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互聯網技術和創新全球化帶來的深刻變革下,創業主體正在從“精英”走向“萬眾”,伴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作為“雙創”升級版重要抓手的眾創空間建設呈現加快擴圍態勢。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眾創空間”,面向小微創新企業和個人創業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
眾創空間旨在形成全要素、多維度、寬領域、深層次的創業服務生態系統。在定位方面,我國的眾創空間表現形式各異,服務功能體系逐漸由單一維度擴展到多維度,橫向擴充與縱向發展相結合,旨在打造全鏈條、全要素、全品位與多方位的創業服務生態系統進而為促進新創企業發展服務。“雙創”活動的推進離不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支持,眾創空間生態系統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大規模集聚資源,通過創新創業的方式構建起要素集聚的聯合體,實現驅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可以在一個完善的體系內將各類創新創業資源、服務要素有效整合,形成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服務體系。
由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與其他類型的生態系統相比具有獨特優勢,與傳統類型生態系統相比,具有自組織結構、無邊界形式以及互聯網化特征,使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既可以如同杭州夢想小鎮一般在地域上聚集,又可以如同創客工廠一般分散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域,因而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部的創業與孵化活動,不僅在生態系統內部發生著復雜的網絡化鏈接模式,同時與生態系統外部各類實體與虛擬利益相關者無時無刻不發生著復雜網絡信息交換,因而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具有典型的無邊界結構與網絡化特征。《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在系統視角下研究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演化路徑,探索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多層次嵌套網絡模型及子網絡協同演化路徑,分析新技術范式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子網絡共生演化軌跡的影響,研究動態環境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子網絡共生演化過程中對不同路徑和關鍵節點以及對共生單元、要素和環境等的要求,拓展了系統理論的應用范圍。
從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準確界定與現狀描述,到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多層次嵌套超網絡模型及子網絡協同演化路徑的精準分析,再到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機制、演化趨勢及治理機制深入探索,《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不僅清晰揭示了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最新研究進展,而且十分難得地闡述解釋了我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發展過程中的演化及治理機制,充分顯示了我國學者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這一研究領域中的寬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