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

2023-07-15 04:17:42廖英英汪鳳炎
心理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心理研究

廖英英 汪鳳炎

(1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2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南京 210097)

1 引言

“情結” 一詞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Jung)使用,榮格認為情結是有關觀念、情感和意象的綜合體,可以將它形容為“無意識之中的一個結”,后來被弗洛伊德(S.Freud)采納。 弗洛伊德認為情結是一種受意識壓抑而持續在無意識中活動的, 以本能沖動為核心的欲望(趙書霞, 劉立國, 2009)。 由于情結這一概念不僅來自西方心理學, 而且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產生的, 其內涵更多強調“無意識”和“性本能”,故而情結的內涵和類型并不一定適用于中國人(汪鳳炎, 2019b, p.137)。 鑒于此,本文的“情結”指個體對某人或某物有明顯的積極認知,由此對其產生一種很深的情感依戀或高度認同,并伴有相應的心理與行為方式。可見,本文所講的情結與精神分析學派的情結有同也有異。相同之處在于,兩種情結都包含一定的無意識, 都會對持有者的心理與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不同之處在于:(1)兩者所包含的無意識成分多少有差異。 精神分析學派所講情結基本由無意識構成; 本文所講情結有無意識成分,更有意識成分。 (2)兩者是否與性本能有關有差異。 精神分析學派所講的某些情結(如戀母情結)與性本能有密切關系, 本文所講的情結與性本能關系不大。 (3) 兩者包含的認知與情緒體驗的類型有差異。精神分析學派所講的各類情結,多是具有心理創傷特征和痛苦情緒體驗的東西, 本文所講情結更多包含積極意義的認知和情感。(4)兩者適用人群有差異, 精神分析學派所講的情結更適合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群, 本文所講情結更適合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群 (汪鳳炎, 2019b, p.138)。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對田園情結 (pastoral complex)的認同(魯紅平, 2008)。 這是因為中國文化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農耕文化, 中國人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具有農耕文明的特性和潛質(費孝通,2016),對自然山水、田園的喜愛源遠流長(李智偉,2010)。在生產實踐活動中,對大自然的親近、對田園的喜愛逐漸轉變為一種特殊的情感, 這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就形成了田園情結。田園情結也叫“田園生活情結”或“世外桃源情結”,指個體內心對環境幽靜高雅、生活安逸的田園有高度認同,渴望自己能過上田園生活, 以及與此伴生的相應心理與行為方式(汪鳳炎, 2019b, p.156)。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 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 中國城鎮常住人口達9 億人,占63.89%,18個城市人口超千萬。 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心理壓抑等“大城市病”有加劇的趨勢,喚起了一些人內心深處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田園情結”“鄉愁” 也成為一些身處城市的游子難以割舍的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發展,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然而,城鎮化背景下的新農村建設面臨諸多問題,例如,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進城務工, 中國農業生產是否會后繼無人(徐水源等, 2016)? 這就是其中一個尖銳問題,對田園情結的探討,可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田園情結是人類對自然的回歸, 是人類從心理上否定了逃離自然的行為后, 所產生的尋求心靈歸宿的特殊情結, 這種情結促使人們想要暫時告別喧囂擁擠的都市,回歸精神家園(王婷婷, 2014)。早年間“開心農場”的風靡,勾起了城市居民對種地種菜的渴望。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使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網上種菜, 轉而加入到認租認養的農耕活動中(李智偉, 2010)。與此同時,“陽臺農業”也悄然興起(楊寶祝, 2013; 王新同, 2015)。 此外,隨著互聯網興起和短視頻的傳播,田園生活頻上熱搜,也從另一面折射出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中國人這種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在當代中國,田園情結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表征形式呢?為了探明這兩個問題,本文先通過質性研究對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進行訪談, 接著在質性研究的基礎上, 通過問卷的方式調查田園情結在現代生活中的表征形式(景天魁,1993, pp.230-231)。與量化研究相比,質性研究的優勢在于它是動態性研究, 可以對心理事件發展的脈絡過程進行詳細的動態描述(向敏, 王忠軍, 2006)。 田園情結這種具有中國本土文化色彩的研究主題, 必然會包含豐富的個體體驗和心理感受,因此,對其開展質性研究頗為合適。 之所以對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選擇問卷這種量化研究形式,一方面是因為汪鳳炎在《中國文化心理學新論》 下冊中只以理論探討的方式提出田園情結的表征形式,本文另辟蹊徑采用“新”的方式——問卷調查來深化理論探討的結果; 另一方面是因為量化研究的結果可以進行概率上的推斷演繹,研究結果具有普遍性與可推廣性(李炳全, 葉浩生, 2004)。

