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少年之聲 講新時代故事”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大灣區少先隊員的熱烈追捧,他們的作品從各個層面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本期繼續選登該次活動的部分優秀作品。
新科技賦能紅色力量
——我和廣州紅色史跡這些年
廣東實驗中學 徐寶珞
關鍵詞:新時代科技力量
廣州是一座紅色之城,紅色史跡遍布全城。它們鐫刻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承載著中國人深厚的愛國熱情與民族精神。而今天,在新時代科技力量的賦能中,紅色史跡又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作為一名擁有著四年紅色講解經歷的志愿講解員,我親眼見證了它們日新月異的變化。
三年級開始,我就走進學校旁的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為前來參觀的街坊、游客們進行紅色講解。那一年,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人數達52萬人次。
漸漸地,我發現它變了,變得更大更漂亮了:紅磚壘砌的新的外墻古樸又充滿力量,廳堂的群像浮雕恢弘又大氣。更重要的是,館內科技感十足。
當我講解到第一單元——大會會址部分時,我和游客們一起觀看全息幻影《尋覓中共三大會址》, 中共三大會址被毀、重新發現、修繕保護整個過程清晰而直觀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往樓上走,是第三單元——九天會程,我帶領大家進入全息影像《共識 1923》,沉浸式的場景重現,讓我和游客們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年三大代表們是如何在激烈思想交鋒中達成了歷史的共識。
2022年,我所熟悉的另一個紅色景點——團一大廣場上,又多了一個紅色新地標——團一大紀念館。 它將新的科技手段運用其中,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重現百年前的團一大開會情景,將百年前的一代青年人追求真理、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還原呈現出來。紀念館還采用了不少前沿技術,設置了一系列適合開展青少年紅色教育的互動展項。展覽通過照片圖片、文物實物、音視頻資料,運用觸摸、可視、互動、體驗等技術,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項目,對團一大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動進行情景再現。
2022年暑假,我又擔任了廣東紅領巾巴士講解員。你們知道嗎?紅領巾巴士也是充滿了科技感。買票?不存在的,“滴一滴”就可以;意猶未盡?沒關系,車上的視頻化呈現還有更多的紅色故事。
是的,廣州的紅色場館科技賦能,給紅色傳播插上了技術的翅膀,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紅色場館參觀、學習。而我也在這一次次的講解中,種下了紅色的種子,生根發芽、汲取力量,從一個小豆丁成長為一名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全國優秀少先隊員。
小小講古佬
廣東仲元中學附屬學校 二(4)中隊 吳子樂 指導老師:彭偉
關鍵詞:粵語講古
“大家好,我叫吳子樂,今年8歲。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一個《西游記之真假美猴王》!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每次回想起去年暑假在一次語言藝術比賽總決賽舞臺上的“粵語講古”表演 ,我都特別自豪,那次比賽我獲得了組別最高分的金獎“印章”。因此,我也得到了一個新外號——“小小講古佬”。
什么叫“講古佬”?“講古”顧名思義就是講故事,而“粵語講古”則是講古藝人用廣東方言對小說或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和講演的一種語言藝術。這種表演形式深受粵港澳地區老百姓的喜愛,但是隨著一些講古藝人的隱退和去世,粵語講古正面臨后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局面。
媽媽說,以前每逢中午十二點,街頭巷尾總會傳來:“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的聲音,當這個聲音一響起,大家都會暫時放下忙碌,坐下來,細細地品味著電波中傳來的粵語講古——長篇小說連播。
聽著媽媽的講述,我對這些“講古佬”也十分感興趣,于是叫媽媽找到我最愛看的《西游記》粵語講古版本,由粵語講古大師林兆明播講。雖然只能聽到聲音,但是故事情節活靈活現,仿佛孫悟空、豬八戒等書中人物都——出現在眼前。
從此,我就迷上了“聽古”。聽多了就發現,廣東方言里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運用好了,長輩們會嘖嘖稱奇,不小心用錯了,會讓人捧腹大笑。悄悄告訴大家,我還暗暗地許下愿望,希望以后能成為林兆明大師的接班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傳承中華文明是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粵語講古”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希望“講古佬”可以一直存在,我更希望日后自己也能成為“講古佬”中的佼佼者。
想知道我能否成功嗎?那就“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了!
“一帶一路”大愛相隨
關鍵詞:絲路精神
白云區三元里小學 四(3)中隊 哈吉依曼 指導老師:譚治婷
“你好!”(普通話)
“大家好!”(粵語)
我叫哈吉依曼。看見這個名字的人都會問我:“你是少數民族嗎?你是外國人嗎?”我都會很驕傲地告訴大家:“我的爸爸是阿拉伯人,我的媽媽是中國人。我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時時刻刻謹記著習爺爺的教導,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而我心中的第一位先鋒,就是我的爸爸Wadhah,他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留學生。碩士畢業后,他留在廣州工作,為家庭、事業和夢想而奮斗。
“爸爸,你的夢想是什么呀?”
