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走過了新時代偉大實踐的壯麗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系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未來,鼓勵少年兒童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凸顯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家國一體、人民至上的動人情懷。
榜樣的力量
廣東番禺中學附屬學校 四(4)中隊 鄭力瑋 指導老師:古嬋華
習近平爺爺曾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我認真學習了習爺爺的勵志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仿佛一道亮光,照亮我前行,伴我成長。
習爺爺對目標十分執著,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要堅持下去,直至實現它。在延安插隊的時候,有一天,習爺爺翻著《人民日報》,一條消息吸引了他:四川不少地方實現了沼氣化。想想村里人冬天要拉煤的辛苦,他動了心思。幾天后,他請了假,自費跑去四川綿陽考察沼氣池建造。那時延安還沒通火車,習爺爺坐了兩天汽車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車輾轉到四川。回村后,習爺爺決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氣池,讓事實來說服村民,那也是陜西有史以來第一口沼氣池。后來,習爺爺帶領村民建起的沼氣池,基本上解決了村民做飯、照明的問題。我們現在正處于學習的黃金年齡,我也要向習爺爺學習,從小給自己定下目標,然后去努力、去探索、去實現,才能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
習爺爺在青少年時代非常喜歡讀書。到農村插隊后,上山放羊,他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休息的一點時間,他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2014年12月,習爺爺在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考察時提到,自己在青少年時代非常喜歡閱讀中華文化典籍,堅持一點一滴學。直到現在,一有空就會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覺得開卷有益。
我也很喜歡讀書,課間,我都會捧起自己喜歡的書來讀,正是這樣,我成為班上的百科小達人。我要繼承偉人們的精神,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我們正處于學習的黃金年齡,我也要向習爺爺學習,從小給自己定下目標,然后去努力、去探索、去實現,才能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
文明其精神 野蠻其體魄
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 2019 級(3)中隊 蘇泓睿 指導老師:李海清
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嗎?你們有堅持運動嗎?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太忙了,沒時間運動呢。有一位國家最忙碌的人,卻在每天堅持運動,他,就是我們的領袖習近平爺爺。
我們都知道,習爺爺是一位足球愛好者,他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有“足球先生”之稱。童年時期的習爺爺就已經很喜歡足球,在八一學校上學期間,他加入了學校足球隊,那時條件簡陋,學校還是土場子,足球訓練的時候塵土飛揚,一旦摔倒就會受傷蹭破皮。可他從不叫苦不叫累,總是最積極參加訓練,他所在的球隊在北京市比賽中拿過冠軍,還在全國比賽奪得了第四名。
成為國家領導人的習爺爺日理萬機,但百忙之中他還是抽出時間來堅持游泳,每天一千米,“一張一弛,勞逸結合”。“身體是人生一切奮斗成功的本錢,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習爺爺非常關心和重視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普及發展。他多次勉勵我們要積極鍛煉,堅持運動,“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
我想告訴習爺爺,我們每年都有盛大的體育節,我們學校的跳繩隊、啦啦操隊、田徑隊等在比賽中奪得很多金牌。每天晚上,在小區各個地方,都能看到同學們積極鍛煉的身影。我們班堅持跳繩,每天都在進步,超滿率百分之百,奪得過全校第一的好成績!我們學校的云薈跳繩隊代表中國參加跳繩世界杯賽,奪得金牌 118 枚,打破多項賽會紀錄,被譽為“光速少年”。
我們要向習爺爺學習,帶著他的殷切希望,文明精神,野蠻其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我們要積極鍛煉,堅持運動,“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
在人生旅途上選對路起好步
天河區駿景小學 五(1)中隊 尤大川 指導老師:陳文霖
自從我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年隊員以來,爸爸經常給我講習近平爺爺青年時期學習、農村插隊的故事。聽了那些故事,習爺爺的領袖形象在我心里日漸豐滿起來。那么,我們的領袖是怎么樣的人呢?