現階段, 中國人田園情結的研究尚未受到中國心理學界的重視,實證研究更是處于空白階段。截至2022年5月26日,在知網中以“田園情結”為主題詞進行文獻檢索,發現論文成果共計57 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探討文學作品中的田園情結, 還有一小部分為科普類報刊文章, 只找到一篇和心理學有關的論文, 但此文旨在通過田園情結來分析 “QQ 農場”游戲的風靡,卻并未對田園情結的心理根源進行深入的探討 (李智偉, 2010; 汪鳳炎, 2019b, p.156)。 雖然汪鳳炎在書中也對田園情結進行了理論探討, 卻未做實證研究(汪鳳炎, 2019b, pp.156-163)。 與此同時,國外關于田園情結的研究也較少,更多關注的是人們的心理層面,有關宗教信仰、人類困境一類的問題(Ferm, 1955)。

本研究以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為切入點, 通過探討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意義, 尋找田園情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征, 借此建構出一個理論框架,用來解釋中國人的田園心理和行為(呂小康,2014),并從中探索一條利用此理論框架對現代社會進行有效引導的路徑, 通過鄉村振興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鄉村逐漸接近人們理想中的“田園”,以滿足人們熱愛自然, 熱愛自由, 熱愛美好生活的需要。

2 研究一質性探索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

2.1 方法

2.1.1 技術路線

質化研究通常通過循環或局部循環進行, 這一點同量化研究的線性過程不同。 從抽樣開始,在“建立研究關系”“進入現場”“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等各個環節之間循環往復(陳向明, 2000)。本研究圍繞“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這一問題,采用深度訪談法收集資料, 以扎根理論方法分析資料,通過“循環互動”的行程分析結果。其簡化技術路線見圖1。

圖1 訪談研究技術路線圖

2.1.2 研究抽樣

質化研究的效度不在于樣本數量, 而在于所選取的樣本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供研究者所需的資料, 所有質化研究方法都是目的性抽樣 (陳向明,2000)。 為了在較短研究周期里得到更多材料,本研究選取極端個案作為研究對象。 最終參加本次研究的對象共有3 名(Maxwell, 1996)。首先通過海報招募被試,之后根據“是否喜歡田園生活”這條抽樣標準進行篩選。 其中,3 名被試中兩名從出生到現在都生活在城里,1 名從初中開始在城市生活。

2.1.3 收集資料

本研究選擇半開放式訪談法, 研究者圍繞研究問題事先準備一個訪談提綱, 以便控制訪談的整體結構和走向,但同時不拘泥于提綱,允許受訪者積極參與。 訪談過程中可以對談話中出現的要點或疑惑進行追問(陳向明, 2000)。 正式訪談的時間和地點通過與受訪者協商,選擇在安靜、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中進行。訪談提綱主要包含三個層面:受訪者對田園情結的看法;田園情結在受訪者生活中的體現;田園情結是否曾對受訪者的工作/生活方面產生某種影響。最終,當受訪者在完整的訪談過程中提供的信息基本達到飽和時,雙方可以共同決定結束談話(張秀敏, 楊莉萍, 2018)。

每位受訪者均只進行了1 次訪談, 訪談時間約1 小時。 在每次訪談結束后立刻對訪談進行文字轉錄工作。 每次轉錄大約需要2~3 小時,轉錄過程由研究者本人獨立完成,訪談共收集了3 份錄音文件,共轉錄成文字約3 萬字。

2.1.4 資料編碼與分析

質化研究中對資料整理、 分析與資料收集需要循環進行,在每一次資料收集后,研究者將語音資料及時轉換成文本,并整理現場筆記,進行初步分析,從而不斷改進提綱, 以便下一次收集資料時更具針對性(張秀敏, 楊莉萍, 2018)。資料收集達到飽和之后,研究者對全部資料進行整理,正式進入資料分析階段。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論進行資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論建構(凱西·卡麥茲, 2009)。