“寶貝,在兩千多年以前,絲路漫漫,駝鈴聲聲響徹絲綢之路,駝隊越過沙漠,穿越歷史,連接著世界,帶著絲綢和東方文明,去我們在阿拉伯的故鄉。2013年秋天,習近平爺爺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深化中國與阿拉伯全面合作鋪就了全新大道。我的夢想就是成為那峰走在新時代中阿絲綢之路上的駱駝。”爸爸說,他要見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與繁華。
爸爸熱愛中國,同時也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故鄉。他說是新時代的中國賦予了他一個偉大而平凡的夢想。爸爸的故鄉經歷過幾年內戰,大家不僅失去工作,每天還穿梭于子彈炮彈之間。直到內戰結束,爸爸看著滿目瘡痍的家鄉,更加堅定了他要當“一帶一路”上那峰駱駝的信念。他為了和平、為了家鄉的父老鄉親、為了重建家園、為了中阿友誼的發展默默努力著。
爸爸努力學習國際貿易知識,經常往返中阿兩地,為國際客戶采購商品和推廣中國的優質產品。我也曾跟他參加過廣交會,琳瑯滿目的“廣貨爆款”備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客商的追捧。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我也要當一峰小駱駝。爸爸告訴我,曾被譽為紅海“三大港”之一的阿拉伯塞林港遺址,在“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下重現昔日輝煌。而我成長的地方——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之城,必將進一步造福沿線國家。我們趕上了一位偉大的時代,我們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者,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見證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家國天下,從愛出發”是我的校訓。我的家,流淌著中阿的血液,也是絲路精神的血液。習近平爺爺說:“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我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個有夢想有擔當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__
新能源公交暢想曲
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 梁方圓 指導老師:龔雪梅
關鍵詞:新能源公交車
“開了,開了,哇塞,好棒!”,我興奮地喊著,即使瞪大了眼睛,也還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用。眼前,路邊的林蔭道像一幅畫卷徐徐展開,有那么一瞬間我以為來到了美麗的大自然,但車輛上方的行車屏幕,車頭兩端像觸角般的攝像頭和雷達,以及緩緩打開的自動車門,都在告訴我——原來,我是坐在廣州試行的無人駕駛新能源公交車里。真是車在道上行,人在畫中游啊!
下車后,我感慨地跟媽媽說:“要是廣州的公交車都能這么先進,那該有多好呀!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被公交車巨大的引擎聲嚇一大跳。”媽媽笑著說:“那你還記不記得有一次公交車啟動時你沒有扶好,小腦門上撞了一個大包,還哭好久的鼻子呢?”“嘿嘿”,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媽媽,我還想坐一次新能源公交車”,我若有所思地說。媽媽說:“綠色出行,我們就坐新能源公交車回家吧!”
上了車,媽媽打開手機羊城通APP,“嘀”一聲就掃碼買了票。我們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現在的新能源公交車啟動時非常順滑平穩,在等紅綠燈時還會自動斷電,車廂里更加安靜,也更加環保;遇到有上下車不便的乘客時,司機打開側跪功能,降低前后門高度。媽媽告訴我,中國的新能源公交車去年“開進”卡塔爾世界杯,全球電動公交車 98%都是中國制造的。
哇塞!中國的新能源技術真了不起!我欣喜地望著車窗外的藍天白云,漸漸進入了夢鄉。我夢見在縱橫交錯的馬路上,有各式各樣的無人駕駛新能源公交車在眼前飛快穿梭,有的像蝴蝶,有的像甲蟲,還有的像飛魚……
我經常聽大人說“詩和遠方”,以前不太懂,現在漸漸明白,詩和遠方也許就是生活家常,是我乘坐的一輛從傳統的公交車,變成現代化的新能源車;是我熟悉的街道,從破舊到簇新的變遷;是我的家從狹窄灰暗的小平房,到寬敞明亮的電梯房。這些不僅僅是我家鄉的變化,也是新時代中國的蓬勃發展!
小小的我,心中也有大大的夢想,那就是學好本領,長大后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花都區黃廣鳳凰北小學 三(2)中隊 鄭靈溪 指導老師:彭妮樂
關鍵詞:智慧農業
一顆小小草莓的背后也有大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叫做科技!
去年暑假,爸爸帶著我和農村來的表姐表弟一起去空中草莓園摘草莓。一進園,他倆就嘖嘖稱奇:“種在半空中的草莓,好像科幻電影!”只見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從升降式機械設備中探出頭來,散發著陣陣清香。一旁的爸爸解釋說:“這種高科技農業,也叫智慧農業。”我納悶地看向爸爸:“這個‘智慧是像我們人類一樣聰明嗎?”爸爸摸了摸我的頭回答:“不錯。這里的草莓澆水、施肥都是由電腦控制,自動加水、加營養液。不就像人類一樣聰明嗎?”
表弟看著嬌艷欲滴的草莓好奇地問:“那這樣又大又紅的草莓甜嗎?”爸爸說:“它們可都是純天然的有機水果。不信你試試!”表弟立馬跳起來摘了一顆直接放進嘴里,大呼:“真甜!像蜂蜜一樣甜!”表姐則有一些疑惑:“廣州這種大城市為何要發展智慧農業?”爸爸笑著說:“大城市人多,需要的農產品也多,如果都從外地運過來成本很高。城市市民要吃上新鮮菜只能靠本地的‘菜籃子,我們花都區就有10個省級‘菜籃子生產基地!”表弟接著爸爸的話說:“這不就是科技的力量嗎?不需要很多種菜的人,種菜的人也不辛苦,瓜果蔬菜還能又大又甜又好吃!”
我也摘了一顆草莓吃起來,心想,如果農村的爺爺奶奶也能用上這種高科技,那他們就不用起早貪黑地干農活兒了。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安慰我說:“我們國家現在不僅在城市推行智慧農業,在廣大農村也開始逐步推廣,像無線灌溉、無人機噴灑、物聯網等等高科技都開始普及!”
我問爸爸:“這是不是就像習爺爺說的那樣,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爸爸點了點頭,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我們所吃的一稻一蔬一果,不僅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更煥發著現代科技的魅力!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一定要學好本領,成為智慧農業路上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