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沒有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就沒有當下的牢不可破的紅色江山,也不會有令人欣喜的大好局面。
最新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
文章指出,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大量事實表明,一個政黨喪失了理想信念,就會失去精神紐帶,成為烏合之眾,遇到風浪就作鳥獸散了;一名黨員干部丟掉了理想信念,就會丟掉政治靈魂,遇到考驗就會敗下陣來。
執政黨在和平時期,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最大的考驗無疑是腐敗與反腐敗。“腐敗是最容易導致政權顛覆的嚴重問題”——習總書記高屋建瓴,深刻告誡全黨,并特別指出,年輕干部必須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經常對照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最緊要的是守住內心。古人講:“心不可亂,則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
習總書記這些殷殷之語,對年輕干部既提出了要求,又敲響了警鐘,可謂語重心長,寄予厚望。
年輕干部歷來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繼承者。毛澤東曾說,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因素。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102年的歷程,在漫長的崢嶸歲月里,我們的黨遇到過許多意想不到的艱難困阻,經受過數不清的生死考驗,但在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共同奮斗和齊心努力下,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黨旗始終保持不褪色,不變色。這其中既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也有一代代年輕干部的繼往開來。可以說,沒有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就沒有當下的牢不可破的紅色江山,也不會有令人欣喜的大好局面。
檢驗年輕干部是不是“棟梁之才”,除了要看政治上的表現,很重要的方面是要看政績。政績好壞,直接反映出一個領導者的能力、素質、水平。因此許多年輕干部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證明自己,同時也讓組織上檢驗自己,讓群眾認可自己。這應該是絕大多數年輕干部的初心和奮斗目標,也是黨性的具體表現。
然而,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年輕干部隊伍也不是鐵板一塊。正如習總書記一針見血指出那樣,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做事動機并不那么純正,把干事和個人名利捆綁在一起。有的為了獲取升遷資本,重顯績輕潛績、重面子輕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為了迎合上級、討領導歡心,熱衷于打造領導“可視范圍”內的項目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有的為了給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喜歡“作秀”而不是“做事”,熱衷于“造勢一時”而不是“造福一方”。有的有了一點成績,就伸手向組織要回報,如果三五年沒有動靜就覺得組織上虧待了他。
這些年媒體不斷曝光的腐敗案件中,不乏年輕干部。表面上他們“盡心盡力”為事業,實則是“一心一意”為自己。這種人不但成不了“棟梁”,還會毀了我們的千秋大業,必須及時識破,及時清除。同時要加大對年輕干部的培養教育,實現習總書記的期望:年輕干部要成為棟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正所謂“有才無德會壞事,有德無才會誤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