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佳

“就是這項‘接地電阻在線實時監測監控技術,在去年8月獲得美國的專利權后,又獲得‘一帶一路沿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等8個國家的專利權。”山西全安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郭春平自豪地展示著專利成果,而且對這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充滿信心,“如今,這項技術的核心部分已應用在汾西礦業集團水峪礦及雙柳礦、華陽集團1礦2礦及新景礦、潞安化工集團新元礦和5礦及常村礦等多個煤礦,不僅服務煤礦安全,也給公司帶來不錯收益,相信未來會創造更大效益。”
全安公司是一家專業開發煤礦電氣安全專利技術產品的發明創造型小微企業,屬于“專精特新”企業。創辦至今20多年來,依靠發明創造、專利技術,不斷發展壯大、強筋健骨,贏得生存空間和競爭優勢,注冊資本從5.45萬元增長到3000萬元。
全安公司成功的背后是“駿馬拉小車”發展模式。“‘駿馬拉小車是我在創業初提的生存之道,這么多年來一直靠這個模式發展壯大。科技型小微企業好比一輛‘小車,公司董事長就是‘拉小車的‘駿馬,掌控著方向,‘專利和‘標準是兩個車輪,全體職工一起推著‘小車闖市場實現就業。”郭春平說,科技型小微企業這輛“小車”,靠一個專利車輪、一個標準車輪,由科技人才推動前行,才能在市場里走得平穩走得快。目前,全安公司有40余項專利,技術發明創造轉化形成10余種有競爭力的產品,成功在廠礦中應用,實現了近千萬的銷量,為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繳稅2000萬元,安置就業20余人,為代理商、配套加工廠家等提供眾多就業崗位。
依靠技術發明在市場中立足,成為全安公司的發展之道。郭春平首創“抗違章技術”,深耕抗違章研究20余年,創造出智能抗違章保護技術系統,創立了抗違章技術理論體系,完成了約80萬字的《抗違章技術理論及應用》專著,概括出“想違章違不成,即使違章也造不成事故”的抗違章理念,這套“抗違章”理論體系為我省煤礦安全生產作出重要貢獻。郭春平分享說:“市場競爭中,發明創造永無止境,我在此基礎上深耕抗違章技術,不斷實現技術升級,從1.0版本到如今的4.0版本。”20多年來,抗違章技術系列產品應用在45萬臺設備上,為預防違章帶電作業事故作出重要貢獻。經有關部門分析計算,這項技術大大減少了煤礦事故和人員傷亡,因此全安公司也被命名為“安全生產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
“駿馬拉小車”模式,根本是人才支撐。全安公司員工20余名,絕大多數是科研人員,以郭春平為研發領軍人,形成了一個研發團隊,累計發明40余項專利,其中5項獲美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30多個國家專利權,曾獲山西省專利一等獎和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中國專利獎等多個獎項。
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據郭春平介紹,與其他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模式不同,全安公司發展有獨到之處,“作為一個小微企業,購買大型加工設備進行規模生產,投入巨大,我們根本負擔不起。于是,公司選擇把機加工交給其他企業,我們只控制研發、銷售、服務及涉及‘安全標志的部件及裝備生產,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全安公司用新技術、新發明來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模式,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沒有后顧之憂,更容易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郭春平說:“全安公司作為發明創造型小微企業,最重要的基因是創新,最核心的資本是人才,這是公司核心競爭力。”下一步,全安公司將以創新發展智能化抗違章技術為主線,加大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努力推動抗違章平臺、人工智能及移動通信技術深度融合,取得更多叫得響的專利成果、產品成果,鞏固并發揮公司“單項冠軍企業”的鮮明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