本研究使用Nvivo 12.0(簡稱N12)質化分析軟件對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和類屬分析。首先,對每一個受訪者設置相應的編號, 避免在后期資料分析過程中在訪談資料之間發生混亂, 為類屬分析奠定基礎(陳向明, 2000)。其次,采取“投降”的態度閱讀原始資料,即放下預設和個體經驗對資料的影響,用開放的態度,讓資料“自己說話”(王枬, 葛孝億, 2010)。再次, 先期初始編碼 (一級編碼)(凱西·卡麥茲,2009), 利用N12 對導入的原始資料中的每一個詞語、句子、段落進行認真考量,以“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 為核心, 從資料中尋找反復出現的意義單元,提取對研究問題有意義的登錄碼號,對資料進行設碼(陳向明, 2000)。 這些碼號是資料分析中最基礎的分析單位。 本研究一共建立了43個碼號,涉及174個參考點。 最后,對每個碼號所包含的參考點的多少,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將所有碼號統一納入編碼系統(張秀敏, 楊莉萍, 2018)。

運用 N12 質化分析軟件對資料進行類屬分析。 研究者基于初始編碼所建立的編碼系統, 利用N12 軟件圍繞“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對編碼系統所反映的意義做進一步萃取,共獲得10個與研究主題相關的碼號; 進一步對二級編碼進行提煉歸納和總結,形成了心理層面對田園的向往、行為層面對田園生活的趨向、 城市生活與田園生活兩者的對比三類,最后生成的編碼結果見表1。

表1 編碼生成的節點數

2.1.5 扎根理論的建構

本研究從原始資料出發, 在對資料進行類屬分析的基礎上建構扎根理論, 發現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 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對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將三者的聯系與田園情結共同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理論體系(見圖2)。

圖2 研究最終建構的理論框架

現實層面主要是指現實生活或環境存在的種種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促使個體去思考自己內心深處渴望的生活——田園生活。 心理層面主要是指個體對田園情結和田園生活的思索。 這種思索和考量是一種思維層面的認知加工, 它促使人們回答田園生活的意義所在。 行為層面主要是指個體對田園生活的外在行為趨向。 這種行為趨向可以通過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與環境的互動, 折射出個體內心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三者之間是相互連接、相互作用的關系。現實層面是影響行為層面的潛在因素, 心理層面和現實層面交互影響了行為層面,行為層面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而不是兩者的連接或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種關系類似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決定論(Bandura, 1977, p.10)。

2.2 結果

2.2.1 田園情結形成根源的心理層面

田園情結形成根源的心理層面包括對“田園生活的理解”“過什么樣的生活”“精神追求”“田園的意義”等四個二級編碼。

首先,對田園生活的理解雖因人而異,但是這些不同的理解卻有相似之處。他們都認為,田園生活代表著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是悠然閑適的,是自由自在的,是心靈深處渴望回歸的一方凈土。不少受訪者都認為田園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優美的環境, 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褪去一身的疲勞。與此同時,田園生活的基礎設施并不是太好,生活也有不便之處,這是田園生活的缺陷,所以,也有受訪者表示,自己更喜歡現代化的田園生活,田園生活不能遠離科技。

其次,過什么樣的生活,是對田園生活的一種思考,有受訪者表示田園生活雖然悠閑適然,卻平淡無奇,需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田園生活是什么,就像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那樣;也有受訪者表示,等退休后在田園養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有受訪者表示,城市生活讓普通個體感覺是失控的, 要在田園生活中過上自主掌控的、有主人翁感覺的生活。

第三, 田園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屬于深層次的精神追求。 包括人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自由自在。審美表現在對風景美的欣賞,價值觀集中表現在認為什么是重要的, 在田園的影響下,人情、自由的空間、與自然的和諧被認為是重要的。其他的諸如“不愿意向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妥協”也屬于田園對人生活態度的影響。

最后, 田園的意義可謂是田園情結在人內心最深處的表達。其一,不少人認為田園的意義就在于它作為心靈休憩的地方, 是寧靜平和, 不被外界打擾的,是人最后的精神寓所。 其二,田園是艱難生活中升起的曙光。城市的繁忙與喧囂,生活的壓力與負擔讓置身其中的人忘卻了尋找人生的意義, 田園仿佛如一道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使人內心莫名地涌現出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之情, 這種向往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其三,田園作為奮斗的終極目標存在。 有受訪者認為現在的艱苦奮斗是為了將來有能力隱退,過上田園生活。平平淡淡的田園,看似波浪不驚,卻真實地歷經了時間的洗禮和歲月的雕磨, 值得向深層去探索。