我們的領袖是以身作則宣講愛國主義情懷的輔導員。習爺爺曾經講過他的一段經歷:“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刺字不疼啊?媽媽說,雖然疼,但岳飛會始終銘記在心。我記到現在。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習爺爺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引導我們少年兒童在人生旅途上選對路、起好步。
我們的領袖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考察的習爺爺走進文明瑤族鄉第一小學,當時四年級的同學們正在重溫紅軍長征的故事。“《豐碑》講了什么故事?”習爺爺問。一個同學站起來回答,在長征途中,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戰友,自己卻凍死在風雪中。“講得好!講得好!”習爺爺連連夸道。“紅色基因在你們身上得到了體現,革命事業要一代一代傳下去。”習爺爺身上的紅色血液,通過不斷地與少年兒童的交流,將紅色理念傳播了出去。讓我們明白,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傳承著紅色基因。
我們的領袖是帶領我們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路人。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的書法課堂上,書法老師請習爺爺為“中國夢”點上最后一筆。習爺爺對孩子們說:“中國夢要靠你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要靠你們接力奮斗,還是你們來點這一筆吧。”看到這里,我暗自下定決心,我要堅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學習,用勤勞、智慧的雙手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美好的生活屬于你們,美麗的中國夢屬于你們。”這是習爺爺對我們少年兒童的殷切期待,我們已經做好準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終生,我們是這一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我暗自下定決心,我要堅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學習,用勤勞、智慧的雙手托起偉大的“ 中國夢”。
傾聽信仰 引我成長
黃埔區開元學校 三(8)中隊 王雯萱 指導老師:鄭凱方
海洋在傾聽魚兒的成長,大地在傾聽鳥兒的經歷,天空在傾聽白云的召喚。我傾聽習爺爺的故事,感受他的偉大。
1969年1月13日,年僅15歲的習爺爺獨自一人,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這讓習爺爺感到十分孤獨。到了陜西省延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生活十分不適應,面對糠多糧少的糠菜飯,還有被跳蚤咬得成片的紅包,紅包變成水泡泡簡直痛不欲生。艱苦的生活,完全陌生的環境,其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經過姨姨和姨夫的開導,習爺爺豁然開朗,跟著群眾學做各種農活,再苦再累都不怕,憑著迎難而上的精神,掌握了所有農活。
對于信仰的追求,習爺爺同樣拿出了迎難而上的那股勁。為了加入中國共青團,他寫了8份申請書,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寫了10份申請書。支持他的,是心中對共產主義堅定的信仰。習爺爺在繁重勞動之余還一直在學習,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到了晚上也要點一盞油燈看書,習爺爺還幫鄉親們建了沼氣池,也是陜西有史以來第一口沼氣池。習爺爺說:“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包袱。”
傾聽信仰,引我成長,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我是祖國的新一代,聽完習爺爺的青春成長故事,也讓我豁然開朗。
我作為新時代少年,就應該不畏艱難險阻,大膽地去放飛夢想,要腳踏實地、勤學努力,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少年。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我作為新時代少年,就應該不畏艱難險阻,大膽地去放飛夢想,要腳踏實地、勤學努力。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番禺區舊水坑小學 六(2)中隊 毛婧玥 指導教師:馮敏賢
一個國家的進步,鐫刻著青少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我閱讀了許多關于習近平爺爺的成長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習爺爺青少年時期奮發向上的故事。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爺爺來到陜北梁家河村插隊。在梁家河的七年歲月里,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樹立了為老百姓辦實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理想信念。1974年1月,習爺爺當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一直琢磨著如何能改變梁家河的面貌,改善村民們的生活質量。習爺爺到四川學習考察了沼氣池建造的方法,回來后就開始著手試驗建造沼氣池。然而,難題一個接著一個,遠比想象的多。村民的院落都是打窯洞時用土填起來的,土壤松軟,不適宜挖沼氣池,池子在哪里建?村里村外的路蜿蜒狹窄,運送水泥砂石的架子車沒法走,材料怎么運……但習爺爺沒有放棄,而是想方設法一項一項地解決問題。
習近平爺爺常把青少年記掛心間,十分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成才,激勵新時代少年兒童奮發有為、向陽成長。2013年5月29日,黨的十八大后第一個兒童節前夕,習爺爺來到北京市少年宮,同少年兒童們共度節日;2014年1月,習爺爺來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2014年4月,在新疆疏附縣托克扎克鎮中心小學,習爺爺關心孩子們的雙語教育,與孩子們一同學習;2019年5月,習爺爺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生回信……習爺爺以細致入微的關懷,引導少年兒童在人生旅途上選對路、起好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成長沒有捷徑,唯有在學習與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才能增長本領、增長才干。習爺爺對青少年寄予厚望,希望青少年時刻心系百姓,成為國之脊梁。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家國情懷,感悟榜樣的精神與力量,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成長沒有捷徑,唯有在學習與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才能增長本領、增長才干。
讀書讓人滋養浩然之氣
增城區荔城街第二小學 四(4)中隊 潘芷瑤 指導老師:盤香榮
一個好榜樣,鼓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我們少年勵志成才提供生動的教材。習近平爺爺刻苦讀書的精神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習爺爺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童年時他最喜歡讀《岳飛傳》,岳飛的“ 精忠報國”精神成了他一生追求的奮斗目標。
習爺爺16歲時上山下鄉,從北京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輾轉火車、卡車、徒步,帶著兩個滿滿都是書的大箱子。在他的住處,炕上、桌上都是書。有時吃飯也拿著書,干了一天活后,晚上還點著煤油燈看“磚頭一樣厚的書”,一看就是半宿。
最值得敬佩的是習爺爺“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那時候鄉村可讀的書很少,要“到處找書看”,《浮士德》就是習爺爺找別人借來看的,而且一看就“愛不釋手”,借給他書的人每到趕集的時候就找人傳話讓他還書。
習爺爺在書的海洋里,俯仰古今、學而深思,汲取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智慧,將其融入治國理政實踐中,為中華兒女謀幸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描繪宏偉藍圖,開啟了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習爺爺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祖國今天的盛世是無數革命先驅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以習爺爺為榜樣,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努力做一個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我的紅領巾密語
一個好榜樣,鼓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我們少年勵志成才提供生動的教材。
榜樣
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三(8)中隊 朱梓榕 指導老師:張世軍
習爺爺的話語
溫暖人民心田
打江山守江山守民心
一字字一句句
傳遞著堅定信仰
流露出赤誠滿腔
習爺爺的步履
遍及大江南北
去學校入社區到廠礦
一件件一樁樁
關注著生態發展
掛念著人民冷暖
習爺爺的領航
鼓舞莘莘學子
勤學習練本領展光芒
一天天一年年
汲取著榜樣力量
續寫出未來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