣、玻璃彩繪和花紋雕刻,而中式傳統木材的使用賦予了窗框獨特的特點。此外,金屬等附屬材料的巧妙運用,進一步提升了窗框的精致度和豐富性。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的窗飾旨在營造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不過分強調固定組合法則,在西式風格的主基調下,中西建筑元素和符號被融合在一起,呈現出平衡且和諧的效果,時刻展現著西體中用的藝術基調,成為廣州近代城市建筑里中西融合風格的典型代表。
(三)重視色彩的選取邏輯
色彩在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恰當的色彩組合能夠更好地展現建筑的整體效果,也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因此,建筑師在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窗飾時,特別注重色彩的選擇,讓窗戶的造型和色彩相互作用,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和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中涉及的色彩元素具有明顯的特點和典型性。這些色彩不僅依靠視覺效果,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還具有更高層次的藝術表達能力,能夠展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一般來說,傳統文化中代表性的色彩有代表熱情莊重的紅色、代表威嚴的黃色。這些色彩都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和裝飾性,不僅能讓人感到新奇,也能突出傳統文化的韻味。
除此之外,歸國華僑還非常注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和本真等理念。因此,在選擇顏色時,會考慮建筑墻磚的顏色,以形成對比和襯托。這樣可以使窗戶的顏色達到和諧統一,從而獲得相應的設計效果。
四、結語
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兼具中式和西式窗飾的特色。這與近代廣州的歷史背景有莫大的關系。深入研究可以發現,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的工藝技法非常精湛,包括玻璃的上色、切花、雕刻,再到窗戶形體的設計組合以及窗楣的搭建等多種技法。這些工藝技法為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經過提煉與總結,得出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結晶、重視色彩的選取邏輯、西體中用的藝術基調等特點。希望本研究有助于讀者對廣州東山花園洋房窗飾文化有更多的認識,為今后的建筑設計和裝飾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黃立.廣州近代城市規劃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3.
[2]歐陽麗萍.固本求新:近代廣州華僑民居建筑裝飾的美學特征[J].建筑與裝飾,2020(28):10-12.
[3]石林.廈門近代建筑的裝飾圖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0.
[4]林霜.廣州近代建筑中窗的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5]梁耀明,謝穗堅.廣佛地區傳統居住建筑裝飾工藝的藝術特征[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3(8):105-107.
[6]鄭加文.廣州東山近代獨立式居住建筑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8.
作者簡介:
張桐鳴,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學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文化與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