2.2.2 田園情結形成根源的現實層面

田園情結形成根源的現實層面包括“城市生活”“兩種生活的對比”“喜歡田園生活的現實原因”三個二級編碼節點。

首先,現實層面反映了人們是基于怎樣的考量,逃離城市而選擇田園。 與田園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城市生活,壓力大、節奏快、人際疏遠、空氣質量差、交通擁擠等現實情況,讓人開始反思城市生活是否是自己的唯一選擇。縱使科技在進步,信息越來越發達,人的孤獨感卻沒有減少,幸福感尤其是精神幸福感也沒有上升。

其次,對比田園生活和城市生活,可以發現,田園生活的自然環境更好,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更緊密,飲食更新鮮和健康。 城市與農村是一維的兩端,在城市生活就意味著遠離田園。例如,有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農村出生,現在到城里上學和生活,會發現城市生活給人帶來便捷的同時, 因粗獷式發展, 在環境、住房、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也有受訪者認為,城市生活忙忙碌碌,卻感覺不到忙碌的意義,閑下來卻很有壓力,進而感到焦慮。

最后,喜歡田園生活的原因因人而異,大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由于城市生活的弊端而把田園作為替代選擇; 第二類是被田園生活本身的諸多優點所吸引;第三類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如課本中詩詞書畫對田園的描繪,視頻媒體的刻畫等。很多受訪者在談到田園生活時, 都會不約而同地念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歸園田居》, 用詩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田園情(汪鳳炎, 2019b, pp.156-162)。

2.2.3 田園情結形成根源的行為層面

田園情結形成的行為層面包括“田園情結在生活中的表現”“行為趨向”和“未來設想”等三個二級編碼節點。

首先,田園情結作為一種情結,往往會不經意間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例如, 喜歡樸實無華的物品,喜歡帶有泥土氣息的新鮮蔬果,喜歡舒適的穿著打扮而非精致的妝容, 喜歡描繪田園風光的詩歌書畫等。

其次,田園情結也會表現出行為上的趨向。比如有受訪者說喜歡去割麥子,體驗收獲的快樂,喜歡親近自然,覺得站在土地上就有一種踏實的安全感。甚至還有受訪者表示,等自己以后退休,要去種種地,過上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自己心中藏著田園夢,但是目前暫時沒有辦法將其實現,原因在于如果在農村過田園生活的話, 要面臨交通不便、上學不便、工作不便、就醫不便等問題,但是會考慮把田園作為自己退休后養老的去處。

最后, 不少受訪者都對未來的田園生活進行了一番設想, 他們覺得田園生活就是自己晚年退休的最佳去處,要在田園中安享晚年,享受天倫之樂,有家人或者小動物陪伴,有自己喜歡的花草樹叢,有一幢屬于自己的田園房子等。總之,田園生活的景象已經在他們的頭腦中初具形象,雖然只是設想,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2.3 研究結果的效度檢驗

2.3.1 參與者檢驗

對研究效度的檢驗方法采用參與者檢驗法,即將研究結果反饋給研究對象, 讓他們對研究結果進行評估,以其反饋作為對研究結果的檢驗(陳向明,2000)。本研究邀請參與者對研究結果進行檢驗性閱讀,并就描述型、解釋型和評價型效度作出評估(陳向明, 1998)。 描述型效度:本研究對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描述是否符合現實? 解釋型效度: 本研究對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的解釋是否合理?評價型效度:本研究對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的評價是否得當? 檢驗采用5 級評分,由“低”到“高”分別是1 分到5 分。 結果顯示,三種效度的平均數分別為4.33,4,4.33 分,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參與者的研究效度檢驗結果

從表2 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 研究結果的各項效度均達到了4 分以上,說明效度比較理想。

2.3.2 研究過程中對效度風險的規避

第一,盡量規避抽樣帶來的效度風險。本研究訪談了三位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雙方能較好地就某一個話題進行討論, 因此能較好收集研究者所需信息。第二,盡量規避研究者作為“局內人”的身份所帶來的效度風險。 本研究中研究者的身份是“局內人”,為了避免風險,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要與研究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 跳出研究對象的意義系統, 盡量從旁觀者的角度對事情進行加工和解讀,以達到研究的客觀性(陳向明, 1997)。

