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淑娟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迎接江蘇省婦女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6 月,江蘇省婦聯組織“感恩奮進巾幗行”新聞記者環省行活動,中國婦女報江蘇站、新華網、新華日報、江蘇新聞廣播、揚子晚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以及本刊等媒體采風團記者深入基層進行新聞采風,實地采訪、挖掘廣大婦女逐夢新時代的動人故事。
關愛兒童,就是守護未來。在連云港、淮安、鎮江,本刊記者感受三地婦聯以實際行動促進“三全”社區家庭教育支持行動提檔升級,著力建設兒童友好社區,打造有活力、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系統,提升社區家庭教育水平,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區環境,守護兒童成長的做法。
“我爬呀爬,爬到對岸啦……”6 月6 日上午,記者來到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浦街道機關社區關愛兒童之家。寬敞明亮的房間鋪著淡黃色木地板,白墻上畫有卡通太陽小鳥獅子,房間里擺放著兒童書架、藍色地墊、兒童沙發,布局合理,環境溫馨。兩個三歲左右的孩子玩得正歡,他們在小椅子上爬上爬下,比賽誰先到達對面。
“孫子經常來這里玩,不用跑遠就在家門口,很方便。”坐在門外的孩子爺爺滿眼笑意地看著孫子,“小孩子頭腦比我們夠用,常參加社區活動。9月,孫子就要上幼兒班了。”
近年來,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浦街道機關社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社區家庭需求為導向,大力實施開展關愛青少年兒童工程,開展特色教育實踐活動,著力營造“推門可見、社區可感、家家參與”的社區生活化家庭教育氛圍,積極推進“政策友好、空間友好、服務友好”的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機關社區地處主城區,是老小區,兒童活動區域較少。對此,社區開展實地考察,在小區公共休息區設置漂流書屋、實施地面彩繪工程,營造兒童友好氛圍,讓孩子們在戶外能隨時感受讀書的樂趣;打造文潤園戶外教育基地,拓展兒童成長空間,厚植教育土壤。
機關社區黨委書記仲娟娟說,社區鼓勵兒童參與社區建設,不定期召開兒童議事會,聽取兒童意見;還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推動兒童在愛國、美德、智慧、文化、勞動、環保六大教育層面全面發展。
孩子們在一場又一場活動中,加深了對社區的了解,培育了社區公共意識,越來越愛所生活的社區。
陶行知說,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兒童友好需要兒童視角,有兒童參與的兒童友好才是真正的兒童友好。
北橋社區位于淮安市淮陰區主城區,人口密集、兒童眾多。為了打造兒童友好空間,為孩子們提供自然體驗、學習娛樂等活動場所,北橋社區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適兒化改造,室內設置兒童議事、閱讀空間、心理咨詢室等,還設置了40 平方米紅色影院,每月定期為兒童和家長開放;對城中花園小區廣場進行適兒化改造,設立約400 平方米左右的游樂空間、更新家庭教育宣傳長廊等。在改造中,社區非常尊重兒童感受,重視兒童參與。
北橋社區黨委書記潘紅梅介紹說,作為兒童友好型社區的一個主要項目——城中花園小區兒童廣場的設計,就吸納了社區孩子的意見。“廣場要有卡通人物,多好玩啊。”“種好多好多樹和綠色的小草。”“還要種好多好多花。”孩子們有板有眼地描繪著心中兒童廣場的樣子。
兒童廣場改造完成了,一排排高大的樹木、綠色的草坪、五顏六色的花朵、卡通人像隨處可見,還有和幼兒園共享的游樂設施、孩子們喜歡的小亭子,這為社區兒童游玩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另外,在廣場里,還有一個宣傳科學家教的長廊,一句句溫馨的話語,喚醒了家長的教育意識,提醒著家長的教育行為。
2022 年5 月,社區又成立了由11 名兒童組成的兒童議事會,正式邀請兒童參與社區事務,保障兒童在社區發展中的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

北橋社區兒童友好社區廣場
兒童議事會成立以來,先后圍繞“你喜歡什么樣的親子閱讀方式”“暑期希望社區開展繪畫培訓嗎”等主題開展了3 次兒童議事活動,傾聽并有效吸納兒童的合理訴求,極大地調動了兒童參與的積極性。
對兒童友好,就是對社區家庭友好,讓整個社區氛圍更友好。
鎮江揚中市三茅街道營房村水清岸綠,景色宜人,兒童友好的理念處處可見:村入口處,是一張充滿童趣的導覽圖,上面有只萌萌的小黃鴨,跟著這只小黃鴨就可以游覽營房村;村指示牌全部是按1 米高度設置,草坪上、小河旁、花壇間不時有卡通動物冒出頭,親切地提醒孩子“相信自己,你可以的”“綠草茵茵,踏之可惜”,凸顯兒童友好理念下的人文關懷;住家墻壁、綠化帶、柵欄等處掛著宣傳牌,上面是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科學家教宣傳語,潤物無聲,引導家長言傳身教,構建和諧友愛的家教氛圍;利用廢舊輪胎打造的童趣園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樂場……
作為鎮江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第一批示范基地,營房村充分利用綠色山水生態、歷史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場所,打造出“三館兩園一廳”活動陣地,讓兒童友好從概念變成身邊的“實景圖”。這些空間的打造,除了考慮兒童便捷舒適的角度,也會尊重兒童的意愿進行設計,孩子們喜歡什么動畫人物,就會加入那個動畫人物;孩子們想要滑滑梯項目,就設計了帶滑滑梯的游樂設施。
2022 年,市鎮村婦聯三級聯動,拓寬兒童參與的內涵與外延,建設田園“小時光”家庭教育實踐基地,讓兒童在暢玩、探究、成長中,體會兒童友好帶來的幸福感。

三茅街道營房村童趣園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三茅街道婦聯副主席王靜說,田園“小時光”通過實境課堂、情景浸入、研學分享,讓孩子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在勞動教育中學思踐悟、知行合一、感受生活:春天,親子認領一塊田,松土、除草,播種下希望;秋天,親子一起來到田間地頭,就著瓜果飄香,一同收獲成長。田園“小時光”將勞育融入生活,孩子們切實體驗到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也收獲了更多的知識之趣。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種植、采摘,一起參加親子迷你馬拉松、沙田捉魚、稻田放鴨等親子研學活動,在其樂融融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科學地開展家庭教育。
教育家盧梭認為,在人生的秩序中,兒童有他的地位;要給兒童充分的自由,讓兒童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讓我們共同努力,持續推動,傾心傾力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兒童友好藍天,讓兒童生活成長得更友好、更陽光、更快樂。因為,對兒童友好,就是對未來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