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荷
夏日的威海,美景如畫。2023年6月12日,來自海內外的嘉賓相聚威海,共同論道精致城市建設、共話城市高質量發展未來。
“威海是聯合國人居獎的獲獎城市之一,在打造宜居人居環境方面成效顯著。”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人居署執行主任邁穆娜·謝里夫在賀信中表示,2022年,威海“用綠色和溫情來打造精致城市”的案例入選了在聯合國人居署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上發布的《上海手冊》,這是值得同世界各個城市分享的寶貴經驗。
威海的精致城市建設已邁過五個年頭,而今年也是威海獲評“聯合國人居獎”二十周年。在這特殊的歷史節點,聯合國人居署、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威海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精致城市論壇,恰逢其時。中共威海市委書記閆劍波在致辭中表示,精致論壇為推動城市精致發展提供了良好載體。他歡迎大家多在威海走一走、看一看,品味精致、宜居的魅力,感受開放、創新的活力,共同密切合作,共享發展成果。
6月12日上午,精致城市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舉行,嘉賓們圍繞“建設精致城市·創享美好生活”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來自聯合國以及國內有關部門、高校院所、企業的300余人參加。
論壇現場,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云,主持發布了精致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和指標體系,從5大方面、14個具體領域,構建了將近70個指標;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屠啟宇也同步發布了精致城市戰略研究,以“在威海,為全球”理念,因地制宜探索新時代城市高質量發展路徑……多位頂級專家發布的研究成果將為威海和全球探索精致城市建設打造風向標。
屠啟宇表示,未來精致城市怎么建設,要從更高遠的目標上為全球的人類文明、人居文明、城市文明作貢獻這個角度來思考。按照《聯合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個方向逐一進行對標,威海做得好的,可以提供直接的國際借鑒,還有一些距離的,正好把這個短板補上。
固優勢,補短板。現場,不少國內外專家還紛紛圍繞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等領域進行演講交流,共同研究探索相似規模和類型城市的發展規律和轉型方向,助力推廣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方案。
一個多月前,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學副校長、全球可持續發展講席教授宮鵬受到家鄉邀請,聯合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組成研究團隊,為威海“量身”打造了一份專屬的精致城市報告。他說,精致城市是社會全方位的發展,是要提升全民的意識,還可以廣納天下賢才,齊聚威海大地,他們帶來的是技術,帶來的是好的主張,帶來的是企業家的思維。
威海與聯合國人居署的淵源非常深厚,威海曾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改善人類居住環境100佳范例”城市、“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榮譽,這次高規格組織國際論壇,將進一步加深威海與聯合國人居署之間的雙邊合作。
聯合國人居署亞太地區辦事處代理區域代表布魯諾·德肯表示,除了與威海已經開展的合作外,還將在環境保護上進一步加深合作。未來,他們將致力于推動威海實現零碳、零污染的發展經驗,并進行國際推廣,讓更多的城市能夠學習威海經驗,幫助更多城市居民實現繁榮、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自2004年起,威海市已連續舉辦十一屆“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6月12日下午,延續拓展原有的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活動,在威海人居節暨建筑設計論壇上,嘉賓們圍繞“好設計、好房子、好生活”的主題展開主旨演講,并為第十一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暨國際大學生建筑方案競賽,以及2019—2020建筑設計獎獲獎人員頒獎。
“在威海推進精致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更需要高水平的規劃設計理念、高質量的建筑設計作品,更高水準地引領城市發展。”中共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孔凡萍表示,她期待通過本次論壇及系列活動,搭建起一個更加有效的交流合作平臺,讓更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文化傳播弘揚,讓更多優秀建筑設計人才脫穎而出,使威海成為發展建筑設計產業的基地、培育建筑設計大師的搖籃,推動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托起更多人的宜居夢想。
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綠色建筑起著重要的作用。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認為,在威海市的努力下,綠色建筑已經在城市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表示,要以綠色設計為引領,充分發揮建筑師在建筑方案創作中的主導作用,將建筑空間布局、形體設計、功能組織、材料選擇等與綠色建筑技術充分融合,全面發展綠色低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