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艷,王富榮,王會良,劉 勇,王 沖,黎蘭獻,朱 煒,張 楊,龔林忠,何華平
(1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武漢430064)(2 武漢市東西湖區農業農村局)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世界上栽培最為廣泛的落葉果樹之一,僅次于蘋果、梨和葡萄。作為世界桃第一生產大國,我國桃年產量超過世界總產量的1/2[1-3]。近年來,由于桃栽培面積增長快速,桃樹種植效益逐年下降,桃品質提升和成本控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4]。桃多數品種容易形成花芽,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導致果實變小、風味淡、著色差[5]。疏花疏果是調節樹體負載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早期疏花可避免營養浪費,并使養分集中供應保留的花果,達到高效、優質、穩產的生產目標,在生產上已應用廣泛[6-7]。目前,主要有人工、機械和化學等3 種疏花疏果方法[8]。國內以人工疏花疏果為主,但人工疏花疏果費工費時,在現今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及成本快速上升的情況下,研究省力化疏花疏果技術則顯得非常必要。目前機械疏花疏果還處在試驗階段,對機械要求較高,國內應用較少[9]。化學疏花疏果是通過噴施藥劑達到疏除效果,疏除效率高,省工省力,可降低生產成本[10]。前人研究表明,在一定時期內,越早進行疏花疏果,幼果生長越快,果實體積越大,效果越好,即疏花效果優于疏果[11]。
目前,化學疏花疏果技術在蘋果、桃、梨等薔薇科果樹中應用較為廣泛,疏花疏果劑主要有萘乙酸、石硫合劑、乙烯利、植物油等[12]。化學疏花疏果技術在桃生產中的應用已有報道,石硫合劑、乙烯利、萘乙酸等化學藥劑均有較好的疏除效果[10]。據報道,影響疏花效應的因素十分復雜,藥劑種類、氣候、品種、樹勢等均會導致疏花疏果差異較大[13]。目前,利用化學藥劑對坐果率極高的油桃進行疏花疏果鮮有報道。棗油桃屬小果型油桃,呈串狀結果,坐果率極高,品質優,前期由于花量大,消耗大量營養,樹體負載量大,影響果實品質。本研究以棗油桃為試驗材料,在盛花期和坐果初期噴施不同種類、濃度的化學疏花劑,調查不同處理的坐果率和果實品質,綜合考慮負載量和果實品質確定適宜的疏花方式,為桃高效生產實踐提供技術指導。
試驗地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水閘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北緯30°17'35″,東經114°08'23″,海拔38 m。年平均氣溫16.6~17.2 ℃,平均年降水量900~1 400 mm。土壤為黃壤土,肥力中等。供試品系為棗油桃,栽植行株距4 m×3 m,樹齡4 年,樹形為Y 形。選擇樹勢、花量基本一致的單株為試驗對象,除疏花疏果措施外,其他管理措施相同。化學疏花劑為乙烯利、S-誘抗素、萘乙酸、木醋液。
于棗油桃盛花期(2018 年3 月22 日)、坐果初期(2018 年5 月4 日)采用不同濃度藥劑進行處理,清水為對照(表1)。配好藥劑后,用電動噴霧器整株均勻噴施,至葉片滴水為度,單株為1 個小區,3 次重復,隨機排列。

表1 供試化學疏花劑及其濃度
統計處理前花朵數量和處理后棗油桃成熟期果實數量,計算坐果率。調查單果重、果實縱徑、果實橫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標。果實縱、橫徑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單果重使用電子天平稱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分別采用NY/T 2637—2014、GB/T 12456—2008 中的方法進行測定。
坐果率(%)=(成熟期果實數量/最初花朵數量)×100
采用GraphPad Prism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進行方差分析和Duncan’s 多重比較。
由圖1 可知,噴施乙烯利處理的坐果率極顯著低于對照,疏除效果顯著。其中,噴施500、1 000 mg/L 乙烯利處理的坐果率分別為38.83%、6.59%,分別是對照的53.75%、9.10%,均存在極顯著差異。噴施20、40 mg/L 萘乙酸處理的坐果率分別為75.34%、69.42%,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噴施1 000、677 mg/L S-誘抗素處理的坐果率分別為69.32%、49.11%,噴施667 mg/L S-誘抗素處理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噴施50、25 mL/L 木醋液處理的坐果率分別為67.47%、87.81%,噴施50 mL/L 木醋液處理與對照沒有顯著差異,疏除效果不明顯。

圖1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坐果率的影響
2.2.1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大小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噴施1 000 mg/L 乙烯利處理單果重和果實橫、縱、側徑均較高,分別為87.77 g 和54.8、51.8、54.8 mm,其中單果重和果實橫、側徑與對照均存在顯著差異。噴施40 mg/L 萘乙酸處理單果重和果實縱、橫、側徑較高,分別為81.84 g和51.9、51.0、52.9 mm。噴施667 mg/L S-誘抗素處理單果重和果實橫、側徑與對照均存在顯著差異。噴施50 mL/L 木醋液處理單果重和果實縱、橫、側徑均較對照低,分別為60.50 g 和47.4、45.7、48.4 mm,均存在顯著差異。

