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 陳彥夫
按照省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大興調查研究的統一安排,近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施小琳圍繞“統籌推進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增強產業科技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專題,深入在蓉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單位開展調研。6月20日,施小琳召開主題教育課題調研座談會,推動課題研究再深化。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教育和產業等方面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營造創新生態、激活創新主體、構建創新平臺,以高水平科技供給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副書記陳彥夫出席會議。
會議通報了主題教育牽頭課題調研相關情況。東方電氣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總經理吳建東、文瀾智谷中試產業示范基地首席技術官葉銳、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西南中心副主任林松、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恒、成都唐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益忠、成都鼎興量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靳軍、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試平臺創始人胡勝全、成都科創投集團董事長裴玉生先后發言,圍繞“堅持科技創新賦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提出系列意見建議。施小琳仔細傾聽互動交流,向大家為推進創新創業創造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要求有關部門逐條梳理、認真研究、充分采納。
施小琳在講話中說,黨的二十大作出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明確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都科教、產業、開放、市場等資源富集。近年來,我們錨定“制造強市”“科技強市”“產業強市”目標,依托在蓉科研機構、大學院所、科創企業,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了一批高能級產業集群,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平臺,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和產業創新基礎。推動既定目標實現,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專業性、系統性、協調性,堅持問題導向,借鑒先進經驗,拿出務實有效政策措施“干貨”,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創造性積極性,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難點堵點,讓全社會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施小琳指出,要著力于創新創業生態營造,推動各類主體激活、相互耦合。加強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動合作,做大重產基金和科創投基金規模能級,強化科學家、工程師、工匠人才和技術職業經理人等引進培育,健全引才、育才、留才政策體系,完善科研項目“揭榜掛帥”機制,推動各類創新主體互動合作和創新要素高效集聚。要著力于體現市場檢驗導向,提升產業建圈強鏈能級水平。發揮有效市場作用,形成創新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完善高品質功能服務平臺,以更精細、更專業、更綜合的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痛點,加速推進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創業孵化,不斷完善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產業基金、領軍人才等“5+N”產業生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增強產業體系活力和競爭力。要著力于體現科學精準,構建務實管用的評價激勵機制。發揮好有為政府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高創新組織和產業組織能力,打造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和“揭榜掛帥”對接平臺,鼓勵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聯動創新。健全科技成果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規范,集成各類要素供給,積極推動全市重點科技項目、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扶持政策落地落實。要著力于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推動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提升。聚焦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趨勢新賽道,以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務實舉措,統籌新型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城市智慧治理等工作,以點帶面打造新場景新業態,謀深篤實全面優化城市創新發展良好環境。
市領導劉筱柳、杜海波出席。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