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吳文,林秀芬
作者單位:1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海南 海口 571100;
2文昌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海南 文昌 570000
子宮內膜癌在婦科癌癥中較為常見,其發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1]。子宮內膜癌根據臨床病理特征可分為低風險或中等風險類別,低級別、早期的子宮內膜樣子宮內膜癌病人總體預后良好,然而仍有部分病人會出現局部或遠處復發,這些病例的早期識別仍具有挑戰性[2]。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微RNA(microRNA,miRNA)均是不編碼蛋白質的RNA,參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發展[3]。長基因間非編碼RNA00511(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00511,LINC00511)是一種lncRNA,在多種腫瘤發生發展中異常高表達[4-5]。前期生物信息學網站分析發現LINC00511 與微RNA-515-5p(microRNA-515-5p,miR-515-5p)存在靶向結合位點,因此本研究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 與miR-515-5p 表達水平,探討二者與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收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住院行手術治療的子宮內膜癌病人(子宮內膜癌組)82 例,病人年齡范圍為20~72 歲,年齡(60.10±9.72)歲。收集整理子宮內膜癌組年齡、絕經狀態、病理類型、組織分化程度、腫瘤長徑、肌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手術方式、術后是否進行輔助放化療等臨床資料。同時收集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人(不典型增生組)67例及健康體檢者(對照組)79例,不典型增生組年齡范圍為21~73 歲,年齡(60.25±8.89)歲;對照組年齡范圍為20~75歲,年齡(60.79±8.92)歲。
納入標準:①子宮內膜癌和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分別符合其診斷標準[6-7],均經病理證實;②研究對象年齡均>18 周歲,資料完整且配合度高;③首次確診,所有病人術前未進行放化療及其他抗腫瘤治療;④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排除標準:①有肝腎等臟器實質性病變者;②伴有呼吸系統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統缺陷性疾病者;③伴有除子宮內膜外的第二原發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1.2.1 實時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qRTPCR)檢測血清LINC00511、miR-515-5p 表達水平采集研究對象確診后24 h 內肘靜脈血樣,靜置后離心15 min(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收集血清,保存至?80 ℃冰箱。取出凍存的血清按照Trizol 試劑盒(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說明書操作分離提取血清總RNA,并采用反轉錄試劑盒(北京伊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轉錄合成cDNA,于qRT-PCR 儀上進行反應,并進行CT 值(循環閾值)分析,LINC00511、miR-515-5p 相對表達量計算公式為2?ΔΔCt,內參分別為GAPDH、U6,引物經軟件設計后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1。qRT-PCR 反應總體系為20 μL,反應程序設置為:95 ℃、5 min;95 ℃、15 s,60 ℃、60 s,40個循環。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1.2.2 隨訪自術后起開始隨訪82 例子宮內膜癌病人,病人均未失訪,隨訪率為100%,隨訪內容包括了解病人疾病復發及生存情況。隨訪截止日期為2022年2月,終點為隨訪結束(3年)或病人死亡。
1.3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5.0 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三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與miR-515-5p 表達水平的相關性;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 表達水平與預后的關系,生存率比較采用log-rank 檢驗;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影響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的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LINC00511、miR-515-5p 表達水平比較子宮內膜癌組血清LINC00511表達水平明顯高于不典型增生組、對照組,miR-515-5p 表達水平明顯低于不典型增生組、對照組(P<0.05)。不典型增生組血清LINC00511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iR-515-5p 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比較/

表2 各組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②與不典型增生組比較,P<0.05。
?
2.2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不同年齡、絕經狀態、病理類型、組織分化程度、腫瘤長徑、手術方式、術后輔助放化療的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 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肌層浸潤深度≥1/2、有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Ⅲ~Ⅳ期的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 表達水平明顯較高,miR-515-5p 表達水平明顯較低(P<0.05)。見表3。
表3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表3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
2.3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 與miR-515-5p表達水平的相關性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 與miR-515-5p 表達水平呈負相關(r=?0.48,P<0.05)。見圖1。

圖1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與miR-515-5p表達水平的相關性
2.4 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表達水平與預后的關系以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2.59)、miR-515-5p(0.43)表達水平的中位數為臨界值,將子宮內膜癌病人分為LINC00511高表達42 例,LINC00511 低表達40 例;miR-515-5p高表達41 例,miR-515-5p 低表達41 例。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miR-515-5p 表達水平與預后的關系,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 高表達病人3 年生存率(29/42,69.05%)低于LINC00511 低表達病人(37/40,92.50%)(χ2=7.16,P<0.05);miR-515-5p 高表達病人3 年生存率(39/41,95.12%)高于miR-515-5p 低表達病人(27/41,65.85%)(χ2=11.18,P<0.05)。
2.5 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將子宮內膜癌病人3 年內是否死亡作為因變量,將LINC00511、miR-515-5p、年齡、肌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手術方式、術后輔助放化療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LINC00511、臨床分期是子宮內膜癌病人3年內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miR-515-5p 是子宮內膜癌病人3年內死亡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4。

表4 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子宮內膜癌多數為腺癌,且最常見的為子宮內膜樣腺癌,其主要影響絕經后婦女,低于45 歲以下的女性中并不常見[8-9]。本研究確診的82 例子宮內膜癌病人中,子宮內膜樣腺癌占74.39%(61/82),絕經后女性占73.17%(60/82),與既往文獻基本一致。盡管目前外科治療使許多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良好,但晚期或出現轉移病人的5 年生存率仍呈降低趨勢[10-11]。尋找子宮內膜癌發生發展中關鍵基因的表達異常,是近些年來子宮內膜癌研究的熱點。
LINC00511 被廣泛證實為一種促癌基因,可通過高表達誘導癌細胞增殖、遷移及侵襲等許多惡性生物學行為,且與癌癥預后有關[12-15]。但對于LINC00511 在子宮內膜癌中的研究仍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LINC00511 在子宮內膜癌中顯著高表達,且肌層浸潤較深、發生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越高的病人LINC00511表達上升越明顯。提示LINC00511 在子宮內膜癌中發揮促癌基因作用,其可能通過高表達參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發展,但目前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推測可能與其促進腫瘤細胞惡性增殖有關。此外,本研究中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miR-515-5p 低表達,且與LINC00511 呈顯著負相關。Qiao 等[16]研究結果顯示,LINC00673 可充當miR-515-5p 的海綿來上調微管親和調控蛋白激酶4表達,進而在乳腺癌中發揮促癌作用。基于既往研究結果,推測LINC00511 在子宮內膜癌中發揮促癌作用可能是通過調控miR-515-5p 及相關蛋白表達而實現的,有待今后基礎研究證實。部分研究[17-18]顯示,治療方式、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肌層浸潤深度等均有可能是影響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的因素,而本研究結果中僅LINC00511、miR-515-5p、臨床分期與3 年生存率有關,且是影響子宮內膜癌病人預后的獨立因素。表明LINC00511、miR-515-5p的檢測水平異常可提示子宮內膜癌病人不良預后,二者有可能成為評估病人預后的生物標志物。與既往研究的差異可能與研究納入樣本量、地域、納入樣本時因納入排除標準而產生的選擇偏倚等因素有關,今后將僅進一步納入更多樣本量進行驗證。
綜上,子宮內膜癌病人血清LINC00511高表達,miR-515-5p 低表達,二者與肌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及預后有關。LINC00511、miR-515-5p 可能成為新的子宮內膜癌腫瘤標志物,但在子宮內膜癌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中的具體臨床應用價值仍有待大樣本研究驗證。且本研究隨訪時間相對較短,需深入研究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