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大漠騰空而起,飛向太空。之后三年又發射了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直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載人空間飛行。
這背后需要的是極大的勇氣。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員,其中27人在執行任務或訓練時罹難。當時,大家都為中國航天員的心理承受能力感到擔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參訓的全部14名備選航天員遞交了請戰書:“再大的風險也動搖不了我們征服太空的決心。”
2008年,神舟六號,費俊龍、聶海勝進入太空,實現多人多天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出征太空;9月27日,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密切配合下,翟志剛完成中國人的首次太空行走,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國家。“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如今聽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2021年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升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緊隨其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天和”核心艙先后迎來3艘“天舟”貨運飛船和3艘“神舟”載人飛船的訪問,并與“問天”實驗艙成功交會對接。
適用主題:飛天夢;創新;勇氣;探索永無止境……
運用示例: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如今,中國空間站建成在即,這將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開拓性貢獻。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穩更遠,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之夢將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