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歡 周曉蕊
1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分院藥劑科 300170;2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
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屬于臨床上多發(fā)于T2DM患者的合并性疾病,患者臨床上除表現(xiàn)多食、口渴等癥狀外,還合并有腹部脹滿,肝區(qū)不適等不良癥狀,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否則隨著病情的進展易導致肝腫瘤、肝硬化等不良后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生存健康有嚴重的影響[1]。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常在常規(guī)的降糖治療基礎上給予吡格列酮進行治療,其主要作用機制在于可對機體的胰島素進行調控,在發(fā)揮降糖作用的同時,對機體的肝功能進行保護,抑制病情的進展,但單一的吡格列酮對于肝功能的保護效果不夠顯著,進而使得患者對于其治療的依從性較低,臨床應用受限。度拉糖肽屬于一種新型的人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其可對機體內胰島素的信號通路進行調節(jié)來改善機體的糖脂代謝水平,且可降低肝細胞的脂肪變性,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故本文旨在探討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采用度拉糖肽治療對其糖脂代謝及肝功能的影響,現(xiàn)進行如下闡述。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80例,依據(jù)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8.29±5.33)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25~28kg/m2,平均BMI(27.00±0.52)kg/m2。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8.31±5.30)歲;BMI 25~30kg/m2,平均BMI(27.02±0.48)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對比。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診斷標準:依據(jù)《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關于T2DM的診斷標準及《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4]中關于NAFLD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血清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7.5%~15%者;BMI>24kg/m2者;對本研究相關內容均知悉且在相應紙質文件上簽字確認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有免疫功能障礙者;妊娠哺乳期婦女等。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前提下給予吡格列酮治療,即于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的疾病相關知識普及,合理膳食,適當運動,并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0.25g/片,昆山培力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474)初始劑量0.5g/次,1次/d進行治療,當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時可給予1g/次,3次/d口服治療,另給予鹽酸吡格列酮片(規(guī)格:15mg/片,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60)15~30mg/次,1次/d,口服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度拉糖肽注射液(規(guī)格:0.75mg∶0.5ml,Vetter Pharma-Fertigung GmbH &Co.KG,注冊證號S20190021)進行皮下注射聯(lián)合治療,初始劑量為0.75mg/周,當患者臨床血糖改善效果不佳增加劑量至1.5mg/周。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于治療后參照《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管理專家共識》[5]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比較,顯效:經(jīng)檢測臨床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水平且醫(yī)學影像學檢測結果顯示肝臟形態(tài)學恢復正常,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經(jīng)檢測臨床肝功能指標下降到治療前的2/3且醫(yī)學影像學檢測結果顯示肝臟形態(tài)學有所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經(jīng)檢測臨床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水平且醫(yī)學影像學檢測結果顯示肝臟形態(tài)學無變化,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1-無效率。(2)糖脂代謝: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ml放置于采血管中靜置沉淀后,以3 500r/min,15min進行離心取上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市新產(chǎn)業(yè)生物醫(y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02220252,規(guī)格:Biossays 240 Plus)檢測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比較。(3)肝功能: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ml,血清制備方式同(2),檢測方法同(2),對血清中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酰轉肽酶(GGT)水平進行檢測比較,另采用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檢測患者的肝硬度值(LSM)和脂肪受控衰減參數(shù)(CAP)并進行比較。(4)安全性:于治療期間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且,包括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便秘、呼吸道感染。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713,P=0.030<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糖脂代謝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FBG、2hPBG、TC、TG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比較
2.3 肝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AST、ALT、GGT水平及CAP、LSM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肝功能比較
2.4 安全性 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總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500,P=0.479>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安全性比較[n(%)]
臨床上對于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常采用單一的吡格列酮進行治療,其作為一種胰島素增敏劑,可降低胰島素的抵抗作用,降低肝糖的輸出來達到治療效果,但大量用藥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水腫等不良現(xiàn)象,故臨床上需采取其他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度拉糖肽除可作用于機體中的脂肪細胞降低胰島素抵抗外,還可對機體的肝功能進行保護,提升臨床效果。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總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度拉糖肽應用于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可以提升臨床治療的效果,且無較大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與張文龍等[6]研究結果基本一致。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進展及嚴重程度與機體內的糖脂代謝水平為顯性相關,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對機體的肝功能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FBG、2hPBG、TC、TG屬于機體內常見的糖脂代謝指標,當其在血清中水平出現(xiàn)異常時,可表明機體的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細胞受損,胰島分泌功能出現(xiàn)異常,進而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若不及時加以控制,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對機體的肝功能產(chǎn)生影響,進而促使T2DM合并NAFLD的發(fā)生,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度拉糖肽作為GLP-1受體激動劑,其可調節(jié)患者的體質量及血糖水平,穩(wěn)定血脂代謝,降低肝功能的損傷程度,主要作用機制在于:GLP-1受體激動劑可直接與肝細胞中的GLP-1受體進行結合,抑制肝細胞的變性,抑制機體的內源性葡萄糖生成,進而提升對于肝葡萄糖的攝取,此外,其還可對胃腸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降低胃腸的蠕動功能,進而抑制胃腸對于脂肪的吸收作用,最終發(fā)揮改善糖脂代謝,保護肝功能的效果,其對肝功能的保護作用也與其對于機體炎癥反應的抑制有一定的關聯(lián),當機體的炎癥反應被抑制時,可降低肝細胞的損傷,進而保護肝功能[7]。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FBG、2hPBG、TC、TG、AST、ALT、GGT水平及CAP、LSM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度拉糖肽應用于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可以調節(jié)糖脂代謝水平,改善肝功能,與徐平等[8]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度拉糖肽應用于新診斷T2DM合并NAFLD患者,可調節(jié)糖脂代謝水平,改善肝功能,提升臨床治療的效果,且無較大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