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金,李愛芳,樊東隆,趙樹春,申培增,曹占鳳,魏曉萌,武永陶
(1 靖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730699)(2 靖遠縣林業和草原局)(3 白銀市農業服務中心)(4 甘肅省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5 蘭州新區西岔鎮農業科技服務中心)
枸杞(Lycium barbarum)為茄科枸杞屬植物,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等功效[1]。枸杞是我國傳統中藥,其藥用歷史已有2 000 多年,《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中醫藥典籍中均有關于枸杞藥用的記載[2]。枸杞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列入藥食同源名單,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脂肪、黃酮、枸杞多糖、總酚、總硒等營養成分含量豐富[3-4]。枸杞因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成為人們生活中必備的養生佳品。
甘肅省是枸杞的傳統主產區之一,栽培面積大,品質好,2021 年甘肅省枸杞種植面積為3.88萬hm2,產量約9.02 萬t,“瓜州枸杞”“玉門枸杞”“景泰枸杞”“靖遠枸杞”“民勤枸杞”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隴上紅”“黃河石林”等枸杞品牌也遠銷海外[5]。甘肅省選育的新品種甘杞2 號結果能力強、果粒大、抗旱能力強、產量高、干果等級率高、種植效益好,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2009 年對甘肅省靖遠縣五合鄉寧杞1 號生產田中發現的優勢單株進行單株選優,采取營養枝擴繁的方法進行選育。2010—2014 年,對該單株進行扦插試驗觀察,篩選出優良株系18 個。2015—2019年繼續通過硬枝扦插擴繁,以寧杞1 號為對照,進行親本性狀差異、產量鑒定,最終篩選出甘杞2 號作為新品系,經過8 代扦插無性繁殖,保持了該品系的特異性,且無異型株。2020—2021 年進行多點區域試驗,2021 年7 月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辦公室現場實質性審查,定名為甘杞2 號,2021 年12 月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20210676)。
甘杞2 號樹姿直立,1 年生枝條灰褐色,有縱棱紋,無毛而微有光澤,短棘刺少,硬度中等。枝條平均長103 cm,可生長至150 cm 以上。葉片深綠色,窄披針形,頂端急尖,基部楔形,葉片最寬處距近基部2/3,葉背主脈清晰,副脈不清晰。花于2 年生枝葉腋簇生2~6 朵,1 年生枝簇生1~5朵,花冠呈漏斗狀,花瓣為堇紫色,花開放時平展,花冠檐部裂片背面中央有1 條粗維管束,雄蕊的花絲基部稍上處及花冠筒內壁等高處生1 圈密茸毛,花藥稍高于花柱[6]。自交親和力強。
甘杞2 號果粒大,鮮果平均單果重1.1 g,干果粒度4 460 粒/kg,果實長橢圓形,果實縱徑2.5 cm、橫徑1.0 cm,鮮干比4.7∶1。幼果綠色,粗直,前端尖。成熟漿果紅色,果皮肉質,多汁液,頂端有短尖頭,棱角不明顯,味甜,果柄長2.2 cm,向頂端漸增粗(圖版1)。甘杞2 號和對照品種寧杞1號的果實特性差異明顯,總糖、甜菜堿、黃酮(蘆丁)等藥用及營養成分含量,甘杞2 號明顯高于寧杞1號,其中總糖含量甘杞2號比寧杞1號高2.84%,表明甘杞2 號的品質要遠遠優于寧杞1 號(表1)。種子約54.0 粒,扁平,呈腎臟形,鵝黃色,長約1.8 mm。

表1 甘杞2 號與其親本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甘杞2 號樹勢較強,生長旺盛。分生側枝能力強,短截容易萌生側枝,根部不易分蘗。甘杞2 號起始結果節位8.1 節,結果枝長,顯著高于寧杞1號,結果能力強,背上枝能夠坐果,豐產性高,品質好,干果等級高。2016 年在靖遠縣五合鎮和東升鎮種植,栽植密度為每667 m2220 株,第2 年開始結果。2020 年667 m2產量分別為358、340 kg,2021年667 m2產量分別為394、388 kg,2022 年667 m2產量分別為425、421 kg。
2020 年,在甘肅省白銀市甘杞2 號萌芽期為3月25 日,較寧杞1 號早24 d;展葉期為4 月22 日,較寧杞1 號早16 d;始花期為5 月8 日,較寧杞1號早7 d;頭茬果成熟期為6 月21 日,較寧杞1 號早8 d。7 月上旬果實充分成熟,從萌芽到果實成熟約90 d,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40 d。10 月中下旬開始落葉。
甘杞2 號較抗白粉病、根腐病、黑果病,雨后不易裂果,與寧杞1 號相近。耐寒、耐旱、耐藥性強,喜光照,自交親和力高,不需配置授粉樹,適應性強,綜合經濟性狀優良。先后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寧夏枸杞的適生區種植,生長狀況良好。
甘杞2 號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且自交親和力高,可單一品種建園,純系栽培。硬枝扦插繁育苗木種植當年可掛果,第3 年可達到盛果期。人工耕作園,按照行距2.0 m、株距1.5 m 定植;機耕園,按照行距3.0 m、株距1.0 m 定植。春季土壤解凍后,施入適量腐熟有機肥進行定植[7]。
甘杞2 號根系生長強旺,主根肉質、較發達,距離樹冠外稍遠些開環形溝施入腐熟有機肥,施肥量與同時期的寧杞1 號基本相同。4 月下旬、5 月下旬、6 月下旬、8 月上旬追施化肥,幼樹以氮肥為主,成齡樹控制氮肥用量,以硫酸鎂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和磷酸二銨為主[7]。每次施肥后須及時灌水,甘杞2 號枝條長、果量大,盛果期可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灌水量。
甘杞2 號采用兩層一頂自然半開張樹形,0.6 m以上定干,留第1 層主枝,定干后及時抹除主干頂端20 cm 以下新梢;第2 年春,選留近主干處萌生的徒長枝,在主干1.0 m 摘心留第2 層主枝;第3年春,剪除60 cm 以下的所有枝條,將第2 層主枝培養成永久1 層樹冠;第4 年春,在主干1.6 m 摘心培養永久2 層樹冠后封頂。每層留主枝20 cm 摘心,抹除距主干10 cm 內萌發的新梢,預留夠結果枝組。萌芽早,萌生側枝能力強,春、秋兩季徒長枝要及時清除。抹芽要早、要勤,趁小及時抹除。幼樹及時摘心,促進樹干培養。樹勢強,修剪時去強留弱,采取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單株預留果枝250 條左右[8]。
甘杞2 號物候期相比其他品種要早,對病蟲害要加強監測,并結合物候期及時進行防治。