2.4 討論

研究1 采用質化的形式探討了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并對訪談資料進行了整理和歸納,最終通過扎根理論建構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的三個層面: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 現實層面是影響行為層面的潛在因素, 心理層面和現實層面交互影響了行為層面, 行為層面是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

田園情結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自然也包含四層次文化模型中的四個層次,即實物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汪鳳炎, 2019a, pp.69-72)。 但因為田園情結沒有正式的法律制度,也沒有界定清晰的習俗形式, 故本文對田園情結中的制度文化不做討論。 田園情結的心理文化可謂是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潛藏在中國人的血液中,主要表現為大部分中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田園夢, 一有條件便試圖將其變為現實(蔣瞻, 2013)。 研究1 探究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相當于只探討了田園情結的心理文化這部分, 其重點在于探明田園情結這一心理文化的內化機制(汪鳳炎, 2017),因而對田園情結的探討并不完善, 于是試圖通過研究2 進一步對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進行探究, 以期探明田園情結的外化表現形式,進而完善對田園情結的研究。

3 研究二問卷調查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題項生成

本問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實證研究, 進一步深化汪鳳炎在《中國文化心理學新論》下冊中提出的田園情結表征形式, 所以問卷是根據汪鳳炎在書中提出的三條田園情結表征形式以及研究1 的質化研究結果來編制的。 汪鳳炎提出的三條田園情結表征方式分別為:“心中藏著田園夢, 一有條件便試圖將其變為現實”“熱衷園林生活”“喜愛田園作品”(汪鳳炎, 2019b, pp.157-158)。同時結合質化研究中“受訪者對田園情結的看法”“田園情結在受訪者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田園情結對受訪者的影響”的訪談分析,共同編制了14個題項,并通過刪除不合適的題項和將內容相同的題項歸為一類的方式來完善題項。 最后請心理學專家進行評定和修改,最終得到9個題項。 問卷采用李克特5 點計分,1 表示完全不贊同,5 表示完全贊同。

3.1.2 調查對象及過程

通過問卷星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140 份,通過問卷調查中被試不認真作答的事后識別方法(鐘曉鈺 等, 2021)剔除問卷11 份,最后共計有效問卷129 份。 其中男生62 名,女生67 名,平均年齡為23.47 歲。本科生占47.29%,研究生占39.53%,已工作的占13.18%。 研究對象所學專業中, 文科占50.4%,理工科占49.6%。 出生地在農村的占53.5%,出生地為城鎮的占24.8%,出生地為城市的21.7%。在農村/城鎮/城市度過成長時光的比率分別是30.23%,38.76%,31.01%

3.1.3 數據分析

把問卷星中的數據導入SPSS 25.0 中進行分析。

3.2 調查結果

3.2.1 田園情結的三種表征方式

(1)表征方式一:心中的田園夢

與田園夢主題有關的題項共三個, 分別是1,4,7。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3),大多數人對田園生活比較感興趣,同時向往田園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數。如在“我向往環境幽靜,安逸閑適的田園生活”這一題項中, 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0.54%。 在“我心中深藏著田園夢,只是苦于沒有能力或條件將其變為現實”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57.37%。 在“以后有機會的話, 我想在城里或城郊自建田園以便過上田園生活”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61.24%。 后面這兩個題項比第一個題項占比人數相對較少,結合之前的訪談結果進行分析,可能是因為現在科技進步,生活條件變好,想要真正從事農業勞動這種體力活的人不多, 當代青年更加注重社會服務質量和個人生活品質(徐水源等, 2016)。

(2)表征方式二:熱衷園林生活

和園林生活有關的題項共三個,分別是2,5,8。據調查結果顯示(見表4), 多數人都比較喜歡園林生活。 例如在“如果去旅游的話,相比人文景觀,我更喜歡自然景觀的山山水水”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6.74%。 在“我喜歡優美的園林,如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等園林”這一題項中, 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3.65%。 在“我有時候覺得古人的園林生活讓人羨慕”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69.76%。園林和自然山水有時會喚起人們對田園的思念,人們在旅游休閑的時候會選擇讓自己暫時從城市的忙碌中脫離出來,而城市中優美的園林便承載了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對田園生活的那份向往 (謝春江,2014)。

