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強 王偉偉
1 河南省臨潁縣婦幼保健院 462600;2 臨潁縣中醫院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多發于秋、冬季節,多是因病原體侵入、病毒感染所致,屬臨床兒科常見病癥,以鼻塞、咳嗽、咽痛、發熱等為主要表現,若病情未獲得有效控制,可引發結膜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病癥,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健康[1-3]。目前,臨床針對URTI患兒主要通過物理降溫、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醫治療為主,雖能緩解病情,但不良反應多[4]。近年來,中醫藥在URTI治療中受到臨床廣泛關注。中醫認為,URTI屬“感冒”范疇,主要病機在于肺氣失宣、衛表不和,故主張以疏風解表、導滯清熱、燥濕化痰之法治療[5]。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白貝止咳糖漿均屬中成藥制劑,前者具有疏風解表、導滯清熱之功,后者具有止咳化痰、清熱潤肺之效。但目前應用上述2種藥物聯合治療URTI患兒效果如何,臨床尚未見報道。基于此,本文選取我院104例URTI患兒,旨在探究上述2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學倫理會批準,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104例URTI患兒,進行前瞻性隨機平行對照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A組(n=52)、B組(n=52)。其中A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9.03±0.84)歲;病程1~4d,平均病程(2.52±0.28)d。B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8.96±0.86)歲;病程1~5d,平均病程(2.60±0.25)d。2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西醫URTI相關診斷標準[6];體溫≥37.4℃;基本生命體征穩定;伴鼻塞、咳嗽、咽痛、發熱等癥狀;符合中醫風熱證URTI相關診斷標準[7];主癥:少言懶語,發熱,噴嚏,鼻塞;次癥:惡寒口干,肢體酸痛,咳嗽,頭脹痛;苔白,舌尖紅;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其他部位感染;嚴重惡性腫瘤;肺結核;依從性差;精神病癥史;嚴重器質性病癥;合并化膿性扁桃體炎、哮喘;自身免疫性病癥;血液系統病癥;近3個月存在抗生素治療史;過敏體質。
1.3 方法 2組均予以常規對癥支持,包括抗感染、物理降溫、止咳化痰、營養支持等。B組接受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154)治療,2g/次,3次/d。A組于B組基礎上聯合小兒白貝止咳糖漿(吉林草還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2020176)治療,口服,6~7歲者,10ml/次,3次/d;>7歲者,15ml/次,3次/d。2組持續治療7d。
1.4 觀察指標 (1)2組臨床療效,均于治療7d后評估。治愈:體溫復常,鼻塞、咳嗽咳痰、流涕等癥狀消失;好轉:上述癥狀及體溫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無效:未及上述標準;治愈、好轉計入總有效。(2)2組治療前、治療7d后中醫證候積分(主癥:少言懶語,發熱,噴嚏;次癥:惡寒口干),主癥以重、中、輕、無分別計6分、4分、2分、0分;次癥以重、中、輕、無分別計3、2、1、0分。(3)2組癥狀消退時間(發熱、咽痛、咳嗽、鼻塞)。(4)2組治療前、治療7d后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降鈣素原(PCT)水平,取靜脈血4ml,3 000r/min轉速持續離心10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5)2組治療前、治療7d后淋巴細胞亞群指標(CD3+、CD4+、CD4+/CD8+)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貝克曼庫爾特,DxFLEX)測定。

2.1 臨床療效 A組總有效率為94.23%,較B組的80.77%高(χ2=4.308,P=0.038<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中醫證候積分 治療7d后2組少言懶語、發熱、噴嚏、惡寒口干積分較治療前降低,且A組較B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治療7d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2.3 癥狀消退時間 A組發熱、咽痛、咳嗽、鼻塞消退時間較B組短(P<0.05),見表3。

表3 2組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2.4 血清sIL-2、IL-6、TNF-α、PCT水平 治療7d后2組血清sIL-2、IL-6、TNF-α、PCT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A組較B組低(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治療7d后血清sIL-2、IL-6、TNF-α、PCT水平對比
2.5 淋巴細胞亞群指標 治療7d后2組CD3+、CD4+、CD4+/CD8+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A組較B組高(P<0.05),見表5。

