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漯河市中心醫院(河南 漯河 462005)
偏頭痛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據相關調查,全球約有13億偏頭痛患者,男性人數約為女性人數的1/3,疼痛部位及時間長短不一,雖然發病原因未明,但可引起惡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為患者帶來嚴重的疾病負擔[1-2]。既往研究認為偏頭痛與顱內動脈血流相關,Willis環主要對供應腦組織的動脈進行血液調配,以防大腦血液循環不足或過剩,而Willis環結構變異率較高,是導致患者發生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3-4]。同時也有研究認為偏頭痛由原發性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因炎癥性神經肽的釋放增加所致[5-6]。所以,本文主要探討偏頭痛與Willis環變異和炎癥介質的相關性研究,為偏頭痛患者的治療提供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7例偏頭痛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91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偏頭痛防治指南》[7]中偏頭痛的診斷標準;(2)一周內未服用任何相關治療藥物;(3)無心理障礙及精神疾病。排除標準:(1)腦腫瘤患者;(2)認知障礙者;(3)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者。觀察組中男52例,女35例,年齡25~56歲,平均(39.15±8.71)歲。對照組中男49例,女42例,年齡26~55歲,平均(39.25±8.67)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門子公司3.0T超導型核磁共振儀進行頭顱核磁共振檢查。采集所有患者靜脈空腹血5ml,分置于兩個促凝試管中,3000r/min離心10min,提取血清于-70℃保存檢測,HCY含量采用熒光免疫法檢測,CRP濃度使用散射比濁法測定。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Willis不完整性發生率比較,HCY含量、CRP濃度比較及相關性分析。
(1)Willis不完整性發生率比較:通過頭顱核磁共振檢查,比較兩組Willis環不完整、前部不完整及后部不完整情況,判定標準:Willis環不完整:任意血管缺如;前部不完整:雙側大腦前動脈、前交通動脈及雙側頸內動脈缺如或變異;后部不完整:雙側后交通動脈及雙側大腦后動脈缺如或變異。
(2)兩組HCY含量及CRP濃度比較:HCY正常范圍5~15μmol/L;CRP正常值5~10mg/L。

2.1兩組患者Willis不完整性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Willis環不完整性及后部不完整性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Willis環前部不完整性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Willis不完整性發生率比較[n(%)]
2.2兩組HCY含量及CRP濃度比較 觀察組HCY含量及CRP濃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HCY含量及CRP濃度比較
2.3觀察組HCY、CRP相關性分析 將觀察組兩個指標(HCY含量和CRP濃度)納入Pearson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得出r=0.086,P=0.456。其P值大于0.05所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者無相關性。(見圖1)

圖1
偏頭痛常發病于青春期,隨年齡增長發作頻率越高,疼痛程度更重,更年期后又逐漸減輕,每次持續時間不定[8]。臨床上對于偏頭痛的發病機制存在眾多相關學說,包括三叉神經血管系統激活、血管源性、神經源性、遺傳學說等,其中以三叉神經血管學說為主流學說[9-10]。既往研究認為偏頭痛發作時顱外動脈的擴張可激活神經纖維,并纏繞動脈而延長,引發去極化,導致神經激肽A、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及P物質的釋放,最終形成以肥大細胞脫顆粒、血漿蛋白滲出及血管擴張等一系列為特征的神經源性炎癥,由三叉神經傳遞引發頭痛[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偏頭痛患者Willis環不完整性、前部不完整發生率及后部不完整性發生率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Willis環與偏頭痛存在一定相關性。與余傳勇[12]等學者研究結果相似。分析認為Willis環負責全腦的供血,只有20%~25%的人群具有完整的Willis環,因此在Willis環不完整的情況下,可嚴重影響腦組織缺血的耐受性及代償能力,對于偏頭痛患者尤為明顯。有學者研究發現,Willis環可引發動脈瘤病變,改變血管內的血流動力學,對Willis環不完整患者可增加腦血流速,對顱內局部血管切應力產生提升作用,促進了動脈瘤形成[13]。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偏頭痛患者HCY含量及CRP濃度高于健康人群,提示HCY和CRP是引發偏頭痛的重要指標。與郭豐[14]等學者研究報道一致。HCY與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密切相關,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向半胱氨酸轉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中間氨基酸,而HCY升高與基因缺陷或藥物、飲食等相關。相關研究表明,維生素B12的缺乏,吸煙及飲酒過量也會影響HCY代謝[15]。CRP是人體的保護性蛋白,由肝細胞合成,機體正常時以微量形式存在,而CRP水平是判斷組織損傷較敏感的指標,在炎癥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機體受到感染或損傷時呈現急劇上升狀態,同時可以激活補體,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消滅病原微生物并清除壞死的組織細胞。但通過HCY、CRP相關性分析提示兩者無相關性,也許因為二者都是偏頭痛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偏頭痛與Willis環不完整性發病率存在一定關聯,HCY和CRP含量雖然增高,但兩者無相關性,還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