表4 “熱衷園林生活”問卷統計結果

(3)田園情結表征方式三:喜愛田園作品

和田園文學作品有關的題項共三個, 分別是3,6,9。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5),大多數人對描繪田園風光和生活的作品保持積極的態度。 例如,在“我喜歡陶淵明詩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60.47%。 “我喜歡陶淵明、王維、蘇軾等人筆下描繪的田園風光”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5.19%。 “我對描繪田園風光的視頻、畫作和文字有好感”這一題項中,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7.52%。這說明田園生活的作品還是非常受人喜愛的, 它們除了描繪美妙的田園生活, 也抒發了對塵世生活無奈與多艱的感嘆,鮮明的對比引發了國人的共鳴,也在無意間推動了中國人田園情結的萌生(鐘華麗, 2007)。

表5 “喜愛田園作品”問卷統計結果

3.2.2 田園情結表征方式的特點

進一步探討性別差異以及成長環境是否會對田園情結有不同的影響(見表6)。

表6 描述性統計結果的均值與方差

(1)描述性統計

關于性別差異。對男生進行分析,發現好感度排名第一的是2 號題項 (如果去旅游的話,相比人文景觀,我更喜歡自然景觀的山山水水),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80.64%。排名第二的是9 號題項(我對描繪田園風光的視頻、畫作和文字有好感), 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7.42%。 對女生進行分析,排名第一的是9 號題項(我對描繪田園風光的視頻、畫作和文字有好感),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7.62%。排名第二的是8 號題項(我有時候覺得古人的園林生活讓人羨慕),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77.61%。 看來,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普遍比較喜歡和田園有關的作品,但在實物層面,男生更喜歡旅游欣賞山水美景,女生則會對園林更有好感。

關于成長環境的影響。在回答“你在哪兒度過了最長的成長時光”這個問題時,把所有的調查對象分為三類,分別是在農村、城鎮、城市長大的,結果發現,這三類之間存在一些輕微的區別。在農村長大的人里面,更多的選了1 號題項(我向往環境幽靜、安逸閑適的田園生活)和2 號題項(如果去旅游的話,相比人文景觀, 我更喜歡自然景觀的山山水水),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分別為76.93%和74.36%。 在城鎮長大的人里面,更多地選擇了8 號題項(我有時候覺得古人的園林生活讓人羨慕)和9 號題項(我對描繪田園風光的視頻、畫作和文字有好感),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分別為80%和74%。 在城市長大的人里面,更多的人選了2 號題項(如果去旅游的話,相比人文景觀,我更喜歡自然景觀的山山水水)和5 號題項(我喜歡優美的園林,如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等園林),持比較贊同和完全贊同態度的人數占比分別為87.5%和85%。總而言之,個體會對自己經常接觸的且熟悉的事物評價較高, 并通過日常生活構建出腦海中屬于自己的獨特田園生活。

(2)推斷性統計

基于上述的描述統計結果, 進一步對數據進行推斷統計。 對男女被試的各維度總分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 結果發現,在心中有田園夢、熱衷園林生活和喜愛田園作品這三個維度上, 不同性別間的差異不顯著。

對被試年齡與各維度總分進行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年齡與各個維度之間的相關均不顯著。

對不同專業被試的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發現,在這三個維度上,文科被試和理工科被試間的差異不顯著。

對不同成長環境的被試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結果發現,在這三個維度上,在農村/城鎮/城市長大的被試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3.3 討論

基于推斷統計,可以發現性別、所學專業、成長環境等因素在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上沒有明顯差異。 結合之前的文獻,在談到田園情結時,主體基本都是中國人, 并不區分男女(楊存田, 2001; 謝春江, 2014; 汪鳳炎, 2019b), 男性和女性的田園情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征形式并沒有顯著差異, 基本都可以歸為上述討論的三種類型之中。此外,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 在田園情結的表征上也沒有顯著差異。 這可能是因為本問卷調查的人群基本都是在城市上過大學的,生活經歷相似,且都是年紀相差不大的青年人, 對田園情結的看法比較相似(佐斌, 溫芳芳, 2017),所以最后得到的推斷統計結果差異不顯著。進一步分析發現,來自不同成長環境中的個體可能對田園生活的設想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農村長大的人想到田園生活都是一些比較具象的東西,更多留戀田園的山水;在城鎮長大的人更喜歡園林和田園作品; 在城市長大的人對田園的設想更多來自旅游過程中的一些體驗。另外,在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中, 想要自建田園或親自勞作的人相對其他方式而言略少一些, 更多的人會選擇參觀園林、 欣賞田園作品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田園的感情。