表5 2組治療前、治療7d后淋巴細胞亞群指標對比
中醫認為,URTI屬“風熱”“感冒”“咳嗽”“咽痛”等范疇,主要因感受暑、寒、濕、風、火、燥六淫之邪,小兒肺常不足,衛外不固,腠理空虛;肺主皮毛,以口鼻為竅,當氣候冷熱失常,則外邪自口鼻而入,以致肺衛被邪所困,客于肺臟,故見咳嗽、發熱、咽痛等上焦癥狀[8]。《靈樞》曾有云“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獨傷人也”[9]。因虛邪之風,兩虛相得,與其身形,乃客其形,病變在肺,可累及脾、肝,衛陽郁滯阻肺氣,不得宣散,故中醫治療專攻其病位,主張以清熱宣肺、疏風解表、導滯清熱、燥濕化痰為主要治療原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主要是自薄荷、梔子、豆豉、黃芩、連翹、厚樸、柴胡、甘草、青蒿、荊芥、大黃、檳榔、赤芍、半夏提取而來,其中薄荷、荊芥、連翹可散結消腫、發熱解汗、清熱解毒、祛風解表;黃芩、梔子、赤芍可清熱涼血、瀉火利膽;青蒿、大黃、半夏、厚樸、檳榔可攻積滯、清濕熱、降逆止嘔、燥濕消痰;柴胡、甘草可退熱截瘧、和解表里、清熱導滯;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宣肺、疏風解表、導滯清熱之功。小兒白貝止咳糖漿主要自平貝母、半夏、瓜蔞、白屈菜提取而來,其中瓜蔞可理氣寬胸、潤肺祛痰;白屈菜可止咳止痛、清熱解毒;平貝母可止咳化痰、清熱潤肺;半夏可燥濕化痰;諸藥配伍,共奏止咳止痛、清熱解毒、燥濕化痰之效。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半夏可緩解平滑肌痙攣狀態,具有顯著鎮咳、祛痰作用[10];白屈菜主要成分是原鴉片堿及白屈菜堿,可對支氣管等平滑肌痙攣產生明顯抑制作用,同時還可發揮顯著抗病毒、抗炎、抗菌、提升機體免疫力等效果[11];瓜蔞富含氨基酸,具有顯著祛痰作用[12];平貝母所含生物堿具有緩解機體氧化應激、抗炎作用,同時,能發揮明顯平喘、止咳、祛痰作用[13]。本文中,A組治療后總有效率較B組高,少言懶語、發熱、噴嚏、惡寒口干積分較B組低,發熱、咽痛、咳嗽、鼻塞消退時間較B組短(P<0.05),提示,小兒白貝止咳糖漿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合治療URTI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兒病情恢復,縮短其康復進程。
另有研究指出,URTI發病機制與機體炎癥細胞浸潤、炎性通路激活、免疫應答等關聯密切[14]。CD3+、CD4+、CD4+/CD8+為臨床評估機體免疫功能常用指標,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狀態。血清sIL-2、IL-6、TNF-α、PCT均屬炎性因子,其可對機體黏膜及內皮細胞造成影響,加重患兒病情。本文中,治療后A組血清sIL-2、IL-6、TNF-α、PCT水平較B組低,CD3+、CD4+、CD4+/CD8+水平較B組高(P<0.05),由此客觀證實,小兒白貝止咳糖漿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合治療URTI患兒可有效緩解機體炎性反應,提升免疫功能。筆者認為,這可能在于小兒白貝止咳糖漿中白屈菜、平貝母具有顯著增強免疫等作用,可提高機體溶菌酶及淋巴細胞亞群數量,繼而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另外,半夏、瓜蔞可祛風化痰,而痰液富集病原體,及時將其排出體外,可降低其對上呼吸道產生的刺激,減少炎性因子分泌,緩解機體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小兒白貝止咳糖漿聯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URTI可進一步提升療效,緩解機體炎性反應,促進患兒病情恢復,提升免疫功能,縮短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