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一則大學生宣傳母校——云南農業大學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他站在田地里做宣傳,背后是簡陋的環境和轟隆隆的機器聲。他努力強調“不用天天挖地”,同時叫他身后耕地的同學小聲點。視頻發出后,被網友形象地吐槽為“招生減章”。
與大熱的金融、計算機等專業相比,農林類的專業一直被視為“冷門”,農業大學更是“冷門大薈萃”。很多家長和考生對于這類專業和院校不太了解,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現代化農業需要的是高層次、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學習農業,投身農業,用所學所研的科學知識,推動農業發展,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讓生態環境變得更好,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適用主題:鄉村振興;腳踏實地;青年學習……
運用示例:“不用天天挖地”這種宣傳視頻,讓更多人了解到農學專業的內容。學農學,要下得了地,也進得了實驗室;吃得了苦,也沉得住氣。只有那些真心熱愛農業,不怕困難和挑戰的年輕人,才會看到要挖地也不會跑,知道會曬得黢黑也不在意,全力以赴地投身農業學科。也正是這樣的學生,才是當代農業院校想要吸收和培養的人才!專業選擇,應該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綜合考量,需得摒棄那些無價值信息的干擾,作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