4 總討論

本文通過兩個研究分別探討了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研究1 結果表明: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通過扎根理論可以歸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現實層面的激發、心理層面的向往和行為層面的趨向。首先,“心理根源”其實就是汪鳳炎提出的四層次文化模型中的心理文化(汪鳳炎,2017; 汪鳳炎, 2019a),這是因為只要是心理文化,就必定會潛藏在個體或群體的社會意識形態之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文化和“心理根源”是兩個可以換用的概念(汪鳳炎, 2019a, p.73)。 而對屬于中國文化的田園情結而言, 心理文化是指中國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價值觀念、 思維方式、 審美情趣、 民族人格等 (汪鳳炎,2017)。心理文化更多是精神、心理的范疇,本身不具有形體性,其形成方式定然通過外在誘因來促成(侯玉波, 朱瀅, 2002), 因此根據質性訪談的結果,建構出中國人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其次,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這三個層面是交互影響的。現實層面主要是指現實生活或環境帶給個體的外在刺激,如“城市生活的弊端”“田園生活與城市生活的對比”“喜歡田園生活的現實原因”等,這種外在刺激如同一個“契機”,對激起人們思考田園生活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心理層面主要是指個體對田園情結和田園生活的思索與考量, 包括“對田園生活的理解”“過什么樣的生活”“精神追求”“田園生活的意義” 等, 這種思索和考量是一種思維層面的認知加工,它點燃了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而行為層面主要是指個體對田園生活的外在行為趨向, 主要包括“田園情結在生活中的表現”“行為趨向”和“未來設想”等,這種行為趨向通常會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中(侯玉波, 2007)。 誠然,對田園的向往和追求,并不一定會做出某種行動,所以用了“行為趨向”一詞。 在現實社會人們迫于種種壓力,或者存在外在客觀條件的限制, 心中所念不一定有條件實現, 所以田園生活成為了許多中國人心中的“桃花源”。

研究2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了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對于田園生活,大多數的調查對象都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的喜愛和向往,田園情結的表征方式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心中藏著田園夢,一有條件便試圖將其變為現實;二是熱衷園林生活;三是喜愛田園作品。 由于田園情結是中國文化積淀的產物,它潛藏于人腦中,只能通過有形的文化如實物文化、行為文化等表現出來(汪鳳炎, 2019b)。而田園情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征方式,就涵蓋了實物文化和行為文化,如田園作品、園林等屬于實物文化,而對田園作品的喜愛、 對園林生活的向往則是屬于行為文化,這就把表征方式和實物文化、行為文化聯系在一起了。

綜上所述,研究1 是立足于現實對田園情結這一心理文化內化機制的探尋, 研究2 則是對田園情結外化表現形式的揭示。 田園情結作為一種中國文化心理現象, 其心理文化是內在的且是最為核心的文化,對個體或集體的行為文化、實物文化具有引導和調控的作用(汪鳳炎, 2019a, pp.71-74)。

5 結論

田園情結是人對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反映了中國人熱愛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知足常樂的心態(汪鳳炎, 2019b, p.162)。田園情結形成的心理根源可以歸結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現實層面、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 從行為上的趨向到現實生活的對比,以至心靈對田園的呼喚和追求,無不閃爍著對田園熱愛的光輝。 這三個層面交互作用, 相互影響,最終形成了以田園生活的意義為核心的圖式。在這個過程中, 田園情結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表征方式流露出來, 心中的田園夢, 承載歷史的園林、表達情感的田園作品,無不折射出人們對田園的向往和眷戀。

猜你喜歡
心理研究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香蕉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综合网|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午夜日b视频|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二级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天堂日本|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88av在线播放| jizz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午夜综合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国产靠逼视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激情综合网址|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在线观看av永久|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欧美性色综合网| 成人精品亚洲|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动漫|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在线看AV天堂|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