表2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大小的影響
2.2.2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內在品質的影響
由圖2 可知,與對照相比,不同化學疏花劑處理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的影響。噴施1 000、500 mg/L 乙烯利處理提高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為12.30%、11.63%,均與對照差異顯著。噴施25 mL/L 木醋液處理降低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9.53%,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噴施20、40 mg/L 萘乙酸處理和噴施1 000、677 mg/L S-誘抗素處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不大,分別為10.77%、10.00%、10.93%、10.63%,與對照的10.13%接近。由此可見,噴施乙烯利處理可提升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他化學疏花劑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響較小。

圖2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3 可知,噴施20 mg/L 萘乙酸處理和噴施1 000 mg/L S-誘抗素處理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分別為0.26、0.27 g/kg,均顯著低于對照;噴施乙烯利、667 mg/L S-誘抗素、40 mL/L 萘乙酸、木醋液處理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均較對照低,但差異均不顯著。

圖3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綜上所述,部分化學疏花劑處理可提升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提升果實內在品質的作用。
由圖4 可知,噴施500、1 000 mg/L 乙烯利處理單株產量分別為10.45、1.43 kg,分別為對照的43.8%和6.0%,其中噴施1 000 mg/L 乙烯利處理顯著低于對照。噴施20 mg/L 萘乙酸處理和噴施1 000、677 mg/L S-誘抗素處理單株產量分別為20.86、22.66、23.38 kg,均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噴施40 mg/L 萘乙酸處理和噴施50、25 mL/L 木醋液處理單株產量分別為33.19、31.09、36.14 kg,均高于對照,但差異均不顯著。

圖4 不同種類、濃度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單株產量的影響
不同類型的化學疏花疏果劑的作用機制存在差異。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噴施后通過干擾一些內源激素的代謝和運輸,促進乙烯的形成而導致脫落[14]。乙烯利作為疏花疏果劑,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花粉管的伸長,促使果柄形成離層細胞而導致果實脫落[15]。S-誘抗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之一,能促進種子和果實貯存蛋白與糖分的積累,控制花芽分化,調節花期,促進植物器官成熟[16]。木醋液是生物質熱解產物,葉面噴施木醋液后有利于植株生長發育,減緩葉片衰老,提高產量,提高果實品質,但不同施用濃度效果差異較大[17]。不同類型化學疏花劑作用機理不同,因此,應用于不同樹種和品種上的噴施濃度及其反應也有所不同。
大部分桃栽培品種易形成花芽,花量大,雖有生理落花落果現象,但很多品種的坐果率仍然高達50%。生產中,大果型品種樹體合理負載量一般保留20%左右的果實,小果型品種則保留30%左右的果實。棗油桃平均單果重為80 g 左右,為小果型品種,成花量大,呈串狀結果,坐果率高達70%。本研究發現,噴施乙烯利和S-誘抗素處理棗油桃坐果率明顯下降,500 mg/L 乙烯利在棗油桃上疏果表現良好,1 000 mg/L 乙烯利有過量疏除現象。Torres等[18]采用150 mg/L 乙烯利處理蟠桃,疏除效果較好,無其他負面影響。喬進春等[19]發現400 mg/L 乙烯利在富士蘋果上疏果表現良好,800 mg/L 乙烯利有過量疏除的現象,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同。尚霄麗[10]在秋甜桃上噴施20 mg/L 萘乙酸有較好的疏除效果。薛曉敏等[15]在紅富士蘋果上噴施20 mg/L 萘乙酸的疏除效果較好。魏雅君等[20]在杏李盛花期噴施20 mg/L 或30 mg/L 萘乙酸均有不同程度的疏除作用。與上述研究中所得結論不同,本研究中一定濃度萘乙酸對棗油桃疏花疏果效果不明顯,可能與樹種及化學疏花劑濃度不同有關。化學疏花劑應能穩定降低坐果率,同時不能對果樹的單株產量及果實品質產生負面影響。在本研究中,噴施不同化學疏花劑對棗油桃果實品質沒有負面影響,部分疏花劑可提升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提升果實內在品質的作用。從產量和果實品質方面綜合考慮,噴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誘抗素進行疏花較適宜,坐果率分別為38.83%、49.11%,且對單株產量和果實品質方面沒有負面影響。
人工疏花疏果費時費工,且桃花期較短,短時間內需要大量勞動力完成作業。與之相比,化學疏花疏果省工省力[21],縮短了勞動時間,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是實現果園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22]。本研究采用乙烯利和S-誘抗素起到了疏花疏果的效應且提高了果實品質,但所試驗的化學疏花劑種類和濃度設置較少,試驗品種單一。由于化學疏花劑影響果實疏除效應的因素十分復雜,不同年份、品種和區域研究結果差異很大,在后續的研究中,應結合桃坐果的生理生化機理,采用更多種類的疏花劑和更多的桃品種進行應用試驗,對化學疏花疏果劑的配方和疏除機制進一步開展研究,獲得適宜的桃疏花劑及處理濃度,為桃省